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其干细胞特征.方法 采用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方法建模,胶原酶灌流和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卵圆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V-6、c-kit和Thy-1.1的表达;RT-PCR法检测卵圆细胞内c-kit、肝细胞标志物(HNF-4a、AFP)和胆管细胞标志物(CK-7、CK-19)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V-6和AFP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鼠肝脏组织可见明显的卵圆细胞增生,成簇分布,逐渐向肝实质内延伸.细胞体外培养可达40d以上,细胞体积较小,多呈圆形和卵圆形.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直径5~10 μm,细胞核大,胞质少,核/质比例大,细胞器少,仅见少量线粒体和内质网.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细胞表面OV-6、c-kit和Thy-1.1染色阳性;RT-PCR检测显示,卵圆细胞内有c-kit、HNF-4α、AFP、CK-7和CK-19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V-6蛋白持续表达,AFP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可大量扩增并且保留其干细胞和双向分化潜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大鼠成体肝卵圆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成体大鼠肝卵圆细胞分离培养获取纯净的干细胞并观察诱导分化前后从肝卵圆细胞到肝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AAF/PH肝干细胞刺激模型,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和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肝卵圆细胞的方法,用地塞米松、DMSO和EGF、HGF、SCF、LIF等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诱导肝卵圆细胞增殖和分化为肝实质细胞.观察肝卵圆细胞到肝细胞形态变化过程,用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了干细胞标志c-kit和RT-PCR分析法检测肝干细胞白蛋白和CK19 mRNA表达鉴定卵圆细胞.结果 分离得到的肝卵圆细胞活度达到90%,细胞形态包括大小和颜色呈不均质,卵圆细胞直径是肝细胞直径的1/4~1/6.诱导后出现大而圆的肝细胞,可见卵圆细胞到肝细胞的中间变化过程,新分离的肝卵圆细胞在生长因子诱导下有向肝细胞分化的特性.经c-kit免疫荧光染色显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卵圆细胞有c-kit蛋白条带,而大鼠肝细胞及胆管细胞则未出现条带.PCR分析显示卵圆细胞有CK19和白蛋白mRNA表达.结论 新分离的肝卵圆细胞同时表达c-kit,CK19和白蛋白3种抗原,诱导分化出现一系列从卵圆细胞到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这种现象证明分离的肝卵圆细胞就是肝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可以产生成熟的肝细胞,成为进一步研究肝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大鼠胎肝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肝脏干细胞分离的纯度和活力.方法 采用剪碎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胎肝干细胞,差速离心结合选择性消化法进行进一步纯化,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1和P10代肝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 分离的大鼠胎肝干细胞接种培养瓶24h后开始贴壁,5d后细胞体积增大,呈梭形或多边形.经1~2次差异性肖化传代后,细胞呈集落样生长,边缘清晰且折光率强.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示:P1代大鼠胎肝干细胞C-Kit、甲胎蛋白(AFP)抗原、OV6、细胞角蛋白(CK) 19呈阳性表达,不表达Alb.P10代肝干细胞C-Kit、CK19、OV-6及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胎肝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及鉴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HOC)的增殖模型,探讨分离培养及鉴定HOC的方法.方法 采用2-乙酰氨基芴/部分肝切除术刺激建立成体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于肝切除术后第12天切取剩余肝脏,使用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和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肝卵圆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KT-PCK分析法检测肝卵圆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行体外培养并添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其分化.结果 分离得到的肝卵圆细胞存活率达到90%,经c-kit免疫荧光显色,PCR 分析显示有CK19和白蛋白mRNA表达.生长因子诱导下有向胆管细胞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结论 肝卵圆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和肝卵圆细胞成功培养,为进一步研究肝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VIP对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系分化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SC)向肝系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分选技术纯化人脐血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纯度;VIP和混合因子(包括VIP、EGF、HGF)作用CD34+细胞后,酶联免疫化学法测定CD34+细胞及上清AFP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34+细胞上肝系标志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质素19(CK-19)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34+细胞上ALB表达;巢式RT-PCR方法检测CD34+细胞上AFP、ALB的mRNA表达,随机选送ALB产物测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4+细胞上不表达CK-19蛋白,但有AFP和ALB蛋白表达;VIP作用CD34+细胞14 d后, 细胞内的AFP质量浓度(165.00±8.51 pg/mL)较对照组(270.00±11.37 pg/mL)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显示VIP作用后CD34+细胞内ALB蛋白表达有减弱趋势.