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各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对2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BAC的CT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空泡证及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为孤立结节型BAC及炎症型BAC常见征象,可用于鉴别诊断;(2)结节间小叶间隔增厚及结节间小磨玻璃密度、细胞状影为多中心型或弥漫型BAC的特征性表现:(3)跨叶生长及CT血管造影征为实变型BAC的特征性表现;(4)病灶内密度不均为各型BAC的特点,其增强及HRCT扫描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提示薄层CT及HRCT对各型BAC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CT表现。方法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表现,记录并统计其征象。结果30例均为类圆形肿块,其中分叶征占33%、毛刺征占63%、胸膜凹陷征占63%、瘤内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占83%、磨玻璃样密度占53%、周围血管集束征占47%、增强后血管包埋征占21%。结论瘤内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样密度、周围血管集束征、增强后血管包埋征为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的相对特异的CT征象,有助于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表现和影响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BAC患者30例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表现、CT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征与其他肺癌相似,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分为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3种类型,随访2年患者生存14例,生存率为46.67%。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征不特别,影像表现复杂多样,熟悉其临床表现,细心观察其影像表现,是提高诊断准确率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内多发结节性病变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肺内多发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自2001年至2010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验证的病例86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当结节直径在3~5mm时,以肺炎肺结核肺转移瘤肺泡癌为多见,1~2mm时,以粟粒性肺结核过敏性肺炎转移瘤多见。肺内多发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根据结节的分布。诊断时首先观察胸膜下有无结节。小气道结节具主要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播散和弥漫性细支气管炎;非小气道结节见于过敏生肺炎等。胸膜下有结节则可分为结节随机分布和沿淋巴管周围分布。随机分布结节见于血性肺较多瘤、粟粒性肺结核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管周分布: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及矽肺。结论 X线结合CT在肺内多发结节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是采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对治疗前后CT征象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患者在治疗前经CT检查,获得了较高的CT征象检出率,即肺实变检出率93.5%、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41.5%、毛玻璃阴影77.5%、空洞检出率45.0%、树芽征及小叶中心结节影检出率92.5%、气道损坏检出率74.0%;治疗后,只有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检出1.5%,空洞检出1.0%,其余征象未检出。治疗前后CT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经抗结核治疗后,肺实变、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毛玻璃阴影、空洞、树芽征及小叶中心结节影、气道损坏几个征象吸收率均达到85%以上。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期间行CT检查,CT征象检出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并能够观察治疗后转归情况,有助于对疗效作出准确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51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泡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为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男22例,女29例,均经低剂量、薄层CT平扫及薄层重建,部分增强扫描。结合病理诊断观察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51例患者中检出局限性磨玻璃样影13例(25.6%),孤立结节型26例(50.2%)、多发结节型8例(15.6%)、弥漫型4例(7.8%)。误诊6例(11%)准确性89%。结论: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而言,采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依据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行低剂量螺旋CT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参检者62例检出3 mm以上肺结节,单发53例,多发9例。非钙化肺结节10例共17个,其中炎性变7例,小细胞性肺癌2例,肺腺癌1例。在低剂量扫描图像中,全部叶支气管及所有段支气管均能显示,其中检出段支气管病变11例,5例表现为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内壁不规则,3例段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2例合并亚段支气管黏液栓,1例合并肺段小斑片状影。低剂量扫描时检出纵隔淋巴结36个,其中大于1 cm以上者5个,7个结节可见钙化。结论低剂量螺旋CT可提高对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对早期肺癌的筛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80例确诊支原体肺炎儿童胸部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6例,支气管肺炎18例,肺门影增大15例,肺纹理增多41例。3例行CT检查:实变肺组织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影。结论:影像学表现早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3~10天,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1例肺结核患者行X线电视透视(电透)、胸片和常规肺部螺旋CT扫描。结果91例中,斑片结节影15例,多发斑片、索条影54例,肺实变18例(其中12例病变内见“支气管气相”),伴空洞18例,伴支气管播散5例,伴两肺弥漫粟粒状阴影4例,伴胸膜改变14例,伴肺癌2例,伴细菌性感染5例。结论X线胸片是肺结核最主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CT扫描可提供肺结核病灶的细节,可作为诊断肺结核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电透对弥漫粟粒状阴影表现阴性,前后无法对比,辐射量大,应逐步淘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典型肺内支气管囊肿X线、CT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支气管囊肿的X线、CT征象,对误诊的疾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结核7例,肺囊肿伴曲茵感染漏误诊2例,肺囊肿癌变漏误诊1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2例,误诊转移瘤1例。