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体外培养获取高纯度神经前体细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获取较高纯度的神经前体细胞 (NPC)。方法 加入 30ng/mlbFGF培养E12天大鼠皮质、海马和隔区的NPC ,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组化方法将其显示。结果 加bFGF组的NPC不断分裂 ,形成大量的分裂球并维持到第 4代 ;绝大部分细胞 (约 98%以上 )表达Nestin ,约有 6 0 %为BrdU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对照组的分裂球维持时间较短 ,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向外迁移生长 ;第 2代约有 6 0 %细胞表达Nestin ,40 %为BrdU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结论 bFGF对E12天大鼠脑组织的NPC有明显的促分裂作用 ,选用胎龄较小的胚脑组织加入适量的bFGF培养可获取较高纯度的NPC。  相似文献   

2.
大鼠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从不同胎龄的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SC)并对其鉴定,了解生物特性。方法通过采用机械分离和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不同胎龄大鼠脑NSC。在无血清DMEM/F12(含20ng/m lbFGF,20ng/m lEGF及B27辅助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和鉴定。诱导分化后采用SABC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检测作细胞鉴定。结果从不同胎龄的胎鼠脑组织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胎龄为12.5天的胎鼠提取的神经干细胞集落最多,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巢素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胎龄为12.5天胎鼠大脑皮质培养出的神经干细胞数量最多,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因子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研究NGF在神经干细胞(NS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大鼠海马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编码大鼠β-NGF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大鼠β-NGF基因片段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GFP-N1中,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包装细胞PT67,经G418筛选后,收集阳性克隆病毒上清,用于感染神经干细胞(NSC),观察该NSC表达的NGF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β-NGF基因在NSC中获得表达,该NSC的培养上清液可以促进PC12细胞突起生长。结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GFP-NGF构建成功,β-NGF基因可在NSC中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用组织块法培养成年和老年鼠神经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扩增成年及老年动物室管膜下区 (SVZ)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方法 取 8、14及 2 4三个月龄SD大鼠SVZ组织块置含bFGF的DMEM/F12 +B2 7培养液培养 ,Nestin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表型。结果 各月龄的SVZ组织块均能长出Nestin阳性的神经小球及神经干细胞 ,培养 7~ 10天产生的神经球最多 ,神经干细胞状态最佳。结论 用含bFGF的培养基培养成年和老年大鼠SVZ组织块能产生较多的神经干细胞 ;此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培养、扩增神经干细胞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胚胎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柏春  黄翔 《解剖与临床》2004,9(4):238-240
目的:探索胚胎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striatum-neural stem cells,^strNSC)的体外培养和分化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胚胎小鼠纹状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胚胎小鼠纹状体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培养、传代和自然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永久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 (NSC)迁移是否伴随自身的分裂与增殖。方法 以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为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观察脑缺血 1,3,7,14和 2 8dNSC迁移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室管膜下区 (SEZ)NSC和PCNA+ 细胞在缺血后沿胼胝体腹侧向缺血区方向发生了时空一致性的迁移模式 ;缺血梗死灶周围均有较多巢蛋白和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 永久性脑缺血后NSC可能通过自身分裂和增殖向外迁移 ,巢蛋白和PCNA在缺血区周围表达可作为NSC迁移和增殖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寻找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体外分离生后24 h SD大鼠大脑皮层细胞,使用DMEM/F12+B27+bFGF、Neurobasal+B27+bFGF和Neuro-basal+B27三种培养条件,分别用悬浮培养法和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以Nestin、β-TubIII和GFAP标记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在悬浮培养情况下,三种培养条件均诱导所培养的细胞形成神经球,经染色鉴定神经球中的细胞均表达Nestin;其中DMEM/F12+B27+bFGF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最快(P<0.01),Neurobasal+B27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效率最高(P<0.01)。在贴壁培养情况下,经染色鉴定,部分细胞表达β-TubⅢ或GFAP。结论: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不适合贴壁培养,DMEM/F12+B27+bFGF条件适合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环境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 建立缺氧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对缺氧和正常培养的NSC凋亡细胞的形态、特点、密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缺氧和对照组凋亡细胞指数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在缺氧环境下, 神经干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的胆碱能诱导分化效应.