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B细胞功能等临床资料。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将患者分为DPN组(144例)和非DPN组(110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PN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51,95%CI为1.018~1.085,P=0.002)、糖尿病病程(OR=1.059,95%CI为1.008~1.113,P=0.022)和糖化血红蛋白(OR=1.183,95%CI为1.060~1.319,P=0.003)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DPN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代谢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00g馒头餐试验,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值进行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HOMA-β和HOMA-IR)进行计算。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与HOMA-IR(分别r=0.364,P<0.01;r=0.312 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r=0.358,P<0.01;r=0.344,P<0.01)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分别r=-0.442 P<0.01,r=-0.311 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14 P<0.001)。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对空腹血糖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十年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莎  吕丽芳  钟晓卫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39-2542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住院患者10年来的临床演变特点及截肢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检索系统收集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211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按其住院期间是否实施截肢手术分成截肢组(52例)和未截肢组(15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截肢的相关因素.结果 截肢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低蛋白血症、骨髓炎、坏疽的发生率,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未截肢组;而既往糖尿病治疗较正规者所占比例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截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不同的Wanger分级,患者截肢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nger Ⅳ级者截肢率显著高于Ⅲ级和Ⅱ级者(P<0.05),而Ⅴ级的患者均截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3,P=0.017)、糖化血红蛋白(OR=1.67,P=0.006)、低蛋白血症(OR=4.61,P=0.006)、坏疽(OR=3.14,P=0.043)、糖尿病足Wanger分级(OR=1.14,P=0.001)是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OR=0.84,P=0.02)是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住院患者有很高的截肢率,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蛋白血症、足部坏疽、糖尿病足Wanger分级及血红蛋白水平.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态,尤其是早期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新技术的开展,及时多学科协作治疗是避免糖尿病足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代谢特征、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并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肝脏B超结果,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肝酶、尿酸、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组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FC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非NAFLD组均显著升高,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显著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TG、HOMA-IR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独立相关(OR=0.95,P=0.024;OR=1.24,P=0.024;OR=2.81,P=0.025;OR=11.96,P=0.001),其中HOMA-IR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肥胖倾向和代谢紊乱,而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的50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26分)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组,50例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26分)作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教育年限、高脂血症、MAU/尿肌酐(UCr)、吸烟、心房颤动、冠心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史,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年限、MAU/UCr、冠心病发生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脂血症、吸烟、心房颤动、冠心病比例、空腹血糖及糖尿病病史年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年限(OR=0.475,95%CI 0.249~0.903,P=0.02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1.634,95%CI 1.095~2.439,P=0.016)和MAU/UCr(OR=4.238,95%CI 1.527~11.765,P=0.006)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MAU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MAU阳性,应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早期发现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以便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280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检测相关的22个临床指标,如病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C-肽等,并对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比较有更高的β2-微球蛋白(t=-2.403,P〈0.05),较大的年龄(t=-2.617,P〈0.01)及更长的病程(t=-5.653,P〈0.01);β2-微球蛋白(OR=1.344,P〈0.05)及糖尿病病程(OR=1.135,P〈0.01)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548-551
目的:通过对2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DPN患者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DPN患者220例、非DPN的糖尿病患者18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的糖尿病病程、DPN病程、间隔期、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较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N病程2年以上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较2年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糖尿病病程、间隔期、肌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DPN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8,P<0.05)、糖尿病病程(OR=1.058,P<0.05)、糖化血红蛋白(OR=1.240,P<0.01)、空腹血糖(OR=1.127,P<0.05)是影响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TKA术后急性疼痛的相关因素,以期为TKA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连续纳入200例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心晴指数、睡眠质量评分等情况,以及术后前3d的VAS评分,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术后急性疼痛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TKA患者中,男46例,女15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3.54±11.37)岁;其中骨关节炎162例,类风湿关节炎30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SA评分、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心晴指数、手术时间、冰敷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术后急性疼痛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55,P=0.001)、大于60岁(OR=2.12,P=0.011)、ASA评分(OR=2.23,P=0.001)、类风湿关节炎(OR=2.09,P=0.017)、糖尿病(OR=2.89,P=0.009)、心晴指数(OR=0.39,P=0.012)、手术时间>90min(OR=2.55,P=0.001)、冰敷>24h(OR=0.41,P=0.01)及睡眠质量评分(OR=0.52,P=0.01)为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可以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的性别、年龄、ASA评分、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心晴指数、手术时间、冰敷时间及睡眠质量可能是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40例,按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脏病史、肥胖和各项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程对发生脑卒中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发生脑卒中组年龄(64.00±12.30)岁,较未发生脑卒中组年龄(59.18±14.69)岁大(t=-2.081,P=0.039<0.05),血糖异常率及血红蛋白异常率高(P<0.01),糖尿病病程长(P<0.001),处于高血压2、3级人数多(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P=0.007)、糖尿病病程(OR=1.631,P=0.001)、血糖水平(OR=1.951,P=0.003),颈动脉斑块(OR=5.976,P=0.036)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脑卒中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糖尿病病程、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红细胞压积(HCT)、血糖变化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48例入院24小时内红细胞压积(HCT)、血糖数值,比较轻症胰腺炎(MAP,n=33例)和重症胰腺炎(SAP,n=15例)两组HCT、血糖的变化,并评估HCT、血糖与老年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AP组HCT、血糖均较MAP组明显升高(P<0.001),AP病情严重程度与HCT、血糖变化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糖(χ2=157.79,P=0.000,OR=1.462,95%CI:1.342~1.593)和HCT(χ2=4.23,P=0.038,OR=4.008,95%CI:0.162~9.017)是SAP独立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早期HCT、血糖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判断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关性应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院1998年3月-2002年3月18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和200倒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同时患这两种疾病的易患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50%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合并有老年2型糖尿病(P〈0.01);49.73%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0.01).