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梅  赵建霞 《现代保健》2010,(21):163-164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必须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通畅。而由于患者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临时透析患者,则需建立中心静脉置管。但导管长期放置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感染是导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全面、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才是减少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深静脉置管区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深静脉置管区导管感染.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急诊ICU给予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49例为研究对象,深静脉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186例,>21d患者共163例;163例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中,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导管头暴露组86例,深静脉导管(24 h)灭菌纱布保护组77例,每天更换灭菌纱布;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186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暴露组97例,灭菌纱布保护组89例;两组导管暴露组共183例,两组纱布保护组166例;检查导管穿刺口、管周皮肤、拔管时血培养以及拔管时管头情况.结果 置管时间>21 d患者的感染率为9.20%,明显高于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3.22%;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比例为17.86%,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导管暴露组的感染率为9.83%,明显高于灭菌纱布保护组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置管时间长、置管位置以及是否处理导管等均是发生深静脉置管区导管感染的相关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112例,对其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中,2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6%;股静脉感染率为21.9%,稍高于颈内静脉的17.1%及锁骨下静脉的15.4%,然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10d患者的感染率为11.5%,低于置管10~20、>20d患者的17.4%及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1.6%,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P<0.05);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通畅患者感染率为17.9%,血流不通畅感染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减少感染发生,首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要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诊治及预防要点。方法采用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与医院监测结果及临床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结果CRBSI诊治应注意:对于留置CVC的患者,只要出现不能用非感染原因解释的高热,就要考虑CRBSI的可能,普通导管和抗感染导管在引起感染的时间和病原学方面有不同之处;抗感染导管的抗感染作用是有限的;立即拔管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规隔日1次对穿刺点皮肤涂抹培养应淘汰。结论CRBSI的预防应严格掌握CVC留置指征;选择硅胶类导管;当置管时间预计〉5d时选择抗感染导管;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非股静脉置管;导管接口的保护、消毒及保持穿刺点干燥很重要;应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行深静脉置管并发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置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97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置管感染者58例,感染率为19.5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深静脉留置位置、换药频率、留置导管时间是引起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留置导管时间是引起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齐 《现代医院》2011,11(4):20-22
目的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导管腔数及材料、全胃肠外营养、是否入住ICU、与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的关系、长期抗菌药物使用史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CVCRI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院医护人员预防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置入重点措施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3月有CVC置入操作经验的30名医护人员,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使用自制医护人员预防CVC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置入重点措施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医护人员依从性,分析影响医务人员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置管时间非医护人员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的影响因素(P> 0.05);每月CVC置管数量、CVC置管培训参与情况是医护人员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的影响因素(P <0.05)。30例医务人员整体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为(89.95±10.01)分,依从性优秀、良好、一般、差占比分别为76.67%、13.33%、6.67%、3.33%。多因素分析显示,每月CVC置管数量(≥5~19次、≥20次)、CVC置管培训参加情况是医护人员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整体依从性良好,但要重视其CVC置管培训,并注意监测CVC置管操作过程,同时要合理调配医务...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方法对置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的优劣、插管操作是否正规、置管后护理和患者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优良材质的导管;置管操作要规范、熟练;规范化置管后护理和提高置管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是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深静脉置管患者170例进行本次实验。其中127例患者置管期间无感染情况出现,43例患者有感染情况出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原因。结果感染组患者中,老年患者多,股静脉置管比例更高,患者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比例高,留置时间更长,与对无感染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较多,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降低各种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运用的优缺点。 方法选择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至12月新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20~89岁,平均(61.06±15.09)岁。