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年余。查体:左上腹触及肿大包块,大小5 cm×4 cm×4 cm,胃镜示胃窦大弯侧及后壁见一巨大肿物,肿物遮盖部分胃体下段,表面黏膜粗糙,直径约7.3 cm(图1)。临床以胃间质瘤行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眼观:胃大部切除标本一个,大小12 cm×10cm×4 cm,于胃窦大弯侧及后壁黏膜下见一巨大隆起型肿块,大小7 cm×5 cm×4 cm,肿块剖面呈黄白色、实性、质地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性,62岁,自述“便秘1个月”,行肠镜检查示结直肠多发息肉,平日时有反酸、嗳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普通肠镜示:全结直肠黏膜见颗粒状褐色素沉着;全结肠及直肠可见散在10余枚直径0.4~0.6 cm的扁平及半球形息肉,分别予APC灼除。普通胃镜示:胃体小弯、胃角、胃窦黏膜发白,部分胃黏膜纹理消失,血管显露,胃体大弯、前壁黏膜充血水肿,部分黏膜呈大颗粒样隆起改变,予分点活检3块;胃体大弯下段与胃体后壁可见散在溃疡,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79岁,自2011年起胃胀、胃痛,2012年11月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胃镜检查示胃体黏膜面见多个糜烂,小者范围0. 5 cm×0. 5 cm、大者范围2 cm×1 cm。2013年2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近端胃切除标本,小弯长4 cm,大弯长11 cm,胃黏膜后壁近大弯侧可见多处糜烂,其中大者范围2 cm×1 cm,小者范围0. 5 cm×0. 5 cm。另见游离胃组织1块,大小3. 5 cm×3 cm×2 cm,切面见暗红色区域,范围为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性,43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后加重,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不适。当地医院胃镜病理检查示胃角腺癌。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胃癌"收入院。胃镜检查示胃体下部小弯侧及胃角见一大小3.5 cm×3.5 cm溃疡浸润性病灶,底凹凸不平,周边黏膜结节状,取检质脆,易出血。胃窦:后壁近幽门见一大小2.0 cm×2.0 cm黏膜隆起(图1),表面光滑,质韧,胃蠕动存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8岁.因上腹痛20余天、黑便2天就诊.查体:上腹深压痛.胃镜见:胃前壁体、窦交界处3.0 cm×3.0 cm溃疡性病变,表面被覆白苔,周边黏膜隆起.另胃窦部大弯侧见隆起性病变,黏膜下肿物5.5cm×4.5 cm×4.5cm,表面略凹陷,被覆少量白苔.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74岁,因上腹不适、纳差1个月入院,胃镜示胃体见一2 cm×2 cm大小的溃疡隆起性病变。胃镜活检示腺癌。病理检查眼观:远端胃大部,大弯长17 cm,小弯长11cm。沿大弯打开,于胃体部小弯侧距幽门切缘4 cm处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1.8 cm×1.5 cm×0.4 cm,切面灰白色,质脆,似侵及黏膜下层。小弯侧脂肪组织内查见淋巴结5枚,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上腹部不适1年余,胃镜检查为“胃体平滑肌瘤”,于2004年9月12日入院。入院后体检全身皮肤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既往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遂在全身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窦体后壁,大小约5cm×4cm×3cm,肿瘤向外侵及并穿透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检查:切除的远端大部胃一个,胃小弯长12cm,胃大弯长9cm,在胃体小弯侧肌壁内见一结节状肿块,大小3cm×3cm×2cm,肿块切面灰白灰褐色,肿块表面胃黏膜完整,与胃黏膜之间境界清楚,肿瘤组织侵及并穿透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粘连。肿块周围淋巴…  相似文献   

8.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间变性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疼痛1个月余,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返酸、嗳气.查体:腹平软,未触及明显肿块,肝、脾肋下未及,发现糖尿病6个月.CT示胰腺体、颈部见不规则哑铃状软组织肿块,大小50 mm×41 mm×28 mm,部分向上突入肝胃之间,与肝左叶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密度减低;胰体尾部胰管轻微扩张.实验室检查:CEA 0.931 ng/ml,CA19-9 7.06 U/ml,空腹血糖6.6 mmol/L,餐后2 h血糖11.4 mmol/L,GHbA1c 5.7%.临床诊断:胰腺癌.行胰腺体部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胰腺体部有一4 cm×3 cm×3 cm之肿块,向小网膜表面突出,呈哑铃状,质地硬、边界清,血供丰富.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6岁.发现阴道壁囊肿3个月,自觉肿物渐大,无不适.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后壁阴道口近处女膜环上方见一1.5 cm×1.0 cm×1.0 cm肿物,外现淡红色、较饱满,触之无压痛.临床初步诊断:阴道壁囊肿,于2007年12月5日行肿物切除术,术后1年半随查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因间断性黑便1个月于2010年1月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本院.体检:腹部平坦,上腹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82 g/L,红细胞3.82×1012/L,余无特殊.内窥镜下贲门黏膜充血、水肿,胃底后壁、胃体小弯侧及后壁并大弯侧溃疡,表面被覆陈旧血及污秽苔,周边不规则隆起.胃角、胃窦黏膜略粗糙,局部水肿,黏液附着,并见稀疏分布的过生结节.幽门通畅.考虑胃癌合并慢性浅表-萎缩性炎,取活检组织6块.切片报告低分化黏液腺癌,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肠系膜根部无肿大淋巴结,肝脏、盆腔未见转移结节,壁层腹膜光滑.术后恢复良好,排气和排便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5岁.