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卡托普利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分别在离体和在体条件下就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脏心律失常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卡托普利对离体和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且可加速昏厥心肌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细胞粘附蛋白可介导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证明,应用某些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这些粘附分子的作用,从而提高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使心脏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大鼠心肌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律失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彦  徐成斌 《心电学杂志》1995,14(4):231-232
20只大鼠乙醚麻醉后开胸结扎左冠脉主干10min、放松5min,反复10次。病理学检查证实40%大鼠发生了心肌坏死。持续心电监测显示在冠脉结扎后均出现ST段明显升高,实验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0%,出现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其发生高峰在第1次再灌注期间,若早期发生了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则其后再发的机率明显降低,提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迅速恢复血流灌注是治疗心肌急性缺血的关键。然而,缺血心肌再灌注有引起心肌损伤的一面,这种再灌注损伤与心肌击昏有关。心肌击昏的机理是复杂的,可能多种机制对心肌击昏起作用,也可能在同一病理生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某机制起主要作用。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负荷与兴奋—收缩失偶联可能是最主要的机理。对心肌击昏的治疗尚在摸索之中,可能有价值的治疗措施包括:氧自由基产生抑制剂;氧自由基诱导的钙拮抗剂;中性粒细胞抑制剂和腺苷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心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保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肽是国内单位首先从乳猪心室肌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许多动物实验证实,该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多种原因尤其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提示多肽或蛋白质物质可望成为一类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表明能量代谢障碍是缺血再灌注的主要发病基础,自由基的作用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云芝多糖防止缺血再灌注心肌早期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云芝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制备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输血再灌注组不用药物干预,云芝多糖组手术前2天每天口服云芝多糖150mg/kg。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不同时间点测定左心室舒张压,超声心功能和冠状静脉窦血浆丙二醛浓度,心肌标本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前和再灌注早期左心室舒张压显著升高,云芝多糖组仅再灌注前左心室舒张压升高,再灌注前两组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增厚百分率显著下降,并表现为矛盾运动,再灌注期两组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增厚百分率呈进行性改善,至再灌注120min两组均未恢复至结扎前水平,且云芝多糖组显著高于相应时间咪缺血再灌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趋势与缺血心肌节段收缩期增厚百分率相似,但恢复较快,云芝多糖组于再灌注90min即恢复至结扎前水平。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期丙二醛浓度明显升高,至再灌注120min尚未恢复至结扎前水平。而云芝多糖组再灌注早期丙二醛浓度升高,但回降较快,于再灌注30min即恢复至结扎前水平,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水肿,心肌细胞少部分肌丝断裂,收缩带模糊,线粒体轻度肿胀,脱颗粒,胞质水肿;云芝多糖组心肌组织除轻微水肿外,未见其它明显结构改变,结果提示,云芝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对心肌耐受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在体实验组、在体对照组、离体实验组、离体对照组。在体及离体实验组大鼠在模拟海拔5000 m的动物低压低氧舱中生活,舱内条件:大气压54 kPa、氧分压11.33 kPa、温度25℃;在体及离体对照组大鼠在正常氧环境中喂养。分别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在体及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4组大鼠再灌注损伤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酶变化。结果:在体实验可见,在体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前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明显大于在体对照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均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缺血再灌注后,在体实验组HR、IVSs、LVPWd、LVPWs、LVEF、LVFS均明显大于在体对照组,IVSd、LVEDV、LVESV、SV均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缺血再灌注可使在体实验组、在体对照组的心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对在体对照组的损伤更明显;再灌注损伤后,在体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在体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明显低于在体对照组(P均<0.05),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体实验可见,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离体实验组左室发展压(LVDP)、max(dp/dt)、min(dp/dt)均明显低于离体对照组(P均<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离体实验组LVDP、max(dp/dt)、min(dp/dt)均明显高于离体对照组,LVEDP明显低于离体对照组(P均<0.05);再灌注损伤后离体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离体对照组,LDH活性明显高于离体实验组(P均<0.05)。结论:慢性缺氧可提升心肌耐受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优降糖对缺血预适应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预适应 (IPC)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在犬、兔、猪、大鼠、人等进行的大量研究均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但IPC的作用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旨在研究在完整大鼠模型中 ,IPC对心肌保护作用是否通过三磷酸腺苷 (ATP)敏感钾通道(KATP)介导。资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praque Daley(SD)大鼠 ,体重 15 0~ 170g ,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所有大鼠均自由饮水、摄食 ,由实验动物部专人饲养。2 .实验分组和方法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 (5mg/kg)进行麻醉 ,采用结扎及放松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 …  相似文献   

9.