女性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几率更高(71.29%)。同时合并这两种病的病人与性别(OR=2.462)、高血压(OR=4.115)、腰臀比(OR=17.968)、家族史(OR=5.926)有显著性关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女性的几率更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一环;应时诊断和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对推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时间和减轻膝关节的损坏程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女性患者更要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刘亚平 《中外医疗》2010,29(26):21-21,4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3月至今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量白蛋白组的感觉和运劝神经异常率显著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进行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者67例(72.8%),SCV的异常率(64.9%)高于MCV(51.9%);下肢NCV的异常率(61.6%)高于上肢异常率(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提示周围神经病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的检测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方法: 收集T2DM患者82例,分为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41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4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 NDPN组股骨Ward′s三角区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DPN组股骨Ward′s三角区骨密度较NDPN组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上述变化仅存在于女性T2DM患者。3组间腰椎、股骨颈、髋部总体区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T2DM患者Ward′s三角区骨密度在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前升高,在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后降低;男性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4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PTH、血肌酐、血磷、血钙等指标方面差异并不显著,统计学不存在意义.经Pearson检验,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等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与糖尿病病程成负相关.实验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比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有意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在体内的含量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Neuropathy and nephropathy are two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lbuminuria and neuropathy has been found to be associated in patients with long standing diabet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ofiles of proteinuria and neuropathy have been studied in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determine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 studied 100 newly diagnosed ce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sence and type of neuropathy was assessed clinically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ly. Albuminuria was detected by morning spot sample for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estimation. Results were analysed us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21 patients (21%) had proteinuria and 31 (31%) had neuropathy. Both were present in 16% patients and absent in 64% case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neuropathy and proteinuria among study subjects was 36%. Iso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found in 9% patients, isolated autonomic neuropathy was found in 7% patients, and both were present in 15% cases. Proteinuria was mostly micro-albuminuria (90.5%). Occurrence of albuminuria and neuropathy has been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ge. Concurrence of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albuminuria has been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presence of neuropathy as well as nephropathy is common in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oth these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ge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longer duration of undetected diabetes among them. Concurrence of neuropathy and nephropathy found i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go hand in han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3例、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及29例健康志愿者胫神经应用常规高频超声测量前后径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sheer wave velocity,SWV),对比分析VTQ及VTIQ两种弹性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者胫神经前后径、CSA、SWV值均大于不伴周围神经病变者,且大于健康志愿者(P<0.05)。VTIQ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高于VTQ技术(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之前,胫神经硬度已发生变化,VTQ及VTIQ技术均可较早发现这一变化。VTIQ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诊断价值优于VTQ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给予评估。  方法  收集2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另收集10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均根据患者患2型糖尿病后是否发生非创伤性骨折将其分为骨折组及无骨折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非创伤性骨折风险的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再评估该列线图的准确性及临床有效性(ROC曲线下面积、H-L拟合度曲线及校准曲线)。  结果   建模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骨折发生率为24.46%(68/278),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吸烟史、饮酒史、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bA1c、高血压病史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创伤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L拟合度曲线χ2=12.643,P=0.125。以验证组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校准曲线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相近,提示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  结论  年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bA1c、高血压病史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创伤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区分度,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体化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进而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创伤性骨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局部经皮氧分压(TcPO2)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神经病变患者(DPN)66例,无神经病变者49例,另健康人群对照组(Con)40例,均应用TCM雷度400经皮氧分压检测仪检测双侧膝下及足背TcPO2值,并比较各组间TcPO2值及异常率。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DPN)膝下及足背局部TcPO2值较2型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NDPN)及正常对照组(Con)低(P<0.05)。并且健康成人组,糖尿病未合并神经病变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经皮氧分压异常率人数比分别为12.5%、34.0%和81.8%。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局部氧分压测定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元元  冯波 《华夏医学》2005,18(4):519-52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状况对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8.7岁,平均病程13.1年,平均HbA1c 10.4%)根据WHO体重指数(BMI)标准分为5组(各组年龄、病程、HbA1c无显著性差异).利用心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系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测定心自主神经功能和肢体末梢神经传导速度、皮肤痛温觉、振动觉,诊断心自主神经和末梢神经病变.结果:各组间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各项神经功能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与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无显著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状况对糖尿病性心自主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