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制作兔眼碱烧伤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左眼均为实验组,烧伤后给予配制的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右眼为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溶液(BSS)点眼。烧伤后每日观察眼前段情况。于3、10、14d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烧伤后两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混浊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在14d时,角膜上皮愈合完整,基质水肿较对照组轻,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正常。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的生长,对角膜的完整性,透明性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a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a,TrkA)受体阻断剂K252a对角膜碱烧伤后的大鼠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60只SD大鼠制备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A、B、C及D组,分别给予50、100及200 nmol/L的K252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滴眼,一日2次,连续14 d。于碱烧伤后D3、7和14,观察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水平;碱烧伤后D14观察各组角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碱烧伤后D3、7及14,D组的CNV长度和面积均大于其他3组(P <0.05...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滴眼液防治兔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滴眼液对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CsA联合妥布霉素组和妥布霉素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左眼角膜碱烧伤型动物模型,15 d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术后治疗组给予1%CsA滴眼液联合0.3%妥布霉素滴眼液各1~2滴,对照组给予0.3%妥布霉素滴眼液1~2滴;每日滴3次,共30 d。观察移植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及植片透明情况等,计算排斥反应指数(RI),并测定用药30 d后兔的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角膜植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增加,RI为6.96±2.12;治疗组角膜植片基本透明,RI为5.28±1.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CsA滴眼液能够有效地抑制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21,(1):38-42
目的 研究葛根退赤汤对碱烧伤诱导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40只(40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碱烧伤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10只(10眼)不做处理。剩余30只(30眼)利用1 mol/L NaOH滤纸片建立右眼碱烧伤模型。碱烧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组予葛根退赤汤灌胃14 d。于造模成功后第4、8、13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NV生长情况,并对角膜炎症反应进行评分。第14天,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夹心法(ELISA)检测SD大鼠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第4、8、13天,治疗低、高剂量组角膜炎症反应评分、CNV的面积均明显小于碱烧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病理染色显示,碱烧伤组角膜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CNV生成,治疗组角膜可见少数CNV。ELISA检测显示,治疗低、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中VEGF-A的表达值均明显低于碱烧伤组,且高剂量组表达值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葛根退赤汤能够减轻碱烧伤后SD大鼠角膜炎症反应,抑制CNV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VEGF-A表达,促进CNV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结膜囊内放置维生素C药物棉片与常规点眼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方法选取16只成年家兔制作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点眼组和棉片组,碱烧伤后0、12、24、36、48、60h荧光素钠染色,计算角膜上皮修复率;不同时点制作病理切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24、36、48h棉片组角膜上皮修复率较点眼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棉片组与点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h角膜上皮均愈合。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与点眼组比较,棉片组角膜上皮修复佳,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且炎症细胞浸润轻。结论结膜囊内放置维生素C药物棉片治疗角膜碱烧伤优于点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bFGF)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100眼)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bFGF滴眼,qid,每次1~2滴;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滴眼液)点眼,qid,每次1~2滴。并根据病情给予清创缝合、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滴眼后2,4d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滴眼后2d和4d,bFGF治疗组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滴眼后2,4d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bFGF能很好地促进角膜上皮再生和修复,缩短病程,是一种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眼液治疗角膜外伤后上皮缺损、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角膜外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水肿的门诊患者 78例(78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39只眼)。对照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3,5,7 d,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减轻角膜外伤患者的自觉症状,缩短外伤后角膜炎性水肿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角膜碱烧伤后贝复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164眼)角膜碱烧伤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加用贝复舒滴眼液,其余治疗均相同。疗程均为2周。结果贝复舒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效率93.90%,未见局部刺激症状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有很强的促进角膜损伤修复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超琼  胡茫  林晗 《医药导报》2013,32(6):747-748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行LASEK手术的患者80例(156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77眼,对照组40例79眼。治疗组LASEK术中在角膜面滴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然后佩戴角膜接触镜,手术后每天滴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4次,7 d;对照组每天使用0.3%右旋糖酐羟丙甲基纤维素滴眼液4次,共7 d。两组均同样使用艾氟龙眼液及抗菌药物。比较手术后1,3,5,7 d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膜刺激症状并评分。1,3,6个月角膜Haze程度。结果治疗组手术后1,3 d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后1 d角膜上皮愈合分别为23,11眼(P<0.05),手术3 d后分别为32,18眼(P<0.01);角膜Haze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以明显促进LASEK手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缩短手术后上皮愈合时间,减轻角膜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玻璃酸钠稀释自体血清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切除后患者48例(48眼)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眼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术后应用玻璃酸钠滴稀释后的20%自体血清滴眼液。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1周;2周、4周患者自觉症状、结膜充血情况、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酚红棉丝试验),随诊1年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在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术后3 d、7 d)、泪膜破裂时间(术后3 d、7 d、2周、4周)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酸钠稀释自体血清滴眼液在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等方面疗效优于常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20例干眼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0例,观察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泪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等指标差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充血评分、FL、BUT、SI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治疗2周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好。