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立群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72-1374
胆石症以右上腹或右胁疼痛.有放射痛、恶心、厌油腻、腹胀纳差等为基本症状,甚则出现剧烈绞痛、寒颤高热、黄疸等,一般通过B超、胆囊造影即可确诊.属中医“胁痛”、“黄疸”、“胆胀”等范畴。胆石的形成,首先当责之于肝胆。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附于肝,内藏胆汁,为“中精之府”,其性刚直。在生理上肝胆互为表里.病理上两者关系密切,肝胆常同病。胆汁的化生和排泄.都依赖肝的疏泄,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或蛔虫上扰.虫卵留于胆道,均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使之积于胆腑.久而成石,亦有脾气虚或肝木横克脾土,使脾虚湿生,加之肝气过盛化火,湿热与胆汁蕴结于胆腑而结成胆石。  相似文献   

2.
胆石症以右上腹或右胁疼痛,有放射痛、恶心、厌油腻、腹胀纳差等为基本症状,甚则出现剧烈绞痛、寒颤高热、黄疸等,一般通过B超、胆囊造影即可确诊,属中医"胁痛"、"黄疸"、"胆胀"等范畴.胆石的形成,首先当责之于肝胆.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附于肝,内藏胆汁,为"中精之府",其性刚直.在生理上肝胆互为表里,病理上两者关系密切,肝胆常同病.胆汁的化生和排泄,都依赖肝的疏泄,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或蛔虫上扰,虫卵留于胆道,均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使之积于胆腑,久而成石,亦有脾气虚或肝木横克脾土,使脾虚湿生,加之肝气过盛化火,湿热与胆汁蕴结于胆腑而结成胆石.结石一旦形成,或充塞胆腑,或堵塞胆道,而致肝胆气机不畅,临床证见脘痛连胁、嗳气腹胀等,甚则可致胆腑气滞血瘀而发生绞痛.结石阻塞胆道,胆汁瘀积而泛滥不循常道,或因湿热交蒸于肝胆,以致胆汁外溢肌肤,则可形成黄疸.若又为热毒所侵,或因湿热化火,热毒内燔,则证见高热寒战,若热毒进而内陷心包,扰乱神明,临床可见谵语、神昏等重证.胆石症论治多重其实而少虑其虚,但老年人由于脏腑组织功能衰退,其生理病理与青壮年大有不同,因此,老年胆石症有其明显特点.朱振铎教授,临床诊治老年胆石症不忘调肝,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张燕玲 《河北中医》1997,19(6):13-14
胆石症的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们发生结石的疾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以右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发胆囊炎。中医本无胆石症之病名,但在历代中医文献中类似本病的记载可归属于“胁痛”、“腹痛”、“腹胀”、“黄疸”、“结胸”等门类中。一般认为,胆石症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的情志抑郁,饮食失节,导致脏腑气机受阴,血行不畅,进而形成瘀血、浊气、痰湿互结而致结石。1病机分析胆石症的主要病位在于肝胆。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胆附着于肝,与肝相连,胆为“中清之府”,内藏胆汁,胆汁源自“肝之余气”,肝胆共司疏泄…  相似文献   

