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由于刺法中有十二节要,所以能应合于十二经的病症,又称“十二节刺”。《灵枢·官针》为《内经》中关于针刺方法阐述最为详尽的篇章,为后世刺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适应十二经病症的“十二节刺”中提到的很多刺法,已成为当今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可用于治疗内科、伤科、外科、皮肤科等疾病。现将本世纪以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由于刺法中有十二节要,所以能应合于十二经的病症,又称“十二节刺”。《灵枢·官针》为《内经》中关于针刺方法阐述最为详尽的篇章,为后世刺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适应十二经病症的“十二节刺”中提到的很多刺法,已成为当今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可用于治疗内科、伤科、外科、皮肤科等疾病。现将本世纪以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刺法是针灸临床取得疗效的主要环节之一。“五刺”是《灵枢·官针》篇记述的五种针刺方法,该篇刺法大体分为三类,五刺即其中的一类。《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根据不同的疾病部  相似文献   

4.
正傍针刺出自于《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对于时间久、病程长、病位深的痹证,单针刺疗效不佳,而傍针刺具有针对性的疗效。痹证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程长、易反复等特征。《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病因多为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  相似文献   

5.
《灵枢 .官针》说 :“凡刺有十二节 ,以应十二经 ,……八曰短刺 ,短刺者 ,刺骨痹稍摇而深之 ,致针骨所 ,以上下摩骨也。”“凡刺有五 ,以应五脏 ,……五曰输刺 ,输刺者 ,直入直出 ,深内之至骨 ,以取骨痹 ,此肾之应也。”前者是慢慢进针稍摇动其针而深入 ,在近骨处将针上下轻轻捻转。“短”是接近骨骼的意思。后者是直进针 ,直出针 ,深刺至骨骼的刺法。两者都是深刺靠近骨骼 ,与肾气相通 ,以治疗骨痹等病证。笔者采用《灵枢》之短刺、输刺法治疗多种筋骨疼痛病症 ,效果显著 ,现举例如下。后颈项筋膜综合征症状特征 :自觉项后部僵硬感、紧缩感…  相似文献   

6.
正齐刺法临床多用于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相对于单针治疗刺激量更强,临床疗效更好。现将近年来齐刺法的应用综述如下。1齐刺法的历史起源齐刺法是"十二节刺"之一,首见于《灵枢》。《灵枢·官针》记载"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  相似文献   

7.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藏。”这是从五脏应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的五种刺法。在临床治疗中,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关系,灵活运用,治疗一些常见病证,现报道如下。1.半刺《灵枢·官针》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  相似文献   

8.
魏连海  王卫 《中国针灸》2007,27(4):315-315
五刺法是《内经》刺法中的一类,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和输刺等5种刺法。《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这种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  相似文献   

9.
九针中大针当为火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认为天下事物皆始于一,终于九,九是天地之间的全数,《类经》中云:“针合三才而通万变,故数亦应之。”《灵枢·官针》中:“凡刺有九,以应九变。”《灵枢》中多处提出了九针及九刺,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证九针之中的“大针”当为“火针”,就此略谈管见。1九...  相似文献   

10.
鸡足刺首见于《灵枢·官针》载:“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骨肉之间……。”可见鸡足刺是针刺手法之一,针向几方斜刺,宛如鸡爪。笔者在选用“臂中”穴治疗臂厥、血痹、脉痹及中风后遗症时,施用鸡足刺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灵枢·官针》十二刺的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是《黄帝内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全面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摄生等问题,并详述了脏腑、精、神、气、血、津液的功能和病理变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及人体内部协调统一的整体观念,而其最突出的特点则是更详实地阐述了经络理论和刺法。其中《灵枢·官针》篇分别介绍了九种针具的适应症和各自的性能,还详细谈到了适应不同病情变化,不同的经脉病患,不同的脏器病患,邪气的深浅程度等应采取的各种针刺方法,如适应九变的九刺法、适应十二经病变的十二刺法和适应五脏疾病的五刺法等。这…  相似文献   

