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亭 《家庭医学》2016,(10):42-42
正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但在炮制药酒的过程中,往往会步入误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鱼胆,是指我们常吃的鲤鱼、鲢鱼、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的胆。因为它极苦,所以杀鱼时大多弃之。这样做是对的,但其中道理大家不一定都明白。原来这个墨绿色的小玩意儿竟然有毒。民间流传着鱼胆有清热、明目、止咳、平喘的功效,故此有人吃它。但经查阅专门的中草药资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均没有它的踪影。鱼胆可否作为药用,还有待讨论研究。但我想真诚地告诉中老年朋友:鱼胆有毒,千万别吃!  相似文献   

3.
现在,自制“药酒”的现象已很普遍。但药酒泡制自有章法。酒类的选择要选择适合消费者口味的食用酒,通常为中低度白酒,酒精度以30—40%为宜。常用的是浙江绍兴黄酒。药酒处方处方遣药,乃医生之职,药酒所配药方应由医生决定,而不能由病友或消费者随意配方。因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该中毒事件为切入点,探究自制食品中影响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理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采集样本快速检测、实验室精确分析和实验室模拟泡制验证试验,探究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和诱因。结果现场样本快速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发现,2种肇事药酒中的甲醇含量严重超标,实验室检测最高值达1.235 g/100 ml。实验室用相同的原料酒进行模拟泡制验证实验,甲醇检测结果显示,2种配方的药酒在泡制60 d以后,即可产生0.098 g/100 ml、0.067 g/100 ml的甲醇,随着时间的延长,甲醇含量虽有变化,但均高于0.04 g/100 ml的国家标准,泡制300 d时,一号药酒的甲醇含量达到了0.135 g/100 ml。但与肇事现场采集到的药酒中的甲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别(1.235 g/100 ml)。结论按照事发餐厅经理提供的药酒配方进行药酒泡制试验,2种配方在泡制一定时间(30 d)后,均可产生超过国家标准的甲醇,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甲醇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药酒中超量的甲醇是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为保证饮用安全,药酒泡制必须按照一定的工艺或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个人不要轻易自行泡制。  相似文献   

5.
《长寿》1998,(4)
中国人有句古训:“水可载舟,亦能覆舟”。酒与健康的关系正与这一古训所提示的哲理相同,过量饮酒会毒害肝脏、心脏,损伤神经系统,诱发多种疾病,并且会缩短人的寿命。因此,注意饮用酒和药酒的各种禁忌则尤为重要。 饮酒忌成癖。适量饮酒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癖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体中的酒精浓度达  相似文献   

6.
自制药酒,一般配方简单、制作为宜。并且,应该有医生的指导。有些百年老字号药店的药酒专柜,每逢冬令都推出90种左右的药酒方供顾客选择,现介绍其中适合家庭制作的三则。 这三种药酒的制作方法相同:将药物与白酒(10克药物需要优质白酒500—600克)放入陶瓷容器或玻璃瓶内,加盖密封,放置在阴凉处。每隔几天摇动数下,20天左右后,酒色浓郁,即可开封饮服。当浸泡的酒基本服完后,可  相似文献   

7.
新近职称晋升为副高职的小李 ,又乔迁新居 ,真可谓春风得意 ,喜上加喜 ,唯一不遂人意的就是患有顽固的“牛皮癣”,且久治不愈。一日听人介绍某个体诊所用“克银烟”治疗“牛皮癣”有奇效 ,便迫不及待地去买回了几包。按照医生的吩咐每天早晚各吸一支 ,因效果不佳 ,又按医嘱加大了剂量。半月后出现了头疼、头昏、无力等症状 ,未介意 ,继续用药治疗。 2 0多天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出现了牙龈肿胀、疼痛、流涎等症。最要命的是一向自信又极具涵养的他变得胆怯起来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常常发脾气 ,注意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 ,双手颤抖得厉害 ,…  相似文献   

8.
李尤佳 《健康博览》2009,(11):16-17
药酒服用有禁忌 药酒有很多优点,如吸收迅速、剂量易学握、易保存等,但服用时也要注意各种禁忌,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乱服用。  相似文献   

