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先智  张和生 《四川医学》2001,22(9):812-813
目的:探讨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冲洗液及血清中IL-2,SIL-2R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ELISA法分别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冲洗液及血清中IL-2,SIL-2R水平。结果:支气管冲洗液中IL-2,SIL-2R及血清SIL-2R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IL-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冲洗液及血清中IL-2,SIL-2R有助于宿主免疫状态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IL-2和SIL-2R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学奎  赵珍品 《广东医学》2002,23(4):392-39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18例MDS(观察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IL-2和SIL-2R活性水平。结果 MDS患者和对照组比较,其血清IL-2活性明显降低,SIL-2R活性明显升高(P<0.01);RAEB/RAEB-t组患者和RA/RAS组比较,其血清IL-2活性明显降低,SIL-2R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 血清IL-2和SIL-2R活性可以作为判断M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骆俊明  林晨萍  陈松德  季峰 《浙江医学》2001,23(8):455-456,4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及IL-8水平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清IL-2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肝硬化B级和C级患者IL-2,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及C级IL-8,CD4^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0.05),肝硬化B级患者IL-2,IL-6及IL-8高于A级患者,C级患者高于B级患者(P<0.01和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及低,下,肝功能损伤程度可能与血清IL-2,IL-6IL-8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血清IL-2、sIL-2R测定采用ELISA法,IL-6和IL-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囊虫患儿CD3^ 、CD4^ 和CD4^ /CD8^ 比值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sIL-2R、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为患儿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125例尖锐湿疣患者和10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和CD4^ /CD8^ 的比值)、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125例尖锐湿疣患者和10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2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 ,CD4^ ,CD4^ /CD8^ 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尖锐湿疣患者组与寻常疣患者组相比各项参数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与寻常疣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术中置肝动脉泵皮下埋藏的病人术后泵内注射化药的同时注入白介素2的过程观察对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3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注射化疗药,另一组同时给予IL-2,用药前、三个疗程后分别行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 的表型并对化疗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后联全用药组比单用化疗组外周血CD3+,CD4+,CD8+,CD56+明显升高(P<0.05),且化疗副反应较小,结论:IL-2与化疗联合应用组比单用化疗组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且可减轻化疗副反应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IL-2、IL-6和IL-8的含量,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感染性疾病组血清IL-2显著低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2值显著低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感染性疾病血清IL-6和IL-8显著高于是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6和IL-8值显著高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结论:新生儿患染性疾病时存在白细胞介素失调,其中IL-2、IL-6、IL-8在其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提示白细胞介素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并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3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CD4^ (T辅助/诱导细胞)、CD8^ (T抑制/杀伤细胞)、CD16^ (NK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 CD3^ 、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半硫丸对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肾阳虚大鼠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为实验对象,以血清ISL-2R的观察指标,探讨半硫丸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及依据。结果:经半硫丸的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从性,结论:半硫丸可以提高甲减肾阳虚大鼠血清SIL-2R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一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见IL-12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IL-12及sIL-2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研究提示,对结肠癌患者采用免疫治疗,以IL-12较IL-2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sIL-2R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5例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人,CD8与sIL-2R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经相关分析,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比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IL-2,SIL-2R水平及CD25表达三者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免疫我法对5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SIL-2R水平及CD25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IL-2水平及CD25表达的均低于对照组,而SIL-2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切除肿瘤后IL-2水平及CD25表达较术前升高,而SIL-2R水平较术前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生长抑素(SS)的变化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25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SS水平及免疫功能的改变,并分析两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术前外周血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大肠癌组术前NK细胞活性、CD4^+T细胞比例、淋巴细胞增值能力以及IL-2诱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与胃癌新临床病理分期(TNM)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以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 、CD4 、NK细胞数量及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组均明显下降(P<0.01),而CD8 细胞水平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越低,CD8 细胞水平越高;在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临床病理分期越晚,其免疫功能越低.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有助于恢复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新疆 35例正常人、 5 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IL - 2受体 (IL - 2 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值。 结果:新疆食管癌患者 IL - 2 R、IL - 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均 <0 .0 5 ) ,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患者自身术前、术后 1周比较发现 TNF- 2水平明显下降 ,而 IL - 6水平明显上升 (P均 <0 .0 5 )。结论: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手术切除肿瘤对患者是一个应激 ;1周内患者的免疫水平较紊乱 ;如何科学选择免疫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卵巢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试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全身过继免疫治疗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卵巢癌患者腹腔积液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用小剂量重组白细胞介素(rIL-2)诱导、扩增;测定其扩增前后的CD3、CD4、CD8、CD16、IL-2R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针对(TIL-rIL-2)治疗前后腹腔的病理细胞、血清CA125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腹腔液TIL培养、扩增后,CD8和CD16表达、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同时CA125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患者腹腔液病理细胞消失。经TIL/rIL-2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后,腹腔液消失者68.5%,总有效率81.2%,随访1-8个月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腹腔/全身过继免疫治疗对卵巢癌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水平的检测和分析,评价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方法 80例接受标准肿瘤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术前)和术后第7天和第21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3 、CD4 细胞数量及CD4 /CD8 细胞比值(CD3 、CIM 、CD4 /CD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L-2R水平,以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分析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lL-2R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l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术前胃癌组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明显降低(P<0.05),血清sl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较Ⅰ、Ⅱ期的改变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7天胃癌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术后21 d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低下,Ⅲ、Ⅳ期患者尤为明显.外科手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香菇多糖(Lentinan,LNT)对肝癌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2、sIL-2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和TACE联合LN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两周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同时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ACE前1天及TACE后四周患者外周血IL-12,sIL-2R水平。应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肝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减少,CD8+T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值降低,IL-12水平降低,sIL-2R水平升高,与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TACE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增加,CD8+T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升高,IL-12水平升高,sIL-2R水平降低,与TACE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LNT组,各组数值变化更加明显,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联合LNT组术后各组数值与单纯TACE后各组数值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单纯TACE治疗可使瘤体减小,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提高。香菇多糖可明显改善TACE的毒副作用,促进免疫功能重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