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内容及研究建议.笔者认为目前中医病名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证”“症”界定不清、中西病名混杂、病名层次混乱、病名内涵不清、缺乏统一标准等,根据存在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应从明确疾病定义、分化病名义项、规范病名分类、选定疾病正名、区分中西...  相似文献   

2.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眩晕病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寻找其学术脉络和规律。有关眩晕病病名,早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有“疾亡旋”记录,先秦时期文献只简单记述了眩晕的证候,两汉时期对眩晕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目眩、目瞑等不同称谓。晋至隋唐时期多沿用“头眩”之病名,汉唐至宋,“眩晕”病名未正式见于典籍,至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眩晕证治”章节,“眩晕”病名始正式见于中医典籍。  相似文献   

3.
肾病浮肿之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全国高等院校使用的《中医内科学》及《实用中医内科学》对凡以浮肿为主之证候者,皆以“水肿”为病名,其优点是可以概括古人所论之诸水病,但亦有其笼统之弊,如水肿一病既包括现代医学认为的肾病性浮肿,又可包括心源性浮肿等等。为此笔者从临证实际出发,宗《内经》的理论,试图把肾病浮肿正以“风水病”与“肾风病”两个病名。并从病名起源、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及治疗法则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病名、分类古往今来争论不休,从而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案也纷繁多变。为了便于该病的研讨,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笔者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对于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病名、分类及其证治的一孔之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1关于病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讨论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分类,宜必先对该病进行中医方面的病名厘正。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即已记载了有关该病的中医病名,当时以临床证候作为定名的依据,称该病为“薄厥”、“大厥”、“仆击”、“偏风”、“偏枯”、“痒”、“风痉”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相似文献   

5.
一、病名杂乱,多数病名缺乏基本概念。中医内科是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治疾病的学科,但《中医内科学》(以下简称《中内》)对病、证、症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对疾病的命名杂乱,有的以病立名,如感冒,痢疾等;证候立名,如“郁证”、  相似文献   

6.
中医病名规范,目的是为统一中医诊断标准。病名不规范就无法统一诊断标准。长期以来,由于中医病、症、证混同不分,过于强调辨证,忽视了辨病,并逐渐有取代辨病的趋势。因之病名杂沓纷纭,极不规范。并且存在着一名多病与一病多名的问题。中医病名要规范,必须明确病、证、症三者的概念,分清其区别与联系,把病和证区别开来;以症名病的,必须有明确的病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个病必须从类病中分化出来;见于病名阶段的单个症状又须归到一个病中去。只有理清这些方面的关系,才能使中医病名达到规范的目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病名诊断规范专题研究组曾就中医病名诊断规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本刊将选刊这方面的文章,藉以征求广大中医界的意见,来共同完成中医病名诊断规范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痹”的再认识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450074)徐木林,王秋琴关键词:痹证,中医病机,病名分类,辩证论治当前在对“痹”的认识上,多数认为“痹”是证,或以痹证为病名,少数认为“痹”是病名,即痹病,也有主张在痹证下再分病名的。笔者就这些不同的认识重温《...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邓旭光 《中医杂志》2001,42(4):197-199
以中医、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研究成果为基础,我年高血压病临床诊治体会,主要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位及发病机理等问题。提出(1) 中医无高血压病专门病名,为改变目前以症名代病名的局面,可吸收西医病名“高血压病”,作为中医病名;(2)中医的“脾”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高血压病的病位初起在“肝”、“脾”,继而影响至“心”、“肾”;(3)气血运行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是高血压病病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高血压病的总病机应为: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医“五版”教材从整体上考察了其病,证规范性。认为病名较证名的规范程度为高,辨证中辨病性较辨病位更被重视,温病的几个主要病名实际是病类概念;外科,伤科重外症及外治,不太强调辨证论治。列举了病、证、症概念混淆,病种分合失当及重、漏,病名不准及西化,外科疾病归类不规则,辨证含义歧化,证名之病位、病性不确切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而使之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四方面综述了”症”、”证”、“病”及三者关系研究进展情况,以进一步明确“症”、“证”、“病”基本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澄清长期存在的病证同称、证症不分的理论混乱,基本理清历史上各家混乱不一的症名、证名、病名等中医诊断的基本概念,为中医诊断学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及其概念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周翔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01-902
百合病病名的由来,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可谓见仁见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主药命名说;②证候特点命名说;③病机命名说;④病因命名说。百合病病位在何脏腑,也有不同观点。①注重于肺;②注重肺心;③注重肺肾;④定位于肝。  相似文献   

1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is an integral and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CM theory, and goes beyond philosophic concep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cept of TCM syndromes and summarizes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biologic foundation of syndromes. In addition, insight is provided into the promotion of standardization of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by enforcing uniformity of TCM terminology, applying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o minimize subjective effects. Also incorpo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such as data mining and structure modeling, as well as integrating findings on biomark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Consideration is made of the fundamental TCM aspects of syndrome elements, symptoms, phenotypic features, as well as diseases, to form an integral process in the diagnostic path. We believe tha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 basis of the TCM syndrom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will improve diagnosis, which in turn will enhanc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diseas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统计数据总结中医心病证的临床规律。方法:选择历代中医医家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结果:筛选出中医心病临床证型,心病及各证型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临床用药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并定量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用药的重要性大小。结论:总结中医心病证的发病规律(包括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诊断和临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理论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从中医证和蛋白质组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结果与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学的基础研究,为中医证物质和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诸病源候论》所指“病候”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从分类、病名及定义的角度列举了该书的科学性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已采用该书的病名达 2 1 5种 ,占 93 0种 (不含骨伤科疾病 ) 病名之2 3 .1 % ;该书还有很多病候所指的内容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释艾滋病不等同于任何一种中医病证的观点.方法 回顾以往中医文献中辨析艾滋病与"伏气温病"、"瘟毒"、"虚劳"等类似中医病证存在本质性差异的论文,分析艾滋病与上述各种中医病证的差异.结果 多位学者对上述说法作出详细的考证、比较和分析,得出艾滋病不等同于任何中医病证的否定结论.结论 艾滋病不同于其他中医病证,但艾滋病的治疗可参考传统中医学的某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其整体的功能状态难以用简单的临床化学指标或指标集成来表达,而新涌现的代谢组学无歧视代谢轮廓表达与中医整体观下的证候状态表述相互吻合,将代谢组学理念及技术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必将带来中医证候本质方面研究的新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主要包括动物造模的中医证候代谢组学和基于临床的证候代谢组学分析,以推进代谢组学在中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运用到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方法:搜索近年来关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查找有关艾滋病的中医传统证候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结论: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为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为阐明艾滋病中医证候实质,构建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年来不同疾病的证及中医病理特点研究的回顾,提出:①不同疾病的基本病理特点、证的兼杂规律及演变趋势、不同疾病的中医易患因素是本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②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西医的病,也应包括中医的病;③遵循中医的思维规律在本领域研究中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