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目的:探讨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R)阻滞剂特拉唑嗪联合氯美扎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8例CP/CPPS患者随机分成3组:特拉唑嗪组58例、氯美扎酮组38例和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72例,每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分别评价各组患者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59例完成了4周的治疗并接受最终评估,其中特拉唑嗪组55例、氯美扎酮组35例、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69例。3组患者的NIH-CPSI总分治疗前后平均分别下降7.90、5.92、8.92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较特拉唑嗪组和氯美扎酮组总分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特拉唑嗪组17.1%,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15.4%)、射精障碍(仅特拉唑嗪组3.4%)和倦怠、疲乏和厌食等(氯美扎酮组18.5%,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12.6%)。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的共9例,其中特拉唑嗪组3例(5.2%)、氯美扎酮组3例(7.9%)、特拉唑嗪+氯美扎酮组3例(4.2%)。结论:特拉唑嗪、氯美扎酮均能有效缓解CP/CPPS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5例CP/CPPS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40例,口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25mg,3次/d,特拉唑嗪2mg,1次/晚;吲哚美辛组40例,口服吲哚美辛25mg,3次/d,特拉唑嗪2mg,1次/晚;特拉唑嗪组35例,口服特拉唑嗪2mg,1次/晚,分别连续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CPSI评分,比较各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组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和吲哚美辛组疗效均优于特拉唑嗪组(P<0.05),但其两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吲哚美辛组和特拉唑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27.50%、8.57%,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组、特拉唑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与吲哚美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联合特拉唑嗪能有效改善CP/CPPS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特拉唑嗪,耐受性优于吲哚美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氯美扎酮联合α1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B)的疗效。方法:对符合CPPS-ⅢB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氯关扎酮(0.2g,每天3次,饭后服)及特拉唑嗪(2mg,每天1次,晚服),对照组仅口服特拉唑嗪(2mg,每天1次.晚服),疗程8周。评价指标包括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尿流率等。结果:62例患暂均获随访,治疗组有效30例(93.8%),其中临床治愈9例(28.1%),无效2例(6.3%);对照组有效24例(80%).其中临床治愈4例(13.3%),无效6例(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喧发牛。结论:氯美扎酮联合α1受体阻滞剂可作为CPPS-ⅢB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治疗CPPS患者321例,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治愈163例,占50.78%;显效112例,占34.89%;有效27例,占8.41%;无效19例,占5.91%。结论: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是一种治疗CPPS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吲哚美辛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患者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180例。年龄18~ 4 9岁 ,平均 31岁。病史 3个月~ 4年。患者均以下腹部、会阴区、腰骶部、睾丸阴囊疼痛为主诉 ,分别伴有性功能减退、尿频等症状。均根据病史、症状和Meares Stamey“四杯法”诊断为CPPS ,并系统检查除外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疼痛的疾病。 180例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左氧氟沙星组、特拉唑嗪组 3组 ,每组6 0例。吲哚美辛组肛塞吲哚美辛 10 0mg ,根据疼痛程度 1~ 2次 /d。左氧氟沙星组口服左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16srDNA的表达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Ⅲ型前列腺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CP/CPPS患者70例.其中ⅢA型36例,ⅢB;型34例。门诊行前列腺液常规镜检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原学检查,并对前列腺液中的16srDNA进行PCR检测,参考病原学结果实施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为疗效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CP/CPPS抗生素治疗组中,16srDNA阳性者治疗显效率(81.4%)明显高于16srDNA阴性者(63%)(P〈0.01)。16srDNA阴性的ⅢA组总显效率较ⅢB;组低(P〈O.05),而16srDNA阳性的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液16srDNA的表达与CP/CPPS的疗效有相关性,16srDNA的表达对前列腺炎的分型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R)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CP/CPPS患者325例,平均年龄33.2岁,平均病程2.4年,分为盐酸哌唑嗪组95例、盐酸特拉唑嗪组78例、盐酸酚苄明组27例和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组72例,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采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分析评定比较各组患者疗效及副作用.未使用α-AR阻滞剂的5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CPSI减少≥5分)22例(41.5%),无效(CPSI减少<5分)31例(58.5%);治疗组有效199例(73.2%),无效73例(2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酚苄明组有效率55.6%,盐酸特拉唑嗪组78.2%,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组76.4%,盐酸哌唑嗪组71.6%.α-AR阻滞剂药物副作用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盐酸哌唑嗪组23.2%、盐酸特拉唑嗪组17.9%、盐酸酚苄明组22.2%和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组8.3%)和射精障碍(仅盐酸酚苄明组51.9%).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的发生率依次为盐酸酚苄明(18.5%)、盐酸哌唑嗪(7.4%)、盐酸特拉唑嗪(5.1%)和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组(0).结论α-AR阻滞剂是治疗CP/CPPS的基础用药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NIH-CPSI评分,但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某些制剂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6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前列腺注药按摩联合吲哚美辛栓200例:B组:抗生素200例;C组:抗生素联合普适泰(商品名:舍尼通)200例,三种方法 各治疗2个月,随访1~3年,对比治疗前后三种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特拉唑嗪在正常血压的ⅢB型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ⅢB型前列腺炎是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中常见的类型,又称为非炎症性CPPS;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常用药物,但其效果和对血压的影响报道不多,本研究以特拉唑嗪为例对这两方面进行探讨,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及特拉唑嗪分组治疗ⅢB型CPPS,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两杯法及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NIH—CPSI评分筛选ⅢB型CPPS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特拉唑嗪治疗组27例,塞来昔布治疗组29例及两者联合用药组31例,分别连续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CPSI评分,并对正常对照组及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液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COX-2表达水平测定及应用ELISA方法进行PGE2浓度测定。