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Foxp3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Graves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基因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raves病患者免疫机制中CD4^+CD25^+T细胞亚群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初次确诊Graves病的患者和40名健康自愿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和CD4^+CD25^hig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以及CD4^+/CD8^+的比值明显升高,而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无明显减少。结论Graves病主要通过效应性CD4^+T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影响,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可能仅是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次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8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结果SLE患者在诱导缓解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缓解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较治疗前回升,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合并肾损害者CD4^+CD25^+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未合并肾损害者(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合并肾损害者更明显,且CD4^+CD25^+T细胞比率和狼疮活动性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诱导缓解治疗上调了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A)组,哮喘(B)组,地塞米松1(C)组、地塞米松2(D)组,地塞米松3(E)组。A组第1天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第15~21天每天给予生理盐水雾化。B、C、D、E组用卵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第1天,每只大鼠腹腔注射抗原1ml(卵蛋白1mg+灭活百日咳杆菌9×10。个+氢氧化铝干粉100mg)混悬液,第15~21天给予1%的卵蛋白雾化30min,C、D、E组于雾化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g/kg、1mg/kg、2mg/k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大鼠体内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使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后对其的影响。结果B组BALF、外周血、脾脏CD4^+CD25^+T细胞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42.21±5.62)%、(12.69±2.70)%、(11.15±1.05)%,A组结果分别是(18.76±5.85)%、(6.21±1.73)%、(7.85±2.13)%。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C组、D组、E组BALF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表达分别是(10.49±4.03)oA、(13.28±5.12)%、(7.51±5.39)%,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P〈0.01);外周血中,C组(6.03±1.43)%、D组(4.88±0.95)%与A组(6.21±1.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49士0.62)%与C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中,c组(7.25±1.82)%、D组(8.63±3.18)%与A组(7.85±2.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3.38±1.37)%与C组、D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T细胞在哮喘大鼠体内有明显的优势表达,可能是哮喘发病的机制之一。地塞米松可以抑制CD4^+CD25^+T细胞的表达。BALF内CD4^+CD25^+T细胞的变化与外周血和脾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监测外周血或脾脏CD4^+CD25^+T细胞变化可了解肺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CD4^+CD25^high曲调节性T细胞(Tregs)在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初步探讨MM患者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highgh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①虽然Ⅱ期MM患者CD3^+、CD4^+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8^+T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疾病进展至Ⅲ期,CD3^+、CD4^+T细胞及CD4/CD8均明显降低,CD8^+T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期NK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接近(P〉0.05)。②MM患者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随疾病进展MM患者CD4^+CD25^high调节T细胞逐渐增高,Ⅲ期增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MM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CD4^+CD25^highT细胞在其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这将为免疫治疗MM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仪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发现其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2.02±0.43)%]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T2DM)组[(6.79±1.75)%]和健康对照(NC)组[(7.84±1.45)%],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三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局部免疫机制。方法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于第1次抽液时留取胸腔积液,ELISA法检测sIL-2R及TGF-β1的浓度,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抗体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与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中C0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74+0.6)%、(21.1±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中sIL-2R浓度分别为(563.2±92.61)ng/ml,(390.12±101.12)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TGF-β1的水平(88.4±16.7m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3±3.6mg/L),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IL-2R、TGF-β1浓度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sIL-2R及TGF-β1可作为判定结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输注Hanks液(Hanks组)、供体正常脾细胞(正常细胞组)、供体坏死脾细胞(坏死细胞组)及供体凋亡脾细胞(凋亡细胞组)。输注后第7天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血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大鼠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达31天),预输注凋亡细胞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可通过抑制或阻断FOXP3表达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孙丽杰  于建武  刘伟  李树臣 《肝脏》2008,13(2):121-124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HLA—A2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 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频率,应用液闪计数仪检测其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随访24周,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9.6±3.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1.0±2.3)%(t=2.028,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8.9±2.7)%,明显低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10.4±2.3)%(t=3.324,P〈0.01)。