人脐血CD34+细胞表达了AFP mRNA和ALB mRNA,随机选取ALB产物测序与GeneBank中ALB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结论人脐血CD34+细胞表达肝系标志AFP、ALB,虽未见CK-19表达,但仍提示造血干细胞有向肝细胞横向分化的可能.VIP降低了人脐血CD34+细胞AFP及ALB表达.这种对造血干细胞内胚层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抑制,提示VIP对HSC向肝细胞横向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肝脏前体细胞(WB-F344)在不同的刺激下可以分化成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本研究旨在比较外源性和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WB-F344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重组人CTGF直接刺激WB-F344细胞,MTT法观察CTGF对WB-F344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TGF对WB-F344细胞分化的影响:包括肝系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 protein,AFP)、白蛋白和胆系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水平的变化。构建含CTGF全长编码基因的质粒(dl6-96-CTGF)转染WB-F344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CTGF的WB-F344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方法同样检测上述标志物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人CTGF作用于WB-F344细胞24h后,可以轻度抑制细胞活性,但剂量关系不明显。高剂量CTGF作用于WB-F344细胞24h后,可以明显改变WB-F344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幼稚肝细胞标志物AFP的表达减少,而成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和胆管细胞标志物CK-19的表达均增加。成功构建CTGF全长编码基因的质粒,并用G418获得稳定转染CTGF全长质粒的WB-F344细胞株。稳定转染dl6-95-CTGF的WB-F344细胞,与转染dl6-95相比,AFP和CK-19表达均减少,白蛋白表达增加,但诱导程度没有外源性明显。结论与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相比,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以明显改变肝脏前体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具有诱导肝脏前体细胞向成熟肝脏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品系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建模效率较高的大鼠品系.方法 选择F344、Wistar和SD大鼠各10只,经2-乙酰氨基芴灌胃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荧光激活细胞筛选法分选并纯化各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分析Thy-1.1~+细胞百分率,观察Thy-1.1~+细胞培养结果.结果 成功建立三种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F344、wistar和SD大鼠Thy-1.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46±0.99)%、(2.46±0.37)%和(1.46±0.12)%;各品系大鼠间Thy-1.1~+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观察发现,与Wistar和SD大鼠比较,F344大鼠分选得到的肝脏卵圆细胞生长状态好且纯度较高.结论 在用于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最为常见的三种品系大鼠中,F344大鼠所建模型的肝脏卵圆细胞活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不同品系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建模效率较高的大鼠品系.方法 选择F344、Wistar和SD大鼠各10只,经2-乙酰氨基芴灌胃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荧光激活细胞筛选法分选并纯化各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分析Thy-1.1~+细胞百分率,观察Thy-1.1~+细胞培养结果.结果 成功建立三种品系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F344、wistar和SD大鼠Thy-1.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46±0.99)%、(2.46±0.37)%和(1.46±0.12)%;各品系大鼠间Thy-1.1~+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观察发现,与Wistar和SD大鼠比较,F344大鼠分选得到的肝脏卵圆细胞生长状态好且纯度较高.结论 在用于建立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最为常见的三种品系大鼠中,F344大鼠所建模型的肝脏卵圆细胞活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肝脏祖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选择正常Wistar大鼠,以CD90.1为标志物,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肝脏内的祖细胞。对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结果CD90.1阳性细胞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0.32±0.03)%,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90.1阳性细胞占分离细胞的(98.26±1.37)%。刚分离的CD90.1阳性细胞中,CK-19表达呈强阳性,HNF-4a表达呈阴性;培养8周后,CK-19表达呈阴性,HNF-4a表达呈阳性。结论正常大鼠肝脏内存在祖细胞,可将其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10.
