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同时性胃混合性碰撞型印戒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的23例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4.5±6.7岁,其中18例为胃管状腺癌伴肝细胞癌,5例为肝细胞癌分别伴有胃黏液腺癌、胃肝样腺癌、胃神经内分泌癌、胃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及胃碰撞型印戒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为胃癌伴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胆管癌。其中17例行双根治术,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1.7%。结论同时性肝胃双原发癌多为胃管状腺癌和肝细胞癌,双根治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上应注意与胃癌伴肝转移鉴别。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和形态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在262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中选出10例印戒细胞癌,用SP法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雄激素受体(AR)等9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AB/PAS,黏液卡红染色,3例作电镜观察,并与10例胃肠道印戒细胞癌作比较。结果:10例中仅1例为纯印戒细胞癌,9例与经典型前列腺癌混合,印戒细胞癌成分均大于癌总量的25%。按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可将印戒细胞分为胞质内空泡或内腔形成和胞质内PSA、PAP分泌物积聚二种类型,二种类型印戒细胞均缺乏胞质内黏液,故不同于消化道印戒细胞癌。结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来自前列腺腺泡上皮的低分化特殊组织学类型腺癌。在穿刺活检中可以与来自消化道,泌尿道的浸润性或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鉴别,也不同于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后经典型前列腺癌的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印戒样细胞变化与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子宫颈癌中印戒样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CK7、E-cadherin、CEA、p53、Ki-67、vimentin、p16、p63、ER、PR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印戒样细胞变化与印戒细胞癌在形态上相似.印戒样细胞变化分非瘤性和肿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子宫颈鳞癌和绒毛状管状腺癌可伴发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的细胞局限在基膜内,印戒细胞癌细胞在固有层内或更深组织内呈浸润性生长.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标记E-cadherin阳性,Ki-67低增殖指数和p53阴性,而印戒细胞癌E-cadherin阴性,Ki-67增殖指数高和p53阳性.肿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与肿瘤类型相关.结论 印戒样细胞变化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印戒细胞癌细胞相似,需仔细观察组织学结构,并结合病变器官,借助于免疫组化(CK、E-cadherin、CEA、p53等)和特殊染色(D-PAS)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stomach)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少见的胃肝样腺癌进行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AFP、Glypican-3及Ki-67,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消化道钡餐显示胃底占位,胃镜活检病理示腺癌。镜下主要由腺癌区和肝样分化区域组成,两者相互移形过渡,腺癌区主要表现为管状腺癌,特征区域为肝样分化区,呈典型肝细胞癌样表现。癌细胞大,多边形,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或透明染色。瘤细胞排列方式类似肝癌组织,部分区域血窦丰富。免疫组化染色:肝样分化区域AFP部分(+),Glyp-cian-3部分弱(+),Ki-67增殖指数20%~30%。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胃癌组织学类型,具有肝样结构并产生AFP,根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胃原发性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并总结胃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胃癌标本共计4620例,其中内分泌肿瘤20例,采用手术后肿瘤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应用SP法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20例中有类癌1例,恶性类癌3例,小细胞癌6例,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10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结果:S-1008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85%,嗜铬粒素A50%,突触素80%,胃泌素30%,5-羟色胺65%,细胞角蛋白AE1/AE350%,癌胚抗原80%。结论尽管根据WHO肿瘤国际组织学2000年新分类,胃的内分泌肿瘤在组织形态上有类癌、恶性类癌、小细胞癌、混合性外分泌-内分泌癌及瘤样病变5种类型。但在本组报道的病例中,仍有少数病例形态特殊,很难归类。胃的内分泌肿瘤在组织学分型、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与肠道类癌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阑尾类癌起源于黏膜层上皮下神经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胺和肽类激素。然而,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具有部分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肠型杯状细胞形态的混合性特征,由于其同时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腺分化的特点,导致其在病理学分类、预后的估计和临床的治疗方面存在困难。作者回顾性研究了63例阑尾GCC,并根据原发性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将其分为经典杯状细胞类癌(A组)和除外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其中除外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又进一步分为印戒细胞癌型(B组)和低分化腺癌型(C组)。  相似文献   

7.
