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仍有5%~50%的患者达不到最佳再灌注,影响患者远期预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glycoprotein Ⅱb/Ⅲa receptor inhibitors,GPI)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减少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脑血栓形成是在颈部大血管和脑内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发生的,当斑块破裂时,损伤的血管内膜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血管内皮下组织和血液中多种成分结合形成血栓,由此可见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各种诱导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通路不同。但是,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均依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Ⅱb/Ⅲa)的活化,活化的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血小板膜GPⅡb/Ⅲa基因发生变异时,有可能改变血小板膜GPⅡb/Ⅲa结构和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影响血栓形成。本文将对GPⅡb/…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新型的抗血小板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有特异,高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很有潜力。有一些类别在临床试验评价阶段取得了积极结果,其中C7E3已被联邦食品管理署批准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治疗基石。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最后共同途径。因此,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GPI)成为治疗ACS和PCI患者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降低缺血事件的同时增加出血风险一直是GPI的主要缺陷,而出血并发症有增加远期死亡率的可能。随着近期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 GP b/ a)的变化 ,为临床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确诊为 ACS的患者 5 0例 ,包括不稳定心绞痛 ( UAP) 2 3例、急性 Q波心肌梗死 ( Q-MI) 2 1例和急性非 Q波心肌梗死 ( N-Q-MI)患者 5例 ,于入院当时或治疗前抽肘静脉血测定 GP b/ a。同时取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 3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三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 GP b/ a分子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各组之间的血小板 GP b/ a分子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GP b/ a受体阻断剂是抗血小板聚集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形成在急性冠状动脉血管闭塞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新一代的强力抗血小板制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此类药物在临床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8.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h/Ⅲa受体阻滞剂可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h/Ⅲa受体的结合,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使用血小板膜GPⅡh/Ⅲa受体阻剂后血小板的功能被抑制以及与此类药物常与其他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合并使用,一旦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将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其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报道,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的Neurosurgery报道,对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溶栓和球囊血管成形术机械溶栓无效的大血管闭塞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能够增强其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Deshmukh等进行了一项小样本临床研究,包括 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62 (29~88)岁,这些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 (1)表现为大血管闭塞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综合征; (2)rtPA[动脉内和 (或)静脉应用]联合或不联合机械溶栓治疗均未能使血管再通; (3 )随后进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 (动脉或静脉内应用)治疗。其中 11例患者为优势半球缺血, 8例…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有特异、高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很有潜力。有一些类别在临床试验评价阶段取得了积极结果,其中C7E3已被联邦食品药品管理署批准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房颤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含量明显增加,提示血小板激活是其发生血栓栓塞的因素之一.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对于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指导抗凝及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介绍了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根据目前的几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其在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念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冠脉综合症(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AI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重建术后缺血性并发症,是一组严重的临床症候群,是发达国家死亡的主要原因。AICS主要发病机制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动脉...  相似文献   

15.
16.
据最近的Neurosurgery,报道,对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nPA)溶栓和球囊血管成形术机械溶栓无效的大血管闭塞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能够增强其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AC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3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给予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后者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3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同时观察2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 30d内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血、输血的比例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老年ACS患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基因多态性能够通过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进而在冠心病的发病以及治疗中的阿司匹林抵抗、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疗法中发挥作用。但它是否为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尚有争议,2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制的阐明将有可能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崭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靶向超声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的作用。方法:将6-氨基肽与脂质体采用交连法合成GPⅡb/Ⅲa受体靶向微泡,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形成的微血栓的黏附效应。体外实验分2组,将靶向微泡滴加于健康人新鲜血凝块上,光镜下观察微泡与血凝块的黏附情况。对照组采用普通造影剂。结果:体外实验:靶向微泡在血凝块外围形成凝聚带,并能延伸到血凝块内部,对照组均未见微泡与血凝块的结合。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特异性靶向微泡在体外对人新鲜血栓有趋附作用,且能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含脂质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使内皮下斑块成分暴露于血液循环中 ,血小板在此部位粘附和聚集 ,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MI)。血管镜检查表明冠脉内血栓主要由血小板构成 (称为白血栓 ) ,对破裂的斑块进行病理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1] 。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145个临床试验对 730 0 0患者进行的随机研究表明 ,抗血小板治疗可使MI、中风和血管性死亡下降 2 5 % ,上述结果大多来自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较弱的血小板拮抗剂 ,主要作用于环氧化酶途径 ,对胶原途径作用较弱 ,不能抑制凝血酶途径的血小板激活 ,阿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