4.
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国章 《新中医》2000,32(8):21-21
应用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80例,结果排石55例,排石率占68.7%。认为胆石症的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胆汁滞留,导致肝胆湿热而发病。疏肝利胆法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促进胆囊收缩、扩张胆道、溶石排石和消炎止痛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涛  米佳  杨世忠 《吉林中医药》2008,28(3):182-182
从中医理论上讲,肝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能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脏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影响肝的疏泄.因此肝病常影响至胆,胆病也常波及肝而致肝胆同病.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3-9月住院的肝病患者,对其胆囊的变化做了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主疏泄,言简意繁,乃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其他生理功能的基础。肝胆相表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失疏泄乃肝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病因病机及病证三者中重要的中间环节。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异常,是肝失疏泄所致病证变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胆汁郁结、瘀阻伤肝的重要原因。临床多见肝胆同病,疏肝利胆、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方药对肝胆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及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治胆六法     
胆病为临床常见病 ,多因湿热痰瘀留阻 ,胆腑气机郁滞不畅所致 ,以右上腹疼痛及背 ,身目发黄、尿黄 ,甚则腹绞痛 ,或伴高热寒战为主要见症。相当现代医学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等病。中医中药治疗胆病根据辨证而治之 ,疗效良好可靠。1 疏肝利胆法胆附于肝 ,经脉相互络属 ,胆具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胆汁源于肝 ,若肝失疏泄 ,影响胆汁分泌排泄致肝胆郁滞。证见 :右胁胀痛走窜不定 ,随情志变化而发作 ,嗳气、口苦、苔薄、脉弦。治以疏肝利胆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三金玉须汤 (自拟方 :金钱草、郁金、鸡内金、玉米须 )。柴胡疏肝散疏肝…  相似文献   

8.
胆石症是一个发病因素复杂,治疗困难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要以辨证为本,排、溶结合的方法,及时调整用药方可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以辨证为本 胆石症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等病的范畴,胁为肝之分野,胆附于肝,肝胆为表里,肝主疏泄,病则易郁而化火,然胆为六腑,以通为用而又为奇恒之腑。结石病多为湿热蕴结所致,表现口苦咽干腹疼腹胀之实证。治以清利疏泄为之大法,但结石病不单独是湿热蕴结,日久形成,若脾失运化、痰湿中阻、肝胆气机郁阻、肝失疏泄。失于通降、浊气蕴久等也可成石,这些现象临床并不少见。在治疗上如一味攻伐难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1):59-60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消化系统病症。陈宝贵认为肝失疏泄,胆汁生化失常,排泄不畅,瘀滞日久,聚而成石,肝和胆疏泄功能失常是胆石症基本病机。陈老师常采用四金二胡汤化裁治疗胆石症患者,四金二胡汤由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柴胡、延胡索等组成,是陈老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自拟的常用方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胆石症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属中医胁痛的范围。从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女尸和西汉古尸中解剖发现其生前就患有肝胆管结石和多发性胆囊结石,可见胆石症病史悠久。习惯认为胆石症是饮食不节、蛔虫上扰、情志刺激,而致肝郁胆汁疏泄不畅,湿热熏蒸煎熬胆汁形成,治疗以疏肝利胆,清热通腑排石为主,或外科手术。笔者以软坚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对病机和方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结石类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疾病。于庆生教授运用从肝治胆理论治疗胆石症取得较好疗效。于庆生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在胆石症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从肝治胆理论治疗胆石症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和西医学理论支撑。于庆生教授认为,肝胆经脉互相络属,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需要肝的疏泄作用,此与西医学对肝胆关系的认识是不谋而合的,在解剖关系、血液供应和回流、淋巴引流、神经分布、生理功能联系上均有密切的联系。胆石症的治疗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静止期相当于胆道或胆囊慢性炎症期,治疗以养肝、柔肝、疏肝、软肝为主。养肝柔肝是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养肝阴之不足,肝脏宜以柔为补。疏肝是一种使肝气疏泄条达、疏调肝气的治法,主要是疏肝郁之气。软肝是一种活血化瘀的治法,是软化血瘀之肝。活动期相当于胆道或胆囊急性炎症期,治疗以清肝、泻肝为主要治则,是针对肝火偏旺、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肝胆之热、泻肝胆实火、利肝胆湿热。对于庆生教授运用从肝治胆理论治疗胆石症进行临床经验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腹痛范畴,其病机大多为肝胆湿热或肝气不疏,胆汁疏泄失常,致胆气郁结久熬成石。临床常以清利肝胆、理气通降为常法,即以“祛邪”为主。但笔者体会,治疗胆石症切不可见证属实而忽视扶助正气,胆石症患者不乏虚象,  相似文献   