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1 上皮性肿瘤1 1 浸润性导管癌 (非特殊性 ) 85 0 0 /3 1 1 1 混合型癌1 1 2 多形性癌 80 2 2 /31 1 3 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癌 80 35 /31 1 4 伴有绒癌特征的癌1 1 5 伴有黑色素瘤特征的癌1 2 浸润性小叶癌 85 2 0 /31 3 小管癌 82 11/31 4 浸润性筛状癌 82 0 1/31 5 髓样癌 85 10 /31 6 黏液癌和其他伴丰富黏液的肿瘤1 6 1 黏液癌 84 80 /31 6 2 囊腺癌和柱状细胞黏液癌 84 80 /31 6 3 印戒细胞癌 84 90 /31 7 神经内分泌肿瘤1 7 1 实性神经内分泌癌1 7 2 非典型类癌 82 4 9/31 7 3 小细胞 /燕麦细胞癌 80 4 1/31 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杯状细胞腺癌(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 GCA)临床特征、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消化系统GCA 22例, 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 复习相关文献, 同时将2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和24例腺癌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男性16例, 女性6例;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56岁。22例肿瘤中发生部位位于阑尾17例, 阑尾外5例。后者包括胃3例、十二指肠1例和肛管1例。17例阑尾GCA均为纯GCA, 5例阑尾外GCA中1例胃GCA为纯GCA、2例胃GCA伴NEN或腺癌, 十二指肠GCA伴NEN和腺癌, 肛管GCA伴NEN。低级别GCA由数量不等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肠隐窝管状或簇状结构, 分布于消化系统管壁中。管状和簇状结构缺乏黏附性。杯状细胞呈柱状, 位于基底、胞质透明、细胞核小、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常见;细胞外黏液和变异型细胞核的印戒细胞在部分病例可见。常可见神经纤维束侵犯及脉管内瘤栓。高级别GCA则缺乏小管状和簇状结构, 结构较复杂。肿瘤细胞混合性地表达...  相似文献   

9.
特殊类型肾盂尿路上皮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的肾盂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0年~2006年间收集的8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肾盂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行随访。结果肾盂尿路上皮癌特殊的组织学表现为:肉瘤样癌(3例),鳞癌和伴鳞癌(2例),微乳头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伴有横纹肌样及印戒样细胞特征(1例)。其中2例肉瘤样癌肉眼观呈弥漫浸润型,组织形态最具多样性,瘤细胞呈短梭形束状或假血管肉瘤样或弥漫多角形排列,间质伴假肉瘤样反应或黏液变性等。病理分期:1例高分化鳞癌为PT2,余7例均为PT2-PT4。8例均见尿路上皮乳头状癌或原位癌。免疫组化:微乳头癌、透明细胞癌表达CK7、CK20、CD15、CEA,肉瘤样细胞表达AE1/AE3、CK7、vimentin。横纹肌样及印戒样细胞表达AE1/AE3、CK7、3413E12、vimentin。随访3—6I)个月(平均29.3个月),1例高分化鳞癌至今存活,1例伴有鳞癌的低分化尿路上皮癌术后至今8个月存活,但伴广泛转移,余6例于术后2—28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肾盂尿路上皮癌多为低分化、高分期,类似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多种细胞形态特征,易发生广泛浸润及转移,预后较差。其特殊的形态学变异和免疫组化特点,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胶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分析4例胰腺胶样癌的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4例胶样癌中3例发生在胰头部,患者均为男性;另1例在胰体尾部,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6.5岁.其中2例首发症状为腹痛,1例为尿糖增高,1例为查体发现.3例大体形态为囊实性结节,囊内含黏液,1例大体呈实性.低倍镜下,纤维及胰腺组织中可见边界清楚的黏液结节,大的黏液湖中可见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成多个小黏液湖;肿瘤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呈小巢或条索状,或腺管状,也可看到印戒细胞漂浮其中.3例癌周可见肠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仅例1伴发胰胆管型IPM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MUC2细胞膜阳性,1例MUC1阳性.3例中例1和例3发现K-ras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均位于12密码子Gly12Asp(GGT>GAT)和Gly12Arg( GGT> CGT).结论 胰腺胶样癌是少见的胰腺导管腺癌亚型,经常伴发于IPMN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应与普通胰腺导管腺癌、印戒细胞癌及假性囊肿等病变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MUC2多阳性表达,MUC1多为阴性,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信用这中段腺癌细胞学诊断意义。方法:对20例食管腺癌病例的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涂片进行形态学对照观察。结果:印戒细胞癌3例,粘液腺癌7例,管状腺癌6例,腺鳞癌2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其细胞学的共同特征为细胞学涂片中常出现粘液背景或含粘液的癌细胞,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达90%。