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IgA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医基本病机以脾肾气虚兼湿热为主。阴火学说为李东垣学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阴火的病机为脾胃元气亏虚,阴火内生,治法主要为“补中、升阳、降火”。IgAN的基本病机与阴火病机相似,故可取法东垣,以“补中升阳、除湿降火”之法治疗脾肾气虚兼湿热型IgAN。本虚为主者,以补中之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培补中气,加用升阳风药如柴胡、升麻、羌活等调理气机,以引阳气上升,复元气于本位以补中。标实为重者,若湿重于热,需以淡渗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湿,加用升阳风药如葛根、升麻、防风、柴胡等,升提清气鼓舞脾胃,以其辛散之性,风动胜湿;若热重于湿,需在补中药基础上,以苦寒之品如黄连、黄柏、黄芩等降泻阴火,加用升阳风药如防风、羌活、柴胡、升麻等升散阴火。如此,中虚得补,湿热得除,阳气得升,元气来复,则阴火自消。用宜从权,临证需斟酌比例,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2.
张虹  张海鸥 《新中医》2021,53(1):205-207
从研读李东垣相关著作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阴火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阴火之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并分析了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病位、病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层层推进,在治疗原则上当权衡标本缓急、正邪轻重、正治反治,在治法上应以甘温升阳为主,以甘寒、苦寒泻火为辅,参用风药发散。认为运用阴火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肯定的疗效及临床运用的价值,阴火理论或可成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东垣在治疗内伤病的过程中常常运用风药,其治疗中气下陷诸证,多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加用风药,以升提下陷之气,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证,以甘温益气升阳药配大量风药,以发越内外之郁火,代表方剂升阳散火汤;治疗脾胃气虚,湿邪内困诸证,采用益气利湿药配合风药,以化解内外之湿邪,代表方剂升阳除湿汤。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东垣治疗阴火病证用药的统计分析得知:在用药功效上,重用补气升散,以达益气升阳;在选药气味上,重视用辛甘温之剂除热,辅之以苦寒泄热;在选药归经上,东垣不仅强调脾胃,也重视脾肺同治、脾肝同治;在治疗阴火病证组方用药上,以补中益气汤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内外伤辨》为李杲的一部专著。全书40余方中就有16方运用了升麻,可见李氏临证运用升麻的灵活性。今就《内外伤辨》的配方用药,分析升麻在其中的用法如下: 一、升阳发气 升麻为风药,性升散,李氏在《内外伤辨》中多以升麻并柴胡、羌活、防风等风药,再合人参、黄芪等甘温之品,以升发脾胃阳气,从而达到升阳泻火、升阳顺气、升阳补气等功能。 (一)升阳泻火 李氏认为:“阳气下陷,则阴火上乘”,所以治疗上常主张“益元气”,从而使阳气上升,而阴火自降,达到升阳泻火的目的。升阳散火汤、补中益气汤中皆是取升麻合柴胡引甘温之清气上升,再并人参等药从而使元气健旺,阳气升腾而阴火自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常见肝胆脾胃系统疾病验案四则。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主治脾虚阴火内盛之证,笔者临证化裁用此方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本方列为《脾胃论》诸方之首,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代表性方剂之一,以柴胡升胆气,利疏泄,促进脾胃运化及升降;以升麻、羌活风药助升发脾胃之气,复运化,利枢机,治脾阳下陷;以黄芪、人参、苍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借风药之力上行,脾旺则清阳不陷、阴火不生;黄芩、黄连、石膏清热燥湿泻阴火。文中“头痛”一案,证属脾虚肝郁、阴火上乘;“口疮”一案,证属脾虚阴火、热陷阳明;“胃痛”一案,证属脾虚阴火、湿热相搏;“泄泻”一案,证属脾虚湿盛、阴火内蕴;均采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治疗,充分抓住“阴火”病机,审证求因,有所侧重使用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之法,通过变化药物剂量和随证加减,灵活审慎,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7.
金元医家李东垣在学术上重视人身胃气 ,倡“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凡饮食劳倦每致脾胃升降失常 ,形成“谷气下流 ,阴火上冲”的内伤病证。处方用药力主甘温药充沛元气 ,风药鼓蕴升阳 ,寒凉药微泻阴火。其特点体现在所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书中所冠“升阳”二字十七方中 ,兹探析如下。1 选药广泛 组方精巧“升阳十七方”系指升阳补气汤、升阳顺气汤、升阳汤、升阳益血汤、补气升阳和中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泻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祛热和中汤、升阳调经汤、调经升阳除湿汤、升阳举经汤、升阳柴胡汤、升阳除…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阴火”证实质是在脾胃气虚基础上产生的内伤发热证,特征主要有四点:1.“阴火”证是内伤热中证,不包括外感热病;2.“阴火”证是脾胃气虚为本,火热为标的本虚标实证,非纯虚证,其火热性质为实火而非假火;3.“阴火”证属于寒热错杂证;4.“阴火”证属于郁火证。临床治疗“阴火”需注意以下三点:1.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是基本治则,以益气升阳为主,但不同病症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三法各有侧重;2.寒热并用是基本治则,在健脾益气升阳的基础上,据火热性质而用不同的清热泻火方法;3.治疗“阴火”证需“火郁发之”,需注重条畅气机和用风药发散郁火。  相似文献   

9.
覃接龙 《国医论坛》2022,37(3):65-66
李东垣运用风药配伍益气药升清降浊、升发脾阳、发越阴火,使清气得升,浊阴自降;重用风药升散祛风、通利关节,使邪从汗解;或少量祛风药升发肝气,使木郁得舒;或伍以益阴养血,或佐以苦寒泻火之品等,组方谨慎,标本兼治,配伍全面。  相似文献   