13.
<正>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证"之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肝喜条达,职司疏泄,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若肝失疏泄,胆失通降,中清之腑浊而不清,胆汁排泄失畅,郁积胆腑,久而化瘀,痰瘀互结,脉络滞塞而发生本病。其病因多与情志郁结、饮食所伤、体质肥胖、肝胆宿疾等有关。导师刘全让在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通络、利胆消积、酸涩消息法治疗胆囊息肉,  相似文献   

14.
张馥南 《光明中医》2005,20(6):31-32
1肝病利胆,肝胆并举肝炎患者引起胆系病理改变,临床并不鲜见。因为从生理上讲,肝胆之间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而肝主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故有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之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胆互病。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易并发胆道感染,其机理一是与肝炎病毒侵犯胆系有关,二是由于肝炎时胆道生理机能改变,肝脏防御功能减退,细菌侵犯所致。这样可使肝炎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对预后带来不良影响。在治疗上,应用郁金、赤芍、大黄、虎杖、丹参等活血利胆之品,疏肝利胆,肝胆并举,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对于缩短病程,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胆囊炎胆石症在发作时多以实证为主,常以利胆、排石为主要治法。但某些胆囊炎、胆石症由于病邪久羁,反复发作,损伤正气,而致气血阴津亏虚,此时若只着眼于祛邪攻下,则犯“虚虚之戒”。因此,在利胆、排石的基础上正确恰当运用补气、养血、滋阴之法,多能收到时半功倍之效。1胆与肝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胆囊炎、胆石症病虽在胆,但由于胆与肝脾胃的关系密切,往往相互影响,故就其病位而言,应在胆肝脾胃。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而化生胆汁,其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均需肝的协调,故肝的功能失调多影响于胆。脾胃居于中焦,为肝胆之毗邻,…  相似文献   

16.
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胁痛”、“腹痛”、“腹胀”、“胆胀”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肝之余气疏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汁的疏通畅泄。六淫七情、饮食不节等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蕴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7.
肝胆同主疏泄 ,以助脾胃之运化 ,胆为中精之腑 ,内藏胆汁 ,以通为用。一旦胆汁受邪阻遏 ,排泄不畅 ,或气机郁滞 ,胆失通降则成病 ,常见者为胆囊炎。临床表现为右肋下胀痛或绞痛或连及右侧肩背 ,可伴有寒热往来 ,泛恶呕吐 ,甚或出现黄疸。一般采用疏泄、清利、泻下等“通”法治疗 ,投以大柴胡汤、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等方 ,常获良效 ,诸方中均有苦寒之大黄 ,有泻下通降 ,促胆汁排泄之功。但对寒湿型胆病不仅无效 ,久服易伤中阳 ,导致湿从寒化 ,久伏于里而难以根除。此证往往不为医家或病家所察觉 ,造成病程缠绵难愈 ,反复发作。笔者曾治一女…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等范畴。慢性胆囊炎一般多与胆石症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亦多有相同之处,为常见疾病之一,因病情复杂缠绵,故施治也应法随证转。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针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以7法论治,现试述如下: 1 疏肝利胆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证型。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溢于胆而成胆汁,为“中精之府”。肝胆相互为用,肝失疏泄,胆气不利,日久结石。治以疏肝解郁利胆。本法在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用。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行气解郁;白芍柔肝止痛;栀子清热泻火,配以…  相似文献   

19.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是病在脾胃,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致,治疗应重在健脾和胃化湿利小便;也有人认为是病在肝胆,肝胆疏泄功能失调而致,治疗重在清肝利胆,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中选择胆石症的化石方药时,是以以下几个问题的考虑为基础的:(一)病位问题:石结于胆,但就胆石症的证候表现看,其基本病位是肝胆脾胃。胆受肝之余气,其“贮”(贮藏胆汁)与“疏”(排泄胆汁)需要肝的协调作用,而其“疏”又有助于脾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