结论:细胞学有助于食管腺癌的诊断食管腺癌可能起地食管固有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HGF、TGF-β1与P选择素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HGF与TGF-β1 、TGF-β1与P选择素表达皆呈正相关(r=0.254,P<0.05;r=0.713,P<0.01).TGF-β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GF、TGF-β1与P选择素与胃印戒细胞癌转移浸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印戒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材料:从我院病理科档案材料中选取2000~2002年间石蜡包埋胃癌标本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4~69岁,平均54.6岁。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6例、管状腺癌33例、黏液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9例、未分化癌4例。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42例。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特殊类型癌27例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殊类型癌(PPTC)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7例PPTC形态学特征。结果:(10移行细胞癌及鳞癌具有典型的形态。癌细胞无PSA及35βH11表达,c-erbB-2显阳性。从形态分析,这两种癌可能同源于移行上皮或化生上皮;(2)O产癌、导管癌、髓样癌、宫内膜样癌、乳头状癌及印戒细胞癌均显PSA及35βH11阳性提示中癌可能来源的于分泌上皮;(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女性大网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大网膜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与卵巢原发癌对比分析.结果 大网膜腺癌组织学特征:例1由复层非黏液性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成圆形或卵圆形腺样结构,部分腺体融合呈筛网状,诊断为腹膜内膜样腺癌.例2由输卵管型上皮细胞构成,细胞呈腺管状、乳头状结构,诊断为腹膜浆液性腺癌.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间皮素(mesothelin,MSLN)、CA125等卵巢上皮抗原.结论 大网膜腺癌病理学形态、临床经过与卵巢原发上皮癌无差别,分子改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分化好的腺样区域及横纹肌样区域组成,两者相互移行或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部分区域有微乳头结构.横纹肌样成分特征:瘤细胞黏附性差,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核偏位,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呈强阳性.结论 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是一种具有较高侵袭性的肿瘤,由于其预后较差,对常规治疗不敏感,认识这些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Annexin A7在胃癌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60例胃癌原发灶及3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Annexin A7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与胃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等的关系。结果:Annexin A7在胃癌中阳性率为53.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中的25.0%(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原发灶的53.3%(P<0.01)。Annexin A7在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3.6%,27.5%及20.0%,其表达在管状腺癌与黏液腺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nnexin A7的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早晚期分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nnexin A7高表达在胃癌发生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其在胃管状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黏液腺癌。  相似文献   

18.
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不同于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遗传学上表现为7号和17号染色体形成染色三体;更值得关注的是肿瘤之间有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重叠.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梭形细胞区域呈低级别,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梭形细胞区域通常表现为肉瘤样变,呈高级别,这是两者之间主要的形态学差别.  相似文献   

19.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形态特征。方法:通过HE及AB/PAS染色,对4例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进行观察。结果:4例癌细胞内印戒细胞均超过205。HE染色呈典型印戒样细胞,AB/PAS染色胞质内阳性。导管内型及小叶型各1例,浸润性导管型及小叶型各1例。结论: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型癌,诊断时应排除转移性印戒细胞癌。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比较容易转移到胃肠道,特别是胃。转移至胃的乳腺癌多为小叶癌,形态学上与原发于胃的弥漫型胃腺癌相似,如单个细胞生长模式和单个印戒细胞形态,大体上类似于胃的革囊胃。放射学、内窥镜特别是组织学检查二者很难区分。为了研究免疫组化在区分胃肠道原发性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中的价值,作者采用一组免疫组化标记(ER、PR、GCDFP、EGFR-2、CK5/6、CK7、CK20、MUC2、MUC3、MUC5AC、MUC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