抗病毒治疗后CD4^+CD25^+ Treg细胞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治疗后患者IFN-γ水平为(3959±577)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965±326)pg/ml(t=16.1,P〈0.01);获得SVR患者组IFN-γ(6824±568)pg/ml,明显高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2219±286)pg/ml(t=29.853,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着HCV RNA水平的下降,CD4^+CD25^+Treg细胞频率降低,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SLE患者(其中活动组18例)及22名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比,同时评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及检测血抗dsDNA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降低(P〈0.05),以活动组尤为明显,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比与SLED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同时显示血抗dsDNA阳性组较阴性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比在活动期下降为明显,其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李浩  徐洪涛  邢同京  咸建春  叶军  张立新 《肝脏》2010,15(3):174-176
目的比较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两种设门方法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界定效果,并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HBV携带者2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4例,正常对照者25例,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对照组和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采用CD4^+CD25^+FoxP3^+设门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在正常组和患者组均呈正相关(r=0.506,P〈0.05;r=0.556,P〈0.01)。以CD4^+CD25^+CD127^-/low设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携带者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的水平分别为(10.65±2.86)%、(8.56±2.01)%、(8.75±3.04)%和(7.33±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慢性HBV携带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Treg表达水平与HBV病毒载量之间均无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表达水平与ALT之间无相关,HBeAg阳性患者组和HBeAg阴性患者组的Treg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前者更为简单、实用。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HBV携带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reg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阐述Panleucogating方法计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CO4细胞)的方法、发展和应用。方法收集HIV/AIDs病人CD4^+细胞检测方法的文献,分析Panleucogating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和不足。结果发现Panleucogating方法与常规方法检测的CD4^+细胞数值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该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等优势。结论Panleucogating方法可用于HIV/AIDS病人CD4细胞计数的检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CD25^+T调节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其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了解抗TNF-α制剂治疗AS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纳入的10例AS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治疗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腹部皮下注射,50mg,每周1次×8周。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抽取外周血10ml,常规分离淋巴细胞惮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 T细胞数量、CTLA-4表达。结果治疗前A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为(24+9)%,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经rhTNFR—Fc治疗后的患者(P均〈0.05)。AS患者CD4^+CD25^high/CD4^+T淋巴细胞为(6±6)%,亦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经rhTNFR—Fc治疗后的AS患者(P均〈0.05)。AS患者CTLA-4为0.15±0.15,高于健康志愿者和治疗后AS患者(P均〈0.05)。结论 在A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数量升高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CD4^+CD25^+Treg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于抗TNF-α治疗前后病情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德宏州健康傣族人群外周静脉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count)检测253例健康傣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并观察以上数值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结果 CD3^+、CD4^+、CD8^+和CD4^+/CD8^+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分别为(1543±443)个/μl、(849±261)个/μl、(567±225)个/μl和1.63±0.55。CD3^+、CD4^+在性别和年龄组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D8^+和CD4^+/CD8^+在年龄组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建立了健康傣族人群CD3^+、CD4^+、CD8^+和CD4^+/CD8^+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对于指导德宏州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抑制是维持机体有效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研究认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机制中的关键成分。对该类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免疫耐受等方面。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也涉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进展,本文就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CD4^+CD25^+T细胞的调节机制,CD4^+CD25^+T细胞与变态反应的关系,以及CD4^+CD25^+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组成性表达许多细胞表面分子,包括CD2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CD122、CD103和转录因子FOXp3,并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特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功能以及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衡有关。多项实验表明,在体内诱生或过继调节性T细胞能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显示,许多肿瘤患者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增高,提示CD4^+CD25^+T细胞数量与癌症的免疫发病机制相关。CD4^+CD25^+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专职”调节/抑制性CD4^+CD25^+T细胞亚群,防止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在下调T细胞对外来及自身抗原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剔除或灭活CD4^+CD25^+T细胞可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增加对同种异型抗原甚至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