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1073例中,男753例,女320例;汉族1044例,少数民族29例;农民461例,工人214例,学生及干部、渔民等398例;多菌型585例,少菌型488例;家庭内传染107例;家庭外传染128例;传染方式不明者838例;门诊发现405例,线索查发现284例,自报及普查等发现384例;发病年龄0~14岁187例,15—26岁546例;30—49岁281例,50岁以上59例;畸残721例;治愈889例;复发60例。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检测法(R1A)对麻风家内接触(HC)的血清进行了β2微球蛋白(β2M)的测定。28例HC的血清β2M为2376.4±514.1μg/L(x±s)。26例健康对照为1954.7±355.1μg/L(x±s)。RIA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为7.4%,批间CV为11.7%。结果表明我接触的血清β2M升高,在麻风接触和健康人之间有极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麻风畸残愈后11例足底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8年5月,我县皮防站和县人民医院、解放军三O三医院进行技术协作,成立了麻风畸残康复医疗组,对全县现存的208例麻风畸残愈者的11例21处足底溃疡进行了系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8年5月,通过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考核组检...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100例瘤型麻风治疗后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为:抗酸染色查菌阳性者99例。表皮内色素增加者69例,无浸润带消失者81例,麻风细胞消失者99例,1例存在麻风细胞,查菌阳性,泡沫细胞完全消失者64例,35例存在泡沫细胞。皮肤附件完全萎缩者58例,42例见不同程度再生,其中二例表皮显著增生增厚,呈假乳头瘤状改变。真皮内有明显纤维化者85例,淀粉样物质沉积16例,淋巴细胞呈灶性浸润者66例。本组病例有70例符合1963年福州麻风学术会议所制定有关瘤型麻风的临床治愈病理标准。  相似文献   

7.
63例麻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合川26例,为重庆市主要发病地区,城镇患者15例,并不少见;由于麻风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对麻风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麻风治愈者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麻风病复发。方法对103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皮肤涂片细菌学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材部位均以原皮损消退部位或继发皮肤萎缩部位,样品用10%中性甲醛固定,切片后做HE和抗酸染色。皮肤涂片细菌学检查采取常规部位取材,刮取切口边缘和底部的组织液,进行抗酸染色,镜检,采用Ridley对数分级法计数。结果103例麻风治愈者皮肤涂片细菌学检查全部阴性。病理组织检查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有86例,麻风消退后期有17例,其中4例可见抗酸颗粒,未见麻风复发病理组织表现。按照"光谱分类法",103例麻风治愈者中瘤型麻风(LL)占大多数,为59.2%。结核样型麻风(TT)占12.6%。结论麻风患者坚持长期、规则用药,定期进行治疗监测,最终可以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风溃疡患者伴发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方法对我所住院的37例麻风溃疡伴发骨髓炎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骨髓炎的溃疡多数是复杂性溃疡,占88.68%;骨髓炎好发于跖趾骨(71.79%)和胫骨(15.38%);临床以局部红肿、溃疡化脓多见,窦道脓腔少见(16.22%);X线检查发现,骨质破坏(94.59%)、软组织肿胀(75.68%)多见,骨髓腔改变(67.57%)、骨质硬化(64.86%)、关节改变(62.16%)也较常见,死骨形成(16.22%)和骨折(8.11%)少见。经综合处理后,除外3例局部癌变死亡和2例其他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麻风溃疡伴发骨髓炎患者有特异性临床症状者较少,其诊断需结合患者溃疡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来综合判定。重视对溃疡伴发骨髓炎患者的诊治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麻风畸残患者的自我护理效果。方法 经过培训的医务工作者教6442例麻风畸残者做眼手足的自我护理,免费提供防护器材,连续观察随访3年。结果 3年坚持自我护理的患者占72.52%;红眼减少76.82%,手部、足部皲裂分别减少93.61%和90.68%,足部溃疡减少48.34%,手部、足部的骨缺失数无明显增加。结论 麻风畸残患者坚持自我护理和简单的防护措施可以防止或减少眼手足畸残的加重及继发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麻风愈后巩固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麻风复发,故称抗复发治疗。其巩固治疗的时间我国麻风联台化疗方案定为多菌型五年,少菌型三年。现就我县26例复发麻风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永赞  王玲 《海南医学》1993,4(1):12-14
我院始建于公元1933年,到1990年止,累计收治麻风患者1073例,其中0—14岁儿童麻风187例,占病人总数17.4%,现将187例儿童患者作简要临床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邹兴梅  梁东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5):639-639,623
报道BL型麻风Ⅰ型反应后升级转型为BT 1例。2002年7月初诊为BL并实施MDTMB方案治疗。2004年4月出现I型麻风反应,麻风反应后近6个月转型为BT。本例BL患者在接受MDT治疗后期出现I型麻风反应的症状和出现反应时间符合I型麻风反应的升级反应。  相似文献   