结论肺内支气管囊肿具有较多非典型的影像特征,应仔细全面分析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注意与类似征象的疾病鉴别是避免术前影像误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的HRCT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本院病理证实的间质性肺疾病43例的HRCT扫描征象。结果43例间质性肺疾病在HRCT上可表现为磨玻璃影、间质结节、树芽征、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生、蜂窝状影、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胸膜下线等。结论HRCT征象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材料可对间质性肺疾病提出初步诊断,肺活检是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以提高认识,避免误诊。方法:34例成人肺结核患者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并进行总结分析。34例成人肺结核经纤支镜病理证实9例,痰涂片、痰培养查到抗酸杆菌阳性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8例,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7例。结果:按CT影像表现分为4型。①叶或段分布的实变或肺不张者12例;②结节或肿块样病变13例;③不典型性空洞6例;④弥漫粟粒小结节影3例。结论:成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应综合分析各种征像,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3年1月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11例患儿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均由感染引起;CT检查显示,小叶中心性支气管结节影3例、支气管黏液2例、空气潴留征1例、马赛克灌注征3例、肺实变2例。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由感染引起,CT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经胸腔镜活检及肺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的胸部HRCT表现呈多样化,如肺实变(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影、地图样改变、碎路石样改变等。结论肺部HRCT表现可清晰地显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变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性肺热病患者的中医病症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为中医治疗肺隐球菌性肺热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过去5年间医院6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或者体外穿刺活检证实属于肺隐球菌性肺热病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中医症侯分型标准分为风热犯肺型、痰热雍肺、邪热内结、脾肾阳虚,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扫描,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双盲法对其CT表现与各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T主要表现为浸润实变型、网织结节型、肿块型、混合型,分别为28例、15例、11例、6例;以风热犯肺型、痰热雍肺多见,分别为32例和17例,其中浸润实变型在风热犯肺中多见,网织结节型在风热犯肺型中明显多于其他症型(P0.01),肿块型在痰热雍肺中明显多于其它证型(P0.01)。结论:在肺隐球菌性肺热病的中医病症的诊断中,CT扫描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其中医分型与CT征象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判断预后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内支气管囊肿X线、CT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支气管囊肿的X线、CT征象,对误诊的疾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结核7例,肺囊肿伴曲菌感染漏误诊2例,肺囊肿癌变漏误诊1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2例,误诊转移瘤1例。结论肺内支气管囊肿具有较多非典型的影像特征,应仔细全面分析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注意与类似征象的疾病鉴别是避免术前影像误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特点以提高CT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CT引导下胸部穿刺术并经细胞学证实的周围型肺腺癌CT表现.结果:CT扫描直接显示,51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CT征象是分叶征,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结论:综合分析CT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周围型肺腺癌的正确诊断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肺内小结节是指直径在10mm以下的结节病变。两肺多发性小结节在肺内呈弥漫性或为局限性分布,此种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利用CT检查薄层扫描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肺内多发性小结节疾病以肺转移瘤、肺结核、结节病、尘肺等较多见,还可见于肺内细支气管及肺泡的多种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92例,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62例和恶性组30例,对其均行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观察诊断的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结节的检出率为96.77 %(60/62),恶性结节的检出率为93.33 %(28/30),诊断准确率为95.65 %(88/92);多层螺旋CT影像学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分叶征、周围毛刺征、血管包被、胸膜牵拉等征象,良性结节患者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可见实质性点状钙化点、无分叶征等征象;在CT值方面,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后的15 s、60 s、120 s、240 s、300 s时,良性组CT值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行CT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经手术病例或者穿刺活检病例明确诊断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判断其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6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CT影像学平扫定性诊断符合率47.4%.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81.5%,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高于平扫.结论:部分肺部癌性结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表现特有的影像学征象,为肺部癌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