10.
风燥升阳药,气轻味薄,具有升发之性,既可鼓舞脾胃阳气,使清阳不致下陷,清阳升则阴火得以潜降;又可消除困脾之湿,祛散外来之邪。因此,风燥升阳药,在李东垣《脾胃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书除升麻、柴胡、葛根外,以羌活、独活、防风等用的较多。兹将其辨证用药要点、配伍方法、药量使用等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用量子(群子)统计力学参数(R1,R2)界定中药阴阳性的两种方法:根据生命动力元素重度进行统计和根据生命动力元素含水离子亲电强度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第二种方法更适于描述中药的性味和阴阳性:群子参数R1较小且亲电强度分布低的中药属于阳性,且大多数以甘、辛、淡、温为主;群子参数R1较大且亲电强度分布高的中药属于阴性,此时大多数以苦、酸、涩、寒、凉为主。同时还发现以具有最高磁矩的铁离子为中心磁矩,向两侧越来越变小,当以Ti、V、Cr、Mn、Mo、Zn等低磁矩元素分布为主时,该中药药性属阳,而以Fe、Co、Ni、Cu等低磁矩元素分布为主的中药则药性属阴。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用量子(群子)统计力学的方法来定量地研究中药的药性阴阳,这是一种能够使西方医学界可接收和理解的阴阳属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用量子(群子)统计力学参数(R1,R2)界定中药阴阳性的两种方法:根据生命动力元素重度进行统计和根据生命动力元素含水离子亲电强度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第二种方法更适于描述中药的性味和阴阳性:群子参数R1较小且亲电强度分布低的中药属于阳性,且大多数以甘、辛、淡、温为主;群子参数R1较大且亲电强度分布高的中药属于阴性,此时大多数以苦、酸、涩、寒、凉为主。同时还发现以具有最高磁矩的铁离子为中心磁矩,向两侧越来越变小,当以Ti、V、Cr、Mn、Mo、Zn等低磁矩元素分布为主时,该中药药性属阳,而以Fe、C0、Ni、Cu等低磁矩元素分布为主的中药则药性属阴。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用量子(群子)统计力学的方法来定量地研究中药的药性阴阳,这是一种能够使西方医学界可接收和理解的阴阳属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3-195
研读李杲《脾胃论》等著作,认为其所论阴火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太阴脾虚(湿盛)不能升清,阳明胃火不降所致。阴火异于阳热实火和阴虚虚火。本文考镜源流,认为阴火之论根于《黄帝内经》,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虚或脾虚生湿,不能升清,则胃土不能降浊,阳明不降而出现一派热象,此热中兼有脾虚中气不足之证,实为内伤虚火。其临床表现以热或在颜面,或在九窍,或在四肢,其热势或高或低,但均有气短声低、倦怠乏力中焦气虚表现,或肢体沉重、四肢不收、大便溏泄等湿盛之象。治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苦寒以泻其火。用药为人参、黄芪、羌活、陈皮、茯苓、猪苓、柴胡、升麻、黄芩、黄连等。方如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防风汤等。临证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一患者。  相似文献   

14.
从八卦之坎卦论肾脏阴阳观.坎卦者,呈一阳抱二阴之势,真阳秘藏于水中,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坎卦在脏为肾,以坎卦观肾之阴阳,则肾之阴阳亦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肾之阴阳,有肾阴肾阳,有真阴真阳.若阴阳为病,可致虚火上冲.阴虚者,坎水不足以秘藏真阳,真阳破水而出成阴虚火旺证,以滋阴降火为治则;阳虚者,真阳不能制约...  相似文献   

15.
李杲"阴火说"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火”理论历来有不同解释,经反复分析原文,认为“阴火”是指下焦离位之邪火,乃为病理之火,与元气不两立,又称“心火”。对“阴火”诊治之法,认为病因是脾胃元气,病机是气火失调,治疗特点是甘温益气、升阳泻火。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扶阳学派名中医唐农教授,崇尚经典,精于医学、国学,创造性地将国学中体用学说引入中医学体系,形象地阐明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和阴阳二气交感离合的体用关系。并基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及《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思想,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机的总趋势是肾阳虚弱,火不暖土,先后天均失常,阴阳本体结构不同程度偏离本位。相应的总治则是温化内寒,健运脾土,使阳气能正常收藏,恢复"内阳外阴""阴平阳秘""阴阳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开端.阴阳的概念最初源于对自然现象的阐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昼夜、水火等等对立事物的观察总结出的抽象的概念.《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他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对祖国医学的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小燕 《光明中医》2016,(15):2261-2262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内伤头痛范畴,系因脏腑阴阳的虚损,精神情志的侵扰,精气营血的亏耗,饮食起居的失常,逐渐形成脏虚痰盛,阴虚火旺,阳虚寒凝,气虚血瘀及阳亢风动等病理现象。随着病理的不断发展,风火痰瘀相互交织,最终导致本虚标实之症。临床诊治本病,多从风火痰瘀入手,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2,32(6):689-693
郑钦安指出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阴盛而虚阳外越,导致阴火上潮,阴火上潮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午后发热和手脚大热.此发热为阳虚虚阳外越之发热,不可按外感阳证发热治之,须抓住“舌青,欲饮极热者”等一系列阴证之实据来判断.认准阴证阳虚后,以扶阳抑阴为治疗大法.郑钦安以四逆汤扶阳为本,以封髓丹引火归元,以附子甘草汤、附子理中汤或桂附理中汤补土伏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