14.
戴福雷  谢志铮 《医学新知杂志》1996,6(3):105-106,108
江苏省采用利福平1200mg,氯苯吩嗪300mg每月1次监服,B663 50mg、氨苯砜100mg每日1次自服的试行联合化疗方案,治愈1313例多菌型麻风病人,MDT期间麻风反应发生5.6%,畸残发生4.7%,未发现治疗无效或恶性病例,总有效率100%.疗期最短24个月,最长84个月,平均41个月。愈后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测8年以上者177例,10年以上者16例,平均监测65个月,结果未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15.
陈国均 《广西医学》2003,25(2):285-286
患者吴某 ,女性 ,2 7岁 ,因反复右侧鼻塞、流脓性涕 1 0年 ,加重 2年于 2 0 0 0年 1 2月入院。患者曾于 1 993年在外地医院行“右侧鼻息肉摘除术”。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检查无导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专科检查 :双侧下鼻甲充血暗红 ,肿胀 ,对麻黄素收缩敏感 ,鼻内窥镜检查 :左侧鼻腔各部分解剖结构正常 ,中、下鼻道无脓性分泌物 ,右侧钩突及中鼻甲残端粘膜水肿 ,息肉样变 ,尤以中鼻甲为明显 ,右侧中、下鼻道均见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6.2× 1 0 9/L,N0 .5 4 2 ,L0 .32 6,RBC5 .77× 1 0 12 /L,Hb1 2 4 g/…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鼻腔麻风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期望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HE染色、特殊染色及Real-time结核/非结核PCR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检查见肉芽肿性病变,组织细胞浸润,PAS、PASM、抗酸及金胺O染色找到大量抗酸杆菌,Giemsa染色和Real-time结核PCR阴性,确诊为瘤型麻风。结论对于肉芽肿性病变,伴有大量浆细胞及泡沫细胞浸润者,应想到麻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麻风腮疫苗接种前后腮腺炎发病流行病学变化,为腮腺炎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对虹口区疫苗接种前(1992~1996年)与疫苗接种后(1997~2005年)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腮腺炎发病率以学龄前儿童最高,平均1899.51/10万,其次是学生,186.84/10万,其中学龄前儿童中,幼托儿童发病率2376.79/10万显著高于散居儿童501.20/10万;疫苗接种后1997~2000年腮腺炎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到最低水平,2000~2004年发病率维持在最低水平,年均发病率22.05/10万,较疫苗接种前腮腺炎年均发病率216.04/10万,下降约90%,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同时接种后腮腺炎病例中,学生比例由接种前的20%增加到50%;接种后腮腺炎季节性高峰不明显,呈全年发病;在腮腺炎暴发疫情病例中,(10~69)%的儿童有1针麻风腮疫苗史。结论 对儿童推荐接种麻风腮疫苗,能有效控制腮腺炎野毒株的传播;并且12~18月龄儿童接种1剂麻风腮疫苗后,4~6岁时(学龄前)有必要再加强1剂。  相似文献   

19.
481例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福雷  谢志铮 《重庆医学》1997,26(3):154-155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因左前臂溃疡来本院就诊。神志清,精神好,面部潮红并轻度水肿;左前臂外侧有一(6×12)cm无痛性溃疡1年余,色暗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差。经我院皮肤科诊断以“难愈性溃疡”转入外科治疗。外科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等治疗3天,无明显效果。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发现其双手“虎口”处肌肉萎缩,病人似“醉酒貌”,交谈时发现其精神紧张;询问病史,病人总是闪烁其辞,遂将疑点报告医师。经有关医师会诊,经皮肤组织液涂片查菌及溃疡处查麻风菌,结果均呈强阳性。遂转入麻风病区给予治疗,其病情很快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