统计并记录69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导管留置部位与时间、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导管血栓形成情况、疾病转归。对比分析不同的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原发疾病主要为慢性肾炎30例(43.48%)、肿瘤相关性肾病12例(17.39%)、糖尿病肾病9例(13.04%)等,直接直观原因包括急性肾衰竭17例(24.63%)、慢性肾衰竭首次透析内瘘未成熟43例(62.32%)以及内瘘失功9例(13.04%)。14例(20.29%)患者死亡、7例(10.14%)患者好转、33例(47.83%)转为长期血液透析、5例(7.25%)转为腹膜透析、1例(1.45%)患者放弃治疗。4例(5.79%)患者出现了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47次/1 000导管日;12例(17.39%)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其中3例(25.00%)溶栓无效,重新置管,余9例(75.00%)患者经溶栓治疗可维持适当的血流量,9例溶栓患者的平均溶栓次数为(3.44±1.84)次。69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的患者分别为39例(56.52%)和30例(43.48%),不同部位导管的留置时间无差异[(39.64±25.43)比(38.86±26.77)d,P>0.05],但颈内静脉置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0.65次/1 000导管日比2.57次/1 000导管日)和血栓形成率[5.13%(2/39)比33.33%(10/30),P<0.05]均低于股静脉置管。 结论临时中心静脉置管为透析患者第一时间建立了安全、快捷、可靠的临时血管通路,在临床运用中值得推广;但临时中心静脉透析导管也增加了透析患者的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感染控制顾问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了新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指南。其概要部分发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2011年第9期,对此部分标准内容进行了翻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3 320例行中央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调查CRBS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单因素χ2、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3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9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5%,主要集中在呼吸科ICU、外科ICU及神经内科ICU,感染率分别为38.78%、44.90%及9.18%;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有输血、住院天数≥30d等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中心静脉置管≥30d、使用呼吸机≥30d、气管置管≥2次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重点科室患者的防护,针对多因素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率,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405例肿瘤患者导管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0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其中男性222例,女性183例,年龄14~82岁,平均56.7岁。采用颈内静脉置管278例,颈外静脉置管66例,股静脉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 月-2012年7月医院92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大专及以上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2.63%,均低于其他患者,预防意识较高率分别为87.50%和86.84%,均高于对照组,预防知识掌握较佳率为81.25%和81.58%,均高于对照组,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预防意识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是影响PICC带管出院患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对于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较低者应给予重点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及预防治疗对策,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16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置管患者均及时拔除置管,患者经局部换药及全身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治愈时间37d。结论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因素、导管材质、护士操作不当、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固定及局部穿刺点护理不当等有关;应加强护士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规程,选择抗菌导管、改进导管固定方法,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和临床观察等,是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为临床PICC置管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肺癌化疗并行PICC置管患者124例,其中35例并发置管感染设为感染组,89例未并发置管感染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位置、置管型号、化疗时间、换药频率、外周血像及置管经验等指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6个月、肘关节下置管、5F导管置管、化疗时间≥8个疗程、换药频率≥1周、外周血像异常和护理人员置管经验不足分别占39.3%、9.0%、4.5%、5.6%、20.2%、24.7%、2.2%;观察组患者分别占65.7%、48.6%、42.9%、60.0%、88.6%、82.9%、68.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相关因素较多;缩短置管时间、选择合适置管位置、提高置管操作熟练度、加强营养支持可降低PICC置管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感染的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0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情况。结果 109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其中颈内静脉91例,股静脉15例,3例颈内静脉永久性置管)发生感染19例;导管出口部感染11例,占10.1%,隧道口感染5例,占4.6%,血源扩散性感染3例,占2.8%。结论加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明确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血液透析的规范化管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PICC置管感染的措施.方法 选取行PICC置管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置管后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各种暴露因子与发生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预防PICC置管感染的措施.结果 患者性别、置管所选静脉位置的OR值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年龄>60岁、基础疾病中包含糖尿病、置管人员年资<5年、置管时间>180 d、静脉输注液体种类的OR值分别为2.78、2.57、2.09、2.77、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中,患者年龄>60岁、患糖尿病、置管护理人员年资<5年、静脉输注液体为完全胃肠外营养、导管留置时间>180 d者比例为:23.18%、11.72%、12.97%、27.80%、9.50%.结论 PICC置管后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率,重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尽量降低感染率,确保患者获得良好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