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也可以造成严重的再灌注心肌损伤。家兔11只,静脉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胸结扎冠脉左室支半小时,随后放开结扎线,做成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剪下心肌,小心剪取缺血区和再灌注心肌,做成电镜标本。电镜检查示再灌注区心肌细胞水肿,糖原颗粒减少,线粒体肿大,基质变淡,脊变少,核不规则,肌丝降解。提示再灌注心肌结构改变可能与再灌注造成的“不再流现象有关”,这很可能是再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缺血后适应(IPC)对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再灌注损伤抢救激酶在IPC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Langendofff小鼠心肌I/R模型,全心缺血30 min后分为6组[(1)对照组,(2)3次IPC组(采取缺血10 s及再灌注10 s的3次IPC周期),(3)6次IPC组(采取缺血10 s及再灌注10 s的6次IPC周期),(4)延迟IPC组(恢复再灌注1 min后进行IPC),(5)IPC+PD98059组,(6)I/R+PD98059组],随后再灌注2 h;观察IPC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酶的释放、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梗死心肌范围的影响以及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次IPC组和6次IPC组小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心肌酶释放减少,心肌丙二醛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心肌梗死范围减小.6次与3次IPC周期的保护作用相似.而IPC作用在恢复再灌注1 min后消失.3次IPC组和6次iPC组心肌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蛋白激酶B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D98059显著抑制IPC所致的ERK1/2的磷酸化,并能消除I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 IPC能有效地减轻离体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IPC的周期数并没有扩大保护作用,延迟IPC没有产生类似的保护作用.ERK1/2细胞信号途径参与介导IPC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梗塞对照组、冠心宁注射液低剂量组、冠心宁注射液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心肌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1)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心肌梗塞范围均显著小于梗塞对照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IL-10水平高于梗塞对照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1);TNF-α水平低于梗塞对照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两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能抑制大鼠坏死心肌TNF-α的表达,促进IL-10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梗塞范围,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n=24)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姜黄素预处理组。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注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姜黄素预处理组加入姜黄素(0.2 mmol/L)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再灌注结束时,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的活性。结果[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①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坏死面积约为26.9±2.5%。经姜黄素预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为21.8±2.2%,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分别为0.453±0.069、0.050±0.005,姜黄素预处理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分别为0.565±0.071、0.059±0.004,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的活性,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硝酸甘油(GTN)耐受对耐受产生后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接受GTN[600μg/(kg.h)]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2h。检验耐受的产生,耐受和对照大鼠接受40min缺血和4h再灌注。检测心肌细胞凋亡(TUNEL法)、心肌坏死面积(Evansblue-TTC染色)和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单纯心肌缺血/再灌注相比,硝酸甘油耐受引起了再灌注后心肌凋亡比例、心肌坏死面积和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显著增高,而单纯耐受没有对心脏造成明显损伤。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除了使心血管对硝酸甘油的敏感性降低外,耐受对再灌注心脏存在一种潜在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兔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40min心电图变化。方法 采用兔缺血再灌注模型10只,观察心电图Ⅰ、Ⅱ导联ST段、T波、QRS波群的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ST—T改变:9只在结扎即刻—20min ST段、T波进行性抬高,此后相对恒定;再灌注早期ST段、T被快速回落,8只20min内ST段回落>50%。②QRS波群改变:5例在缺血早期5min内出现R波增高(急性损伤阻滞),4只在缺血期出现R波降低或q波加深(其中1只R波降低同时出现终末r’波)。