将从2个月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域分离的细胞培养于含EGF和bFGF的DMEM/F12培养液中, 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 并行神经巢蛋白(nestin)细胞化学染色.24h后, 改换成含有BMP4的培养液, 继续培养7或8天.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并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和nestin双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 加BMP4继续培养7或8天后,光镜下见有34%的培养细胞具有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ChAT阳性的细胞与nestin阳性的细胞共存,其中ChAT阳性细胞占28%, nestin阳性细胞占38%.总之, 在培养液中加入BMP4, 可以诱导NSC分化成具有胆碱能特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6(Prdx6)作用下神经干细胞(NSC)对面神经离断性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新生6 h内SD大鼠6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00 g左右。选择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30只,体质量(220±50)g,鼠龄6~8周。从新生6 h内SD大鼠取脑内分离NSC,采用悬浮的方法体外培养NSC,并进行NSC特异性标记蛋白Nestin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将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溶媒组)、C组(Prdx6组)、D组(NSC组)、E组(NSC联合Prdx6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手术离断方法对大鼠左侧面神经颊支离断形成5 mm缺损,制作SD大鼠面神经缺损模型,使用大鼠同种自体脱细胞动脉导管作为移植支架进行NSC移植治疗或其他处理。分别在第2、4、6、8周对各组大鼠进行面神经麻痹评分;术后8周利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面神经核团内的神经元情况;术后8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再生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取第3代神经球,用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检测到NSC特异性标记蛋白Nestin阳性表现。获得无细胞成分的脱细胞动脉导管。除A组外,术后第2、4、6、8周E组大鼠面神经恢复情况最佳,D组次之。术后8周,除A组(29.83个±2.64个)外,E组神经元数量(27.83个±1.47个)最多,其次为D组(24.17个±0.98个),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面神经再生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组神经髓鞘的厚度与成熟度最好,神经外膜完整,束膜清晰,轴突横切面近圆形;其次为E组,细胞器丰富,结构清晰,形态规则,但未达到正常,且E组面神经恢复效果优于D组。结论Prdx6可以促进NSC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大脑皮层NSCs,用胰岛素作用于培养的NSCs,3H-TdR掺入检测NSCs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SCs的分化。结果胰岛素能明显促进NSCs对3H-TdR的摄入,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并且胰岛素促细胞增殖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胰岛素对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NSCs分化后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结论胰岛素可能具有促进NSCs增殖和向神经元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质、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特性的异同,为神经干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取材部位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分离E11-15天小鼠胚脑皮质和海马,经胰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后,在含B27和bFGF的DMEM/F1224孔板中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生长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不同部位来源NSCs的增殖情况。结果小鼠胚胎脑皮质与海马均存在神经干细胞,皮质部位神经干细胞比海马部位神经干细胞更易培养,也更易成球,前者神经球数目、BrdU阳性细胞率也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同样条件下皮质神经干细胞比海马神经干细胞更易培养和增殖。  相似文献   

13.
人胚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和分化情况,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获得较纯、多潜能人 胚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我们取三月龄人胎脑,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单个细胞,部分冻存,另一部分进行细胞培养,加EGF、bFGF刺激生长,有限稀释法将获得单细胞克隆,血清诱导分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EGF和bFGF同时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有大量神经干细胞团生成,含血清培养基则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 突胶质细胞。这表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裂有赖于EGF和bEGF的共同作用。经冻存后的胎脑细胞同样能分离培养出有活性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无血清条件下,分离培养新生1d的Wistar大鼠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长及分化情况,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取新生1d的大鼠海马组织,机械分离法分离神经干细胞,加入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生物特性。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不断增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巢蛋白呈阳性表达。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结论无血清条件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5.