以长期消化不良和腹胀感、近日加重为主诉入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和胃贲门部各有约3.0 cm×2.5 cm 和3.5 cm×3.0 cm大小的黏膜隆起型病变,在病变处取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在全麻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胃血管球瘤的病理学形态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3例胃血管球瘤中男性1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60岁。肿瘤部位:发生于胃窦2例,胃体1例。肿瘤最大直径均<2 cm。组织学类型均为经典型。镜下见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呈巢团状或梁索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均匀一致,胞质透亮,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不易见,未见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actin和SMA。结论胃血管球瘤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需与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副神经节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性,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血常规检查提示重度贫血,骨髓穿刺提示缺铁性贫血。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黏膜隆起,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可能,行胃底肿瘤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眼观:送检部分胃壁切除标本,大小13 cm×6 cm,黏膜灰粉色,有隆起,中央见一溃疡面,大小1. 8 cm×1. 5 cm,深度0. 3 cm,切面溃疡下方黏膜下可见一分叶状肿物,大小9 cm×4 cm×4 cm,灰黄、灰白色,质软,未累及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ur,C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CFT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肉眼观察见黏膜下结节,最大径1 cm.镜下表现为胶原背景内散在分布少量梭形细胞,伴钙化或砂砾体形成,间质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vimentin强阳性,SMA、desmin、CD34、CD117、ALK、S-100、GFAP均阴性.结论 胃CF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纤维性病变,需与胃其他间叶源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患者,26岁,自幼发现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失,因右侧腹股沟区酸胀不适1天入院.入院体检: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约2.5 cm×2.0 cm×1.5 cm肿块,质软,有轻触痛,无肿胀,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左侧睾丸约4.5 cm×3.0 cm×2 cm.B超检查:右侧睾丸头部、体部、尾部均未见异常.盆腔CT:盆腔内膀胱右前方见软组织影.临床诊断:右侧睾丸下降不至.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65岁,因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胃体大弯偏后前壁可见一大小0.8 cm×0.8 cm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糜烂,见胃体多发直径0.2~0.4 cm息肉样隆起;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病理检查眼观:黏膜组织1枚,大小2.7 cm×1.5 cm,表面见一隆起区,面积2.2 cm×0.8 cm,隆起高约0.4 cm,切面灰白色,质中,隆起距周边切缘最近0.2 cm。镜检:胃表面黏膜完整,部分区腺体肠上皮化生,固有腺体减少,符合萎缩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6岁,因腹胀并胸骨后不适1个月余,门诊胃镜示:胃体隆起,以"胃隆起病变"收治入院。查体:体温、血压、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胃镜示胃体中部大弯侧见一大小0.6 cm×0.8cm的隆起(图1),表面血管网丰富,触之质韧。入院胃镜超声示:超声微探头(15 MHz)在内镜病灶处扫查,管壁层次清楚,可见一边界清楚起源于第2~3层的混合回声灶,局部切面大小5.9 mm×9.2 mm,余未见异常。胃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在病灶周边处多点黏膜下注射,见病灶及周边黏膜隆起,沿边缘切开,将病灶完整剥离、取出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6岁.因上腹痛2个月于2007年12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胃镜见胃体大弯侧一黏膜下肿块,表面光滑活检钳可推动,皱襞完整(图1).术中见胃大弯侧一2 cm×2 cm×1 cm大小包块突出,边界清楚.行部分胃壁切除术.术后2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32岁,因腹胀不适3个月余就诊。查体:全腹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肠镜检查:距肛缘35 cm乙状结肠处,见一大小0.4 cm×0.3 cm×0.3 cm息肉(图1),表面光滑。临床诊断:乙状结肠息肉。病理检查眼观:灰白色组织一粒,大小0.4 cm×0.3cm×0.3 cm,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乙状结肠黏膜固有层内见梭形神经纤维细胞增生,排列不规则,其间可见神经节细胞散在及簇状分布。神经节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底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2例胃底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二代测序法及原位杂交法对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下胃底或胃体中上部见孤立性病灶,直径0.3~1.2 cm,隆起或浅表凹陷状,伴血管扩张.镜下肿瘤以主细胞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