结果 (1)治疗前各治疗组COX-2表达及PGE2浓度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间尤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各治疗组COX-2表达及PGE2浓度测定结果比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CPSI评分各治疗组治疗后每个变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COX-2和PGE2的表达水平与CPPS的发生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特异性COX-2抑制剂及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均可降低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表达,治疗上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CPPS)患者精浆中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52例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A型)、38例非炎症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精浆中IL-6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将ⅢA、ⅢB型IL-6的表达与其NIH-CP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P/CPPS患者ⅢA[(27.46±5.29)ng/mL]、ⅢB型[(9.83±2.09)ng/mL]精浆中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4±1.55)ng/mL](P0.01)。在CP/CPPSⅢA、CP/CPPSⅢB型患者精浆中IL-6的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CP/CPPS患者ⅢA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590,P0.01),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436,P0.01),与排尿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1),与生活质量评分正相关(r=0.321,P0.01)。CP/CPPS患者ⅢB型精浆中IL-6的含量与NIH-CPSI总评分呈正相关(r=0.404,P0.05),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597,P0.01),与排尿评分无相关性(r=-0.262,P=0.226),与生活质量评分无相关性(r=0.290,P=0.179)。结论精浆中IL-6含量可能作为CP/CPPS分型诊断指标,精浆中IL-6含量有望作为评价CP/CPPS病情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郁乐疏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即口服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活血化瘀中成药及前列腺按摩;试验组44例,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郁乐疏合剂。治疗前后两组分别应用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状况,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测评患者性功能状况,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性功能障碍亦有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疼痛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为(7.89±2.82)分,对照组为(10.41±2.5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试验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别为(24.30±5.07)分和(13.80±3.62)分(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23.81±5.01)分和(16.23±5.93)分(P0.01)。结论:郁乐疏合剂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M受体拮抗剂(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和抗组胺药物(盐酸氯雷他定片)联合治疗α1受体阻滞剂(哈乐)无效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1年9月~2013年5月,排除包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和尿道狭窄等病例,我院泌尿外科门诊诊治α1受体阻滞剂(哈乐)治疗无效的ⅢB CP/CPPS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物(盐酸氯雷他定片)、M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和联合治疗组(盐酸氯雷他定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持续治疗6周后门诊复查。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和NIH-CPSI评分,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检验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单一抗组胺组和单一M受体阻滞剂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抗组胺药物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α1受体阻滞剂无效CP/CPPS的临床症状,减少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相对于单一抗组胺药物或单一M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近期疗效更佳,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痛定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患者口服前痛定方,对照组口服消炎痛。治疗1个月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变和NIH-CPSI症状评分变化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组间NIH-CPSI症状评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疼痛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痛定方对ⅢB型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磁疗椅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ⅢB型CPP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O.2mg/d)(单用组)治疗;另一组并用坦索罗辛(0.2mg/d)和磁疗椅(并用组)治疗,磁疗椅每周2次,每次约30min,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作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与单用组比较,并用组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评分、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磁疗椅对CPPS有显著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无明显不适,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83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随机分成3组:综合治疗组95例:抗生素加前列腺注药、尿道加压灌药;抗生素组94例;中成药组94例。治疗2个月,随访1~3个月,对比分析3种疗法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平均分值由治疗前的19.4±5.2减少到治疗后的5.2±3.2,抗生素组和中成药组CPSI分别由治疗前的15.3±6.2和16.3±5.0减少到治疗后的10.2±2.2和13.2±3.2,综合治疗组、抗生素组和中成药组的前列腺液常规正常的患者分别为75例(78.99%)、48例(51%)、32例(32.2%);3组细菌培养转阴者分别为85例(89.5%)、64例(68%)和24例(24%)。综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BP疗效满意,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有证据表明包皮内板上存在着大量可以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抗原递呈细胞,这可能为病原体入侵机体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以往的研究中,病原体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区疼痛综合征(CP/CPPS)如何发挥作用没有明确的结论,也没有相关的研究阐明包皮和CP/CPPS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收集了322名CP/CPPS患者为病例组,并按年龄配对了341名对照组。统计了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状态资料,以及入选者的包皮长度。应用多因素逻辑斯特回归分析来计算包皮长度对CP/CPPS的危险性。我们得出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当包皮的长度超过阴茎头1/2后,包皮越长,CP/CPPS的风险越高。包皮覆盖小部分阴茎头时,不增31CP/CPPS的风险,包皮覆盖大部分阴茎头时,CP/CPPS的风险增高,OR为1.66(95%CI,1.04-2.66),而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时,OR上升到了1.86(95%CI,1.2-2.88)。导致这种结果的机制可能是病原体与包皮内板上的抗原递呈细胞相互作用,继而激活了T细胞介导的过敏性炎症反应,造成前列腺组织发生自身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的方法,探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效果。方法:收集湘雅医院门诊诊断为CP/CPPS符合研究标准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物反馈组、电刺激组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对照组20例,生物反馈组、电刺激组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各40例。采用Laborie-Urostym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组行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组行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周5次,连续2周;对照组不予上述治疗,随诊1个月。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评分以及尿流率检查。结果:生物反馈组、电刺激组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治疗后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各组积分及最大尿流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参数生物反馈组、电刺激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组与生物反馈组、电刺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以上各组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能明显改善CP/CPPS患者疼痛与不适症状,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最大尿流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CP/CPPS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