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MTT分析法、空斑减数试验及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3种方法在评估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分析中的优劣,为选择适宜的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 CPE法、MTT分析法和空斑减数试验法评价大黄素于体外抗疱疹病毒 1 型、疱疹病毒 2 型和柯萨奇病毒增殖的效果,比较 3 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利弊。结果:在抗疱疹病毒增殖的检测中,MTT法与空斑减数法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空斑减数法比MTT法更准确,但对抗柯萨奇病毒增殖的检测,MTT法与空斑减数法无明显差异。结论:MTT法与 CPE法结合,可广泛用于对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但对于疱疹病毒类非杀细胞病毒,使用空斑减数法较好。  相似文献   

2.
MTT法在抗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采用MTT法评价清热消炎复方制剂体外抗柯萨奇病毒 (CVB3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效果。方法 :待正常细胞长成单层 ,用病毒感染 ,培养一定时间后 ,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细胞出现细胞病变 (CPE)时间的不同 ,加入一定量的MTT液 ,然后测定OD570 值 ,计算病毒抑制率。结果 :MTT法较光镜CPE法更为客观 ,能以OD值变化反映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程度 ,从而获得实验结果 ,且便于统计学处理。结论 :MTT法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五加皮最佳的给药方式并找出五加皮水浸液体外抗流感病毒的最大无毒浓度。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鸡胚传代,用血凝实验测定病毒效价;病毒感染细胞后观察CPE,采用Karber公式计算病毒的TCID50,用100TCID50的病毒液感染MDCK细胞;五加皮的水浸液作用于未经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48h,采用MTT法检测找出药物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分别采用治疗给药、预防给药、直接灭活3种方式作用于MDCK细胞,观察药物对病毒的作用,并计算药物的抗病毒有效率(ER)。结果 1病毒感染MDCK细胞浓度为:100TCID50=2.14×10^-3;2药物作用于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78 mg/m L,其细胞存活率高达99.4%;33种给药方式中,五加皮水浸液治疗给药组没有作用(ER﹤0),预防给药组(ER=78.26%)及直接灭活病毒组(ER=27.78%)抗病毒均有效,其中预防给药组的抗病毒有效率最高,作用效果最好。结论五加皮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且预防给药方式抗病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胃癌有效的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四氮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法)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和胃癌实体瘤细胞进行7种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7种化疗药物对BGC-823细胞和实体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敏感性顺序为DDP>MMC>ADM>VP-16>5-Fu>Ara-C>VCR,但不同个体的药物敏感性有所差异。结论在胃癌药敏试验中.MTT法能筛选有效的化疗药物,合理设计化疗方案,为临床化疗个体化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雅冬  杨凯  季平  张福军  陈睿 《重庆医学》2006,35(12):1104-1106
目的寻找适宜应用于临床的敏感药物实验方法及敏感药物。方法应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原代培养技术和MTT法,获得敏感药物顺序。结果(1)MTT法具有所需时间短、价格便宜、操作简便、实验设备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2)MTT法药敏实验结果:各药物的平均抑癌率依次为卡铂联合5-氟尿嘧啶〉卡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氨甲喋呤;药物的平均抑癌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1)MTT法可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治疗;(2)联合用药效果比单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在不同抗癌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凋亡情况,以筛选出敏感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方法 用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MTT)法对112例新鲜人胃癌标本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对胃癌较敏感的药物依次为:5-Fu、DDP、MMC等,并发现细胞分化程度与药物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关系。分化愈低,药物的敏感性愈高。同时,不同个体对抗癌药物的反应性亦不同,由此进一步说明,同一类型肿瘤的不同个体其临床化疗效果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MTT法是目前临床瞳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较为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TUNEL法与MTT法检测脑胶质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目的 比较检测脑胶质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两种方法。(2)方法 同时采用DNA断端末端标记(TUNEL)法与噻唑蓝(MTT)法,体外检测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株细胞TUNEL法和MTT法所得结果高度一致;而用两种方法检测19例病人新鲜脑胶质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TUNEL法优于MTT法,(4)结论 在细胞高度均一时,TUNEL法和MTT法均可较好反映药敏情况,但随着所分离的肿瘤细胞纯度降低,MTT法难以准确反映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神经母细胞瘤(NB)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TRAIL、化疗药物或TRAIL和化疗药物联合处理NB细胞株SMS-KCNR,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对凋亡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KCNR细胞对TRAIL不敏感,对化疗药物相对敏感,存在剂量依赖性细胞毒效应;TRAIL与亚毒性浓度的化疗药物联用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透射电镜可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KCNR对TRAIL不敏感,但TRAIL与亚毒性浓度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杀伤效应,这种细胞毒作用主要由凋亡介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维生素K3联合用药能否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发生凋亡及机制。方法 (1)用噻唑蓝(MTT)法筛选出维生素C作用于T24细胞72h后的最佳作用浓度。(2)用该最佳浓度下的VC联合不同浓度的VK3(1,2.5,5,10μM),筛选出作用72h后的最佳联合用药浓度。(3)分组并培养各组细胞:空白对照组,最佳浓度的维生素C作用组,最佳浓度的联合用药组。(4)用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观察上述三组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流式软件FACS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1)以MTT法筛选出单用维生素C作用72h后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00μM,(2)以MTT法筛选出浓度为该浓度维生素C与不同浓度的VK3联用时,VK3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μM。