12.
《素问·皮部论》记载;“皮者,脉之部也。”就是说人的周身皮部都是按经络循行部位分属于十二经的。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人体皮肤表面研究经络现象以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灵枢·官针》篇提出“半刺”、“直针刺”等刺激人体皮肤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不但说明皮部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也说明皮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证明针刺循经穴位可以治疗痛证,针刺循经皮部有没有镇痛效果呢?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选择一批痛证患  相似文献   

13.
刺灸法是针灸临床中能否取得疗效的重要环节,历代对针灸方法多有著述。九刺是《灵枢·官针》篇记载的一类针法,“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即根据疾病的九种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针刺方法,对针灸临床有很高的实际价值,笔者曾于实践中加以运用,多有收效。1 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腧也”是一种五脏有病的针刺方法,也就是脏腑有病,可取与之相对应的相关经脉荥穴与腧穴,以及背部相应的五脏腧,临床中多用于对五脏功能失调的调理。例1:王××,女,57岁,1994年6月来诊。主诉:上半身窜痛五天。患者五日前生气后突然…  相似文献   

14.
巨刺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刺针法源于古代九刺之一。《灵枢·官针》有:“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笔者依据巨刺法左病取右,上病取下的理论,结合现代生物全息学说和临床经验,摸索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方法,经100例患者观察应用,效果满意。现总结...  相似文献   

15.
“毛刺“是《灵枢·官针》中“九刺”之一,目的是刺在皮肤,虽然原文称是治疗受病比较浮浅的痹症,但是,根据《素问·皮部论》中“皮部以经脉为(纲)纪”与“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等皮肤分部与脏腑经络相联系的理论,用毛刺的方法,针刺皮部也可治疗经络、脏腑、气血、筋骨等方面的疾病。一、方法按照经络脏腑辨证,在选用的输穴上,用1至3寸28号至30号毫针,沿皮下刺入,要求针体尽可能紧贴在真皮下,不要求有酸麻胀重痛等感觉。用补法时可顺经脉而刺,用泻法时可逆经脉而刺(顺逆指对经脉  相似文献   

16.
《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各自的针刺手法和配伍不同,在临床上各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 九刺法—输刺1.1 含义《灵枢·官针》曰:“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荣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俞(《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推而广之)。1.2 临床应用1.2.1 荣输常法前人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之输  相似文献   

17.
浅谈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在穴位内,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下面仅就留针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体会,供同道参考。一、留针的作用(一)候气:针刺必须“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说明针刺后一定要留针候气,待得气后才能出针。(二)调气:《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所谓调气,就是调节经络脏腑之气的偏胜,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使其  相似文献   

18.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8,18(4):239-240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徐疾”的含义,是全句的关键所在。《灵枢·小针解》和《素问·针解》对此有不同解释,笔者认为二者不可能都符合原义。为此进一步探究,作《“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义》(《中国针灸》1995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同道表示不同观点。笔者重温《内经》,反复比较和推敲,认为原文中“徐疾”仍应该指脉象,理由如下。1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并非针刺方法首先,不妨去掉《素问·针解》和《灵枢·小针解》两文的注释部分,单从保留的原文来看,其词句结构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至“以针为之”完全…  相似文献   

19.
半刺法,取法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中是这样描述的:“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1]浅内即浅刺,疾发针是指迅速拔针,无针伤肉是要求针刺时不伤及肌肉。对于这一刺法贺普仁在《针具针法》一书中写道:“半刺……这种刺法是浅入针而急速出针,仅刺皮毛而不伤肌肉,比浮刺要深些,虽属于浅刺法,但不像梅花针那样浅。”[2]可见半刺法其实是一种快速针至皮下即迅速出针的点刺法(笔者认为用点刺法称呼半刺法比较恰当)。在临床上笔者采用这一刺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20.
皮肤针又叫“梅花针”“七星针”。是用5-7枚不锈钢针集成一束、或如莲蓬形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治疗多种疾病,屡见奇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