Ischemia/hypoxia is known to induce the neur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neural differentiation in rodent and human brain; however its mechanism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hypoxia on neural stem cells (NSCs) proliferation with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an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 signaling molecules. NSCs were cultured from cortex of fetal Sprague–Dawley rats on embryonic day 5.5. The hypoxia was made using a microaerophilic incubation system. The NSCs prolif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diameter measurement of neurospheres, bromodeoxyuridine (BrdU) incorporation assay and cell cycle analysis. The cell death of NSCs was evaluated by terminal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 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 (JNK) and p38 were analyzed by immunoblotting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ypoxia increased NSCs proliferation in cell amount, diameter of neurospheres, BrdU incorporation and cell division, and the highest proliferation of the NSCs was observed with 12 h hypoxic treatment; hypoxia did not decrease cell death of NSCs; after hypoxic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increased, meanwhile P-JNK2 level increased, P-p38 decreased, an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P-ERK2 level compared to normoxic cultures. JNK inhibitor SP600125 attenuated the increase of cyclin D1 induced by hypoxia. These findings propose that hypoxia increases cyclin D1 expression through activation of JNK in NSCs of rat in vitro, suggesting a novel possible mechanism for hypoxia-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NSCs.  相似文献   

16.
葛风  陆华  徐杰  吴卫江  朱剑虹 《中国微循环》2007,11(6):372-375,414
目的探索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重组逆转录病毒和菲立磁(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体外双标记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用病毒介导的GFP基因转导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用SPIO和Lipofectamine体外磁化标记经GFP标记的胚胎神经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双标记神经干细胞,并行普鲁士蓝染色,了解转染成功率。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标记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双标记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见发出绿色荧光,普鲁士蓝染色呈阳性。而未标记神经干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未见发出绿色荧光,普鲁士蓝染色呈阴性。MTT法检测发现GFP和SPIO双标记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活力与未标记神经干细胞相比无改变。结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逆转录病毒和菲立磁可以有效地标记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双标记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力与未标记神经干细胞相比无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管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2天大鼠胚胎神经管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bFGF组、EGF组、bFGF+EGF组及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培养2小时做nestin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培养第5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状况。结果:取材细胞大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可促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分 化。免疫组化中,EGF使神经干细胞增殖成团,增加GFAP的表达(P<0.01);bFGF能明显增加NSE及GFAP的表达(P<0.01);两种因子联合应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比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EGF和bFGF两类生长因子均能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在分化方面,EGF倾向于诱导干细胞增并向着胶质细胞分化,bFGF则诱导干细胞分 成更多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大鼠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定向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沪荣汪洋  沈馨亚 《解剖学杂志》2005,28(5):526-528,F0002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OLs)的定向分化。方法:以大鼠14d胚胎海马分离得到的NSCs为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了存bFGF存在下,不同浓度的PDGF-AA对NSCs分化为OLs的作用以及胎牛血清对NSCs分化的影响。结果:加入PDGFAA使NSCs更多地分化为OLs,且不同浓度的PDGF-AA对OLS分化的影响不同。结论:联合应用PDGF-AA和bFGF,可促进NSCs定向分化为OLs;在bFGF存在下,以PDGF-AA 40ng/ml+0.5%FBS为最佳浓度,可促进NSCs向OLs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1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能力,本研究通过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体外培养扩增纯化后,在细胞传代时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N2、B27的DMEM/F12的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并进行诱导,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用免疫荧光检测形成的细胞球的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形成的细胞球在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中进一步分化。结果显示:BMSCs在含EGF、bFGF、N2、B27的培养液中,逐渐形成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球,在含血清的培养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星形胶质样细胞及少突胶质样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纯化的BMSCs能分化为NSCs,并具有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