③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缺血期1只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再灌注期3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常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增高;再灌注早期ST段快速回落,20min内ST段回落>50%,可作为免冠状动脉再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4~6月龄),体重130~160g,建立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CK和MPO试剂盒检测肌酸激酶(CK)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运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大鼠的AN/AAR比值明显增高(P〈0.05),CK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MPO与ICAM-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组织受到一定的损伤,可能与体循环中炎性介质的作用及肺组织的炎性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KATP)通道开放剂Pinacidil和线粒体型KATP(mitoKATP)通道开放剂Diazoxide预处理对高钾停跳离体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mitoKATP通道阻断剂5-hydroxydecanoic acid sodiumsalt(5HD)应用后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离体兔心Langendorff灌注实验模型。离体兔心40只随机等分成5组(n=8):对照组(C组)、Pinacidil组(P组)、Diazoxide组(D组)、5HD Pinacidil组(HP组)和5HD Diazoxide组(HD组)。离体兔心用标准Thomas停搏液(4℃,K 16mmol/L)至心停跳,45min后再灌注20min,于心脏停跳前灌注药物15min,对比观察Pinacidil、Diazoxide及其与5HD合用时对再灌注后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再灌注末心肌超微结构、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以及腺苷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P组、D组、HP组心功能的恢复率均明显高于C组,心肌MDA的含量、蛋白的漏出量明显低于C组,超微结构观察损伤较轻;但HP组心功能的恢复要差于P组,心肌MDA的含量、蛋白的漏出量明显高于P组;HD组与C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nacidil(10μmol/L)和Diazoxide(30μmol/L)预处理对离体兔心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效果,且其保护效果可以部分被5HD所阻断,提示心肌mitoKATP通道可能是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下丘脑腹内侧核团腹外侧亚区(VMHvl)在脑心轴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心肌缺血假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心肌I/R)和化学遗传组(Pharm组,n=6,化学遗传+心肌I/R).利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激活Pharm组大鼠V...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白介素-8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白介素- 8(IL- 8) 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 用ELISA 方法测定28 例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入院即刻,再灌注1、4.5、10 、20h 血浆IL- 8 的变化。(2)在兔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上检测血浆IL- 8,缺血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聚积,髓过氧化酶( MPO) 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1)13 例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15 例未通。两组溶栓前IL- 8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并持续升高24h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 兔缺血1.5h 血浆IL- 8、缺血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MPO 活性及MDA 含量明显增高;当再灌注1h 和4h 时升高更显著( P< 0.05 ,或P< 0.01) ,且IL- 8 的释放与MPO 活性呈正相关(r= 0.664 ,P< 0.01)。结论 IL- 8 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期间释放,并诱导了中性粒细胞致心肌的浸润与损伤,其在临床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Toll样受体4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 mRNA(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TLR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36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不同的再灌注时间(0、0.5、1、24和8 h)处死动物.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TLR4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定量心肌TLR4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1)Sham组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IR组心肌损伤较重,缺血心肌恢复血液灌注8 h内,其病理学变化未见显著改善.(2)Sham组与IR组TLR4蛋白都有阳性表达,IR组TLR4表达增加,且以再灌注1 h最为明显(19.62±3.84,P<0.01).(3)与Sham组比较,IR组心肌,TLR4 m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以再灌注1 h达到峰值[(4.03±0.85)×10-2,P<0.01],而Sham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改变.(4)IR组心肌TNF-α水平高于各对应时间点Sham组(P均<0.05),且心肌TLR4 mRNA表达与TNF-α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TLR4表达迅速上调,TLR4的激活可能通过促进TNF-α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分泌增多来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中内皮功能改变 ,参麦注射液 (SMI)对其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假手术对照组、心肌I/R模型组及心肌I/R加SMI治疗组 ,不同时期血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P)和内皮素 (ET)含量及心肌组织NOP、E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 ,并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I/R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 4 0min、再灌注 4 0min血清NOP明显降低 ,血浆ET显著增高 ;再灌注 4 0min后心肌组织NOP、T SOD明显降低 ,ET、MDA明显增高 ,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而I/R加SMI治疗组与I/R模型组比较上述改变减轻。结论 :心肌I/R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SMI能够改善I/R时的内皮功能 ,减轻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