9.
李亚兰 《健康生活》2006,(11):21-21
祖国医学认为酒能将许多植物药、动物药的有效成分溶解于其中,并通过酒的活血行血功能,使药力直达病处,较快地收到疗效,因而创设了众多的药酒,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药酒虽有许多优点,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对一些疾患,如高血压、中风、糖尿病,以及湿疹等皮肤病有害无益。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宜饮用药酒。另外,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饮用药酒。以下介绍药酒的浸泡方法及适于家庭使用的药酒验方。泡药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酒的选用一般选用50度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  相似文献   

10.
王先生拿出去年泡制的药酒,里面大量的人参、海马等将酒映出深色,看起来药已经完全"泡开了".当他倒出一碗酒喝下后,不一会儿就开始头晕、恶心.他的做法触及多个泡药酒的误区,药酒不是泡越久越好,泡制过程中还有很多讲究. 误区一:泡得越久越好.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  相似文献   

11.
12.
很多人对臭豆腐情有独钟,在津津有味品尝的同时,可别忘了一定要注意防止臭豆腐中毒 。当你食用臭豆腐后,若出现全身无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视力模糊、眼睑下垂、说 话困难时,便可能是发生中毒了,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尽快接受治疗。原来,有一种菌——肉毒梭菌,常常随臭豆腐的制作过程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土法制 臭豆腐的过程一般是:先将一大块豆腐煮熟,再分成小块后一层一层地放入容器(如缸等)中 ,然后再将容器封住发酵。殊不知这样的密闭环境恰好为致病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机会,所 以封口时应用一些通气好的物品如荷花叶…  相似文献   

13.
银耳,是高级营养滋补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成为人们食用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在市场上销售银耳时,以次充好,导致银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经有关单位检验,银耳中毒是因银耳变质后受酵米面杆菌污染,产生酵米面杆菌毒素A所致。一般在食后3~72小时发病。开始有头痛、头晕、呕吐,  相似文献   

14.
孙立华 《家庭医学》2010,(11):47-47
由于各种“补”维生素的补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人过分迷信维生素的功用,不问是否必须,滥服滥用,或使用不当,引起中毒。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充各种维生素,过量进食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孙立华 《健康世界》2004,(11):72-73
由于各种“补”维生素的补品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人过份迷信维生素的功用,不问是否必须,滥服滥用,或使用不当,引起中毒。专家指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充各种维生素,过量进食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相似文献   

16.
李军 《药物与人》2006,19(10):64-65
强心药物主要从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提取,所以医学上又把强心药称为强心苷。强心苷是一类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及某些心律失常。强心苷来源于植物如紫花洋地黄和毛花洋地黄,所以又称洋地黄类药物。常用的有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等。但强心药具有排泄缓慢,容易蓄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的特点,以及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强心剂中毒,甚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患者在使用强心药时,应遵从医嘱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河源市一起民工聚餐发生中毒的原因,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中毒原因。【结果】饮用过自泡药酒的15人全部发病,发病潜伏期为0.5~1 h,饮酒量越多者发病更快、病情更重;其中死亡3人,病死率为20%,未饮酒的2人未发病。经检测鉴定,民工当晚饮用剩下的大茶药根自泡药酒渣中含有钩吻碱。【结论】该起中毒原因为含有钩吻碱的有毒植物大茶药自泡药酒饮所致。  相似文献   

18.
国外报道,一位美国老人在一次海滨野餐时,因多吃了些蛤肉和虾,又饮了点葡萄酒,半小时后,他突然感到严重头痛、恶心、气短、心率加快、浑身无力,很快又出现说话含糊、神志不清的现象。后急送医院救治,被诊断为"麻痹  相似文献   

19.
蓝天 《现代养生》2009,(1):65-66
甲醛从何而来 甲醛是一种无色带辛辣味的刺激性气体,特性是沸点低、易挥发,其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使蛋白质变性,医学中常用作防腐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甲醛是健康的一大杀手,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对人体有毒害、致癌、致畸形的化学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在我国有毒化学品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海涛 《家庭医学》2005,(4):42-43
长时间坐飞机也能坐出病来,甚至有生命危险,这种病叫"经济舱综合症".不过,对此病不必太担心,因为专家已经研究出一套对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