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穴位中先刺1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1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法。“扬刺”又作“阳刺”,与“阴刺”相对。早在《灵枢·官针》就指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之博大也。”笔者采用传统的扬刺取穴法治疗外科局限性良性肿瘤,效果卓著,...  相似文献   

2.
皮肤针是由古代“半刺”、“浮刺”、“毛刺”、“扬刺”等针法发展而来。《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以上针法均属浅刺法。因病邪浅居皮肤,为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故浅刺。皮肤针根据其所用针具针支数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现临床多采用梅花针和七星针。究其采用多支针的原因,主要是针对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3.
扬刺针法,出自内经《灵枢·官针篇》,经云:“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五日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又云:“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清代名医张志聪也对本法作了解释,如“扬刺者,从中而发扬于四傍也。”它是在病变正中刺一针,而后在病变周围下四针,进针较浅的一种刺法,以治疗寒气稽留面积较广而浅的病证。《素问·刺要论》的“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名至其理,无过其道。”《素问·刺齐论》的“……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以及《素问·长刺节论》的“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再结合“而浮之”三字,不难悟到进针之浅深当视具体病情而  相似文献   

4.
王建修 《光明中医》2014,(8):1688-1690
梅花针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馋针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 古称"半刺"、"浮刺"、"毛刺"、"扬刺"、"丰刺"等,由于刺得浅,所谓"刺皮不伤肉",故称皮肤针。  相似文献   

5.
"梅花针"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馋针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古称"半刺"、"浮刺"、"毛刺"、"扬刺"、"丰刺"等,由于刺得浅,所谓"刺皮不伤肉",故称皮肤针。梅花针在穴位表皮浅刺,利用适当的痛感来刺激神经末梢网,自然使许多神经元兴奋运动,  相似文献   

6.
扬刺据《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纳)一,傍内(纳)四而浮之,…”是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我们在今年上半年期间应用此法治疗23例慢性腰背痛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7人,女16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73岁;病程在1—5年12人,6—15年  相似文献   

7.
正围刺法是针灸临床上常用刺法之一,由古代扬刺法发展而来。《灵枢·官针》记载:"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笔者通过跟师及临床观察,应用围刺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痤疮等皮肤病效果显著,现介绍运用围刺法治疗皮肤病的几则验案如下。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樊某,男,61岁,2015年8月13日初诊。患者1年前因精神压力大,出现双足底部瘙痒,夜间加重,挠抓后局部泛  相似文献   

8.
正围刺法又称围剿刺法、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刺法。围刺法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拘泥于针的数量,本刺法是由扬刺演变而来,但依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以围绕病变部位进针。二是以病变部位(或穴区)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环形针刺。所以,它既和周围仅刺4针的扬刺法不同,又和在一个点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丛刺法也不一样。操作要领:取1.5~2寸毫针,在病灶边缘皮区刺入,针尖呈15°角向病灶  相似文献   

9.
徐春娟 《陕西中医》2009,30(2):250-252
围刺法又称围针法、围剿刺法,是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包围性针刺的方法,且针刺较为浮浅,其操作既与扬刺相似,却又不限于只用4根针围刺,故一般认为是扬刺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得气是针刺治疗时所应达到的状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古人在描述得气时用“气来如动脉之状”、“气来如鱼吞钩”来形容。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难经.七十八难》说“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针灸大成》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篇》又写到:“夫行针者……右手持针而刺之……徐徐而入,气来如动脉之状,针下轻滑。未得气者,若鱼之未吞钩。”《标幽赋》描述得气时为“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可见“气来如动脉之状”与“…  相似文献   

11.
半刺法,取法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中是这样描述的:“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1]浅内即浅刺,疾发针是指迅速拔针,无针伤肉是要求针刺时不伤及肌肉。对于这一刺法贺普仁在《针具针法》一书中写道:“半刺……这种刺法是浅入针而急速出针,仅刺皮毛而不伤肌肉,比浮刺要深些,虽属于浅刺法,但不像梅花针那样浅。”[2]可见半刺法其实是一种快速针至皮下即迅速出针的点刺法(笔者认为用点刺法称呼半刺法比较恰当)。在临床上笔者采用这一刺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多针浅刺"以《黄帝内经》中的皮部理论为指导,由其中多种刺法发展而来,包括半刺、毛刺、直针刺、扬刺、浮刺、分刺等。通过阐述余伯亮"多针浅刺"的针灸理论源流,总结其选穴规律、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为临床上应用中医经典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梅花针,属于皮肤针的一种,其外形似小锤,因针柄一端散嵌着五颗不锈钢短针,排列若梅花状,故得名梅花针。根据针的数目不同,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根针)、七星针(七根针)、罗汉针(十八根针)。源于古代"半刺"、"毛刺"、"扬刺"、"浮刺"等刺法,治疗上主要依据经络学说的十二皮部理论。笔者潜心于临床二十多年,临床妙用梅花针治疗患者数万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其报  李萍  王荣坤 《河北中医》2011,33(10):1532-1533
浅刺多穴法又称浅刺多针法。浅刺是用毫针刺入穴位,程度较浅,一般仅有0.2~0.3寸深,并根据病情虚实行以补法或泻法;多穴或多针是指在治疗时选穴较多,或在病变部位投针较多。临床应用把二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浅刺多穴法或浅刺多针法,包括毛刺、半刺、浮刺、扬刺、  相似文献   

16.
扬刺法加温针治愈痛经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寒冷引起的经行期腹痛,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几年来笔者用扬刺法加温针治愈经行期腹痛23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扬刺法:脐下三寸取关元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长毫针垂直刺入1.5寸深,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1分钟。以关元穴为中心点,上下左右1寸处,各刺一针,深1.5寸,取1.2公分长的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每日1次,每次在每根针上连  相似文献   

17.
郭志力 《中国针灸》1998,18(5):289-290
《灵枢.官针》篇有谓:“凡刺之要,官针最妙”。考其所载之“九刺”、“十二刺”、“五刺”共26种刺法,验之临床,颇有效用。对于当今之临床,不无指导意义。现举例介绍如下。1 齐刺  《灵枢.官针》篇谓:“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尤其“治痹气小深者也”于临床最有启发。具体方法是:找准痛点,直刺入一针,捻转提插,得气后留针再从两旁向病所各刺入1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笔者常用之治肩周炎、肱三头肌长头肌腱炎、冈上肌炎、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损伤等痛点小而固定者。典型病例:李×,女…  相似文献   

18.
围刺针法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刺法又称围针法、围剿刺法,是多针围刺以治疗病灶相对局限、边界较为清楚病症的一种针刺方法。其源于《灵枢?官针》十二节刺中的“扬刺”法。扬刺法经后世历代医家相传成为丛刺法,而丛刺法再分围刺法和群刺法。围刺法多取阿是穴和体穴,中间直刺1针,四周多针围刺,针刺距离根据  相似文献   

19.
与《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的磋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的磋商《中国针灸》1993年第2期,在百家园栏目内刊载了杨骏同志《论针刺深浅与补泻》一文。文中谈到浅刺是轻刺激,深刺是重刺激。孙思邈说:"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污,轻则为补",也是将深浅刺法作为一种补泻方法提出的。笔者认...  相似文献   

20.
“凡刺浅深,惊针则止”之我见"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出自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针灸大成》,意指针刺发生"惊针"时应停止继续深刺。这句话一直被视为针刺深度的准则。笔者认为"惊针"只是得气表现之一,不能作为针刺深度的原则。"惊针"表现为术者持针手下的沉紧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