(3)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10μMVK3+1000μMVC联用组与1000μMVC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示:VC+K3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集中于S期(p〈0.05)。结论维生素K3与维生素C联合用药可增强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C阻滞T24细胞周期于S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及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测定抗病毒效价,采用细胞病变抑制(CPE)法和空斑减少试验法,在不同试验策略(治疗、保护)下,评价其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CPE法观察及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治疗及保护模式下,4~32 mg/mL EGCG均有显著抑制病毒、提高细胞存活率的作用(P<0.01)。空斑减少试验结果显示:2种模式下EGCG治疗指数(TI)分别为39.31及43.48,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符合CPE法的结果。【结论】EGCG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评价猪脾细胞干扰素抗疱疹病毒的活性,为疱疹病毒感染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抑制率来评价猪脾细胞干扰素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的抑制作用。结果:猪脾细胞干扰素对HeLa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535.3 IU/ml,对HSV-1和HSV-2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24.6×103IU/L和25.9×103IU/L,治疗指数(TI)为21.8和20.7;其抗病毒效果与人白细胞干扰素及喷昔洛韦一致。结论:猪脾细胞干扰素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疱疹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Y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 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通过观察直接杀病毒作用、对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病毒吸附作用以及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加入实验,对LSE抑制HSV-1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LSE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它不能抑制Cox B3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但对RSV、HSV-1和HSV-2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抗病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2.3,27.9和20.4μg/mL.该提取物预培养Vero细胞后不能保护细胞免受HSV-1感染,但它对HSV-1有直接的灭活作用.LSE可影响HSV-1对Vero细胞的吸附,当浓度为31.3μg/mL时对病毒吸附的抑制率为51%.ISE对HSV-1在细胞内的增殖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结论:LS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RSV和HSV活性,它对HSV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测定抗生素S632A3 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抗生素S632A3 抑制3种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8h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并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抗生素S632A3 能明显抑制肠道病毒及疱疹病毒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该药物有较显著的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且对细胞的毒性很低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对单纯疱疹病毒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II,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 以阿昔洛韦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 不同浓度(200.00,150.00,100.00,50.00,25.00,12.50,6.25,3.13,1.54,0.78,0.39和0 mg/L)纳米雄黄对正常非洲 绿源猴肾细胞(Vero细胞)作用48 h的细胞毒性;空斑法测定病毒滴度,建立病毒感染细胞模型,并采用细胞病变观 察和MTT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浓度(20.00,10.00,5.00,2.50,1.25,0.63,0.31,0.15,0.08,0.04和0 mg/L)纳米雄黄在 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病毒3种给药方式下的抗HSV-2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纳米雄黄对正常Vero细胞的半数细胞毒 性浓度为37.15 mg/L,HSV-2病毒滴度为7.30 log PFUs/mL,纳米雄黄在预防、治疗和直接灭活病毒3种给药方式下对 HSV-2感染细胞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13,1.80和0.52 mg/L,对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285.77,20.64和71.44,纳米雄 黄在预防给药下的治疗指数高于其治疗和直接灭活给药。结论:纳米雄黄在3种给药方式下均具有良好的抗HSV-2活 性,且预防给药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抗病毒新药盐酸阿比朵尔体外抗腺病毒7型(ADV-7)的作用方式。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病毒滴定3种方法从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药物直接杀伤病毒以及药物抗病毒吸附3方面检测盐酸阿比朵尔的作用方式。结果:盐酸阿比朵尔对ADV-7无直接杀伤作用,也不能阻止ADV-7的吸附和穿入,各用药组均出现典型的CPE,但盐酸阿比朵尔能明显抑制ADV-7的生物合成作用,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C50)为85.37 mg/L,对ADV-7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5.39 mg/L,治疗指数(TI)为5.5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病毒所致的CPE效应逐渐减弱,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也逐渐降低,而病毒抑制率则明显升高。结论:盐酸阿比朵尔在体外通过抑制病毒生物合成而发挥抗ADV-7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无环鸟苷脂质体口服液对动物模型的抗病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萍 《甘肃医药》1995,14(3):138-139
将无环鸟苷以熔融法制成无环鸟苷多相脂质体口服液,然后观察其对鸭乙肝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的抗病毒效果,将28只被鸭乙肝病毒感染后的雏鸭分为4组,即无环鸟苷组(5mg/kg),无环鸟苷脂质体I组(4mg/kg)无环鸟苷脂质体II组(2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显示3组治疗组的血清和肝组织中的病毒DNA均受到明明的抑制说明无环鸟苷经用脂质体包裹以后,仅用原剂量的1/3就可达到同样满意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7.
虎杖大黄素抗HSV-2、CVB3病毒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虎杖是一种抗病毒谱广的中药,为了了解虎杖的抗病毒性能并开发利用,抽提大黄素,观察大黄素抗HSV-2、CVB3的药效。方法:分别以ACV作为抗HSV-2、毒唑作为抗CVB3的阳性对照,利用空斑减数实验以及对HSV-2CPE的抑制,进行此项研究。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2333株的直接杀灭、增殖抑制,进行此项研究。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2333株的直接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