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套入式吻合和器械吻合保肛术临床疗效.方法 对333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和器械吻合保肛术两组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231例,男137例,女94例,平均59.6岁.Dukes A期79例,B期127例,C期23例,D期2例.低位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组102例,男53例,女49例,平均61.4岁.DukesA期23例,B期59例,C期16例,D期4例.333例肿瘤下缘距齿状线6~10cm.结果 333例术后随访率为84.6%(282/333),中位随访时间为6.7年.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随访率为85.3%(197/231),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2%).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组随访率为83.3%(85/102).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3.9%),吻合口狭窄2例(1.9%、)两组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1~3次/d.局部复发率,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组和器械吻合保肛术组分别为5.1%(5/197)和5.8%(5/85 ),肝转移率为15.2%(30/197)和16.4%(14/85),肺转移率为2.0%(4/197)和2.3%(2/85),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71.6%和69.5%.结论 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和低位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既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远期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Milse手术类似,是目前常采用的保肛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器械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5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3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 结果低位吻合12例,超低位吻合41例.无切端癌残留,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本组均随访3年,6个月内每日大便次数5~10次者18例,余者均在5次以下,6个月后所有患者大便次数均在5次以下,无大便失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8%(2/53),肿瘤局部复发率5.7%(3/53). 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间收治的57例直肠癌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进行前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术51例;Hartmann术6例.结果 双重器械吻合前切除51例中超低位吻合41例(80.4%),术后均无局部复发;吻合口瘘1例(2.0%),吻合口出血3例(5.9%),直肠阴道瘘2例(22例女性患者,发生率9.1%).行Hartmann术6例,直肠切割吻合处平均距肛缘2.8 cm.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具有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效果及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60例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均保肛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32例行预防性造瘘术)。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13.3%),吻合口漏2例(3.3%),均为未行预防性造瘘术患者。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术后一年内局部复发3例(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器械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不仅提高了保肛率且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30~18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9~14 d,平均11 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 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0ml。住院时间9~14d,平均11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直肠系膜全切除后 ,利用器械吻合技术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a间实施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93例的临床资料 ,特别是术后直肠感觉及肛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下切缘无癌浸润。术后 2a内局部复发率为 5 .3 % (5 / 93 )。93 .5 % (87/ 93 )患者术后直肠感觉及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利用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只要掌握好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做到根治性切除 ,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L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13年8月115例LTME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1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成功施行LTME保肛根治术,无吻合口瘘及腹内脏器损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0~160min,出血量80~120mL,切除淋巴结6~25枚,远切缘距肿瘤下缘2~4cm,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5d,住院时间9~16d。手术并发症率2.6%(3/115),包括肺不张1例(0.9%);泌尿系感染1例(0.9%);Tocar孔感染1例(0.9%),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6年,除1例患者因肺心病死亡失访外,余患者均健在。定期肠镜检查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肿瘤复发、大便次数异常、大便失禁等并发症。LTME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传统开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直肠癌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焱辉 《腹部外科》2010,23(6):353-354
目的评价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应用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62例中低位直肠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8~60个月,局部复发4例,其中Dukes B期1例,Dukes C期3例,复发率为6.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吻合器、闭合器双器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捆扎法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捆扎法结肠肛管吻合术在治疗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 113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中 ,在切除癌肿后采用自行制作的支撑管行捆扎法结肠肛管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共 15例 ,占 13 .3 %。无手术死亡。 10 8例随访 3个月至 8年。术后肛门功能于 8个月至 1年恢复正常者 10 1例 ,占 93 .5 %。术后 1年局部复发 8例 ,占 7.4% ;术后 5年内局部复发 15例 ,占 13 .9%。结论 在切除癌肿后行捆扎法结肠肛管吻合治疗中下段直肠癌具有保肛效果好 ,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等优点 ,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国产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以来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直肠残端闭合均成功。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0%),切口感染2例(3.0%),吻合口出血1例(1.5%)。术后病理检查切缘癌细胞阴性65例,阳性2例。术后局部复发3例(4.5%),无手术死亡。结论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2.
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8月-2008年2月53例中低位直肠癌,其中肿瘤距肛缘4-6cm13例,6-8cm20例,8-10cm20例,按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应用DST行保肛术。结果53例应用DST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8-20d,平均10d。术后顺利恢复,吻合口发生渗漏1例,保守治疗20d愈合,发生率1.9%(1/53);术后1年局部复发1例,复发率1.9%(1/53)。39例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8个月,其中〉36个月20例,〉24个月32例,〉12个月36例,2例死亡,余37例均存活。结论DST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创伤小,保肛成功率高,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结肛吻合术中运用单吻合器技术(SST)和双吻合器技术(DST)进行吻合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351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SST(n=49)和DST(n=302)进行结肛吻合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DST组比较,SST组患者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较短(P〈0.05),远端切缘长度较短〔(1.83±0.59)cm比(2.07±0.56)cm,P〈0.05〕,手术时间较长〔(112.86±39.29)min比(100.10±36.75)min,P〈0.05〕,住院费用较低〔(24 350.48±7 812.73)元比(29 455.32±7 869.33)元,P〈0.05〕。而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胃管、尿管及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肛门控便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全部获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局部复发1例(SST组);远处转移3例(均为DST组);死亡15例(4.27%),其中DST组13例(4.30%),SST组2例(4.08%)。结论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结肛吻合术中SST的远端切缘长度较DST短,适用于肿瘤位置较低的患者,并且其住院费用也较DST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低位直肠癌经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进一步提高了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对35例低位直肠癌病人给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腹腔镜下用双吻合器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吻合15漏2例(5.7%),吻合15狭窄3例(8.6%),无切15感染及盆腔内残余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由于低位直肠癌经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以及双吻合技术的使用,帮助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顺利完成,而不需另外辅助小切口,病人恢复快,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使用双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圆形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均于术中切割、吻合一次成功,本组均行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4/54),包括:术后吻合口漏2例(3.7%),均为直肠阴道瘘;吻合口出血1例(1.9%),吻合口狭窄1例(1.9%).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术中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使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直肠闭合及吻合均成功,术后切缘病理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73例(93.6%)随访9~65个月,盆腔复发2例(2.7%),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7例(9.6%),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11个月再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双吻合器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4-1999年52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的经验。结果:本组52例,应用双吻合器的直肠癌手术中直肠残端闭合失败2例(3.8%),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7.6%),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8%),切口感染2例(3.8%),吻合口出血1例(1.9%)。术后局部复发3例(5.8%),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双重器械吻合在保留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1994年6月至2002年1月期间对1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应用双重器械吻合,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结果:本组114例无手术死亡,4例(3.5%)术后出现吻合口漏,5例(4.4%)发生吻合口狭窄,经冲洗引流及扩肛2个月后皆治愈。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应用双重器械吻合可使手术简便、可靠、安全、省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双吻合技术(DS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采用DST联合TME行低位保肛术的39例低位直肠癌资料。结果显示,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7.7%),吻合口狭窄2例(5.1%),吻合口出血1例(2.6%)。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肝转移1例(2.6%),局部复发3例(7.7%)。结果表明,DST联合TME能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