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溴芬酸钠分别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200只眼)中重度干眼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均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qid)为基础用药,4个研究组分别联合0.5%氯替泼诺滴眼液(tid)、0.1%氟米龙滴眼液(tid)、1%环孢素滴眼液(tid)、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bid),对照组不联用其他药物,各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氯替泼诺组、联合氟米龙组患者治疗2、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环孢素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治疗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眼部刺痛、烧灼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组(P<0.05);仅联合氟米龙组患者发生1例眼压显著升高。结论:氯替泼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起效快,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优于其他3种方案,而氯替泼诺较氟米龙相对更安全。环孢素联合玻璃酸钠疗效优于溴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和单用玻璃酸钠,但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张然  王晓莉 《中国药房》2012,(26):2458-2460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片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以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B组口服盐酸溴己新片+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且治疗效果B组优于A组(P值均<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常规使用羟糖甘滴眼液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溴己新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金桂兰  奚炜  邢翔飞  杨华萍 《中国药房》2008,19(13):979-981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壳聚糖滴眼液与不含壳聚糖的相同处方更昔洛韦滴眼液的眼部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取日本大耳兔分为实验组(更昔洛韦壳聚糖滴眼液)与对照组(更昔洛韦滴眼液),双侧眼分别滴入相应的更昔洛韦滴眼液50μL,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泪液、角膜、房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给药后泪液药物t1/2分别为15.41、16.22min,角膜t1/2分别为45.21、32.55min,房水t1/2为59.43、48.53min,房水Cmax分别为2.03、1.22μg·mL-1,实验组泪液、角膜与房水中药物AUC0→240分别是对照组的1.66、1.89、2.77倍。结论:与不含壳聚糖滴眼液比较,更昔洛韦壳聚糖滴眼液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的体外透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英  陈心舒  夏晓静 《中国药房》2010,(29):2727-2730
目的:制备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将氯雷他定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再制成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实验组)与加入1%氮酮透皮促进剂(阳性组)及不含促透剂(阴性组)的氯雷他定凝胶的稳态透皮速率(J)。结果:所制包合物凝胶外观光滑、细腻,黏度适宜;实验组与阳性组的J值分别为(17.82±0.569)、(18.44±0.952)μg.cm-2·h-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阴性组((6.180±0.214)μg·cm-2·h-1)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能提高氯雷他定凝胶透皮性。  相似文献   

16.
易家志  梁伟  丁国华  杨红霞 《中国药师》2009,12(10):1348-1350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对醛固酮(ALD)输注大鼠肾脏肾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LD输注组、Epl治疗组,均皮下埋置渗透性微泵,其中ALD输注组、Epl治疗组持续输注ALD(1.5ug·h^-1),Epl治疗组同时给予依普利酮(100mg·kg^-1·d^-1)灌胃,对照组、ALD输注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隔周测量尾动脉压,收集24h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于第28天处死动物。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肾素受体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素受体表达。结果:ALD输注组大鼠血压、UAE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Epl治疗组大鼠血压、UAER显著低于ALD输注组(P〈0.05);ALD输注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伴系膜外基质增多,Epl治疗组肾小球病理变化较ALD输注组显著减轻;肾素受体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系膜细胞,Epl治疗组肾素受体mRNA显著低于ALD输注组(P〈0.05)。结论 依普利酮能显著减少ALD输注大鼠肾脏肾素受体表达,减轻ALD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或氟尿嘧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131眼)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65眼)和治疗组(52例66眼)。所有患者行翼状胬肉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0.2 ml,球结膜下注射,1次/周,连用4周;治疗组患者给予环孢素滴眼液滴眼,1滴/次,4次/d,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角膜和结膜的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角膜和结膜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或氟尿嘧啶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环孢素较氟尿嘧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208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104眼),对照组64例(104眼),观察组予盐酸左氧氟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转阴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痊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692-3693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麻醉维持时舒芬太尼组予舒芬太尼1.0-1.5μg·kg^-1·h^-1静脉泵注,而瑞芬太尼组予瑞芬太尼9μg·kg^-1·h^-1静脉泵注。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时的丙泊酚和阿曲库铵泵注剂量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基础值(T0),开颅时(T1)、颅内手术时(T2)、关颅时(T3)、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值,以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F组)在开颅时、颅内手术时、关颅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时RF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高于SF组(P〈0.05),并且高于基础值(P〈0.05)。SF组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长于RF组(P〈0.05),但仍在较理想范围内,拔管后意识状态(OA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F组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及躁动发生率高于SF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麝珠明目滴眼液对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珠明目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8例(196眼)受术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8例(96眼)术后常规用药+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B组50例(100眼)常规用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眼压及角膜haze形成情况。结果:2组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6月,2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眼压低于B组(P<0.05),haze轻于B组,等效球镜值<—9.00D组和等效球镜值≥—9.00D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LASEK术后配以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可减轻haze的形成且有降眼压作用,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更具有意义,无毒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