肝干细胞-卵圆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圆细胞是肝脏干细胞的代表细胞,主要存在于幼肝及成人受损的肝脏中,是一种双潜能的肝脏干细胞,多种因素调节其分化,在此过程中动态表达一系列表面标志物。卵圆细胞的分化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在体外大量扩增卵圆细胞并使之分化为成熟的 有功能的肝细胞,为终末期肝病、肝脏的组织工程研究及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  相似文献   

11.
肝干细胞--肝卵圆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向阳  滕皋军 《现代医学》2005,33(2):129-131
对于肝卵圆细胞的研究已有一定时间,但近几年才明确其属于干细胞范畴,笔者简要综述了肝卵圆细胞的特征、来源、调控分化及与肝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神经中间丝蛋白Nestin在胎肝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肝干细胞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探讨肝干细胞新的表面标志蛋白。方法 取材不同发育时期胎儿肝脏,固定并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标记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Nestin在胎肝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汇管区周边界板处卵圆样干细胞表达Nestin阳性,Nestin阳性细胞呈单层紧密排列成管,呈鞘样包绕着早期汇管区,部分包绕着初级汇管区,随着次级汇管区的成熟,Nestin阳性卵圆样干细胞逐渐局限于赫令管周围;此外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可见Nestin阳性单个核样细胞散布在肝实质内。结论 肝脏内有Nestin表达阳性的干细胞存在,其功能、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神经中间丝蛋白Nestin在胎肝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肝干细胞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探讨肝干细胞新的表面标志蛋白。方法 取材不同发育时期胎儿肝脏,固定并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标记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Nestin在胎肝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汇管区周边界板处卵圆样干细胞表达Nestin阳性,Nestin阳性细胞呈单层紧密排列成管,呈鞘样包绕着早期汇管区,部分包绕着初级汇管区,随着次级汇管区的成熟,Nestin阳性卵圆样干细胞逐渐局限于赫令管周围;此外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可见Nestin阳性单个核样细胞散布在肝实质内。结论 肝脏内有Nestin表达阳性的干细胞存在,其功能、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肝脏卵圆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葡萄糖、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和胰岛转录因子等诸多因素均参与分化过程的调控。文章就肝脏卵圆细胞向胰岛β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Oval cells have a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cell lineages including hepatocytes and biliary epithelia. Several mode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activate the oval cells by incorporating a variety of toxins and carcinogens, alone or combin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Those models are obviously not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n human hepatic oval cell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and efficient model to study the human hepatic oval cells. In this study, the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were used to induc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stem(ES) cells into hepatic oval cells. We first confirmed that hepatic oval cells derived from ES cells, which are bipotential, do exist during the course of mouse ES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hepatic parenchymal cells. RT-PCR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ratio of Sca-1+/CD34+ cells sorted by FACS in the induction group was increased from day 4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on the day 8, whereas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at a low level. The differentiation ratio of Sca-1+/CD34+ cells in the indu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bout 92.48% of the sorted Sca-1+/CD34+ cells on the day 8 were A6 positive. Highly purified A6+/Sca-1+/CD34+ hepatic oval cells derived from ES cells could be obtained by FACS. The differentiation ratio of hepatic oval cells in the induction group(up to 4.4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hepatic oval cells could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HGF and EGF. The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ultrastructures of ES-derived hepatic oval cells' membrane surface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ES-derived hepatic oval cells cultured and sorted by our protocols may be available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肝脏卵圆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葡萄糖、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和胰岛转录因子等诸多因素均参与分化过程的调控。文章就肝脏卵圆细胞向胰岛β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胰岛细胞移植是治愈糖尿病的可能方法 ,但胰岛细胞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肝卵圆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因此可以作为胰岛细胞潜在的替代资源.文章就肝卵圆细胞及其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