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宋蔚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5,(3)
自1969年以来,许多作者报告了淋巴网状细胞瘤的诊断性剖腹探查术的结果。其最大的价值是提供关于脾脏受累的情况和修正疾病的分期。要预测脾脏是否受侵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脾脏受累与否与脾脏肿大的程度并无一定关系。其受侵的范围可以从几毫米直径的肉芽肿到整个脾脏受累。当腹部淋巴结累及时,脾脏也常波及。少数病例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结活检均阴性时脾脏也可受累。因此,诊断性剖腹探查术发现本病脾脏受累的发生率异常地高。 相似文献
2.
胃镜配合剖腹探查诊断小肠出血李健朱洪连代云龙屠恒来近年来我们应用胃镜配合外科剖腹探查术诊断小肠出血,为手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现介绍如下。1.病人选择:有黑便或褐色便,经胃肠透视、普通胃镜、大肠镜检查后仍不能明确出血病因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应用胃镜配合外科剖腹探查术诊断小肠出血,为手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现介绍如下。1.病人选择:有黑便或褐色便,经胃肠透视、普通胃镜、大肠镜检查后仍不能明确出血病因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岁~63岁。2.与内镜检查有关的准备:术前禁食12小时,胃镜采用国产XS-7型或MachidaFGI-SD50直视胃镜,先用清水反复冲洗镜身管和活检钳通道,然后再用0.5‰洗必泰溶液反复冲洗活检钳通道及外管,清水冲洗后再用浸透75%酒精的纱布擦洗胃镜外管。胃镜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3.插镜方法: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用改进的普遍细长穿刺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肝胆系统疾病33例,成功率为89%。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73岁,病史2天至5年。其中有黄疸者32例,无黄疸者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璧山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不明原因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中转开腹率为3.57%(2/56),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43%,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9)。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腹腔镜探查术治疗急腹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漏诊。 相似文献
6.
一、病理生理特点(一)肝:老年人因肝实质细胞减少,肝脏重量逐步下降。双核或巨核的肝细胞数和细胞核空泡化均增加。胶原合成增加。肝细胞线粒体减少、内质网也有空泡化倾向。呼吸酶的活性下降,水解酶增加、溶酶体酶、组织蛋白酶增加,而葡萄糖6磷酸酶减少,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氨酸等在老年人中增高,而丙氨酸氨基转 相似文献
7.
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庆云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2):100
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10例报告孔庆云自1991年以来,我院对开腹后不能确定病灶的10例患者经胃肠切口插入胃镜、肠镜进行检查,全部确定病灶部位及性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2~65岁,平均52岁。10例均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腹探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因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住院,并最终行剖腹探查的9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出血定位、病因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成功定位出血灶者63例,术前诊断未明者29例,经剖腹探查确诊者24例(82.8%)。剖腹探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者87例(94.6%),其主要病因为小肠憩室(24例)和小肠间质瘤(17例);手术治愈84例(91.3%)。结论剖腹探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可取得较满意的诊治效果,但术前尚需完善出血定位检查为手术提供依据,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探查。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术中内镜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许多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尽管在手术前应用了各种检查方法(包括腹部B超、CT、消化道钡餐、纤维内镜、放射性核素扫描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等),仍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间,对21例这样的患者于剖腹探查术中行内镜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方法本组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均来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并解剖显露胆总管前壁,镜下确定腹壁切口位置,做3~5 cm切口入腹,经小切口切开胆总管,取石钳取石后根据情况用纤维胆道镜/硬性输尿管镜行胆道探查取石。结果本组无1例中转扩大切口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0±10)min;住院时间10~20 d,平均13 d;21例拔除"T"管痊愈出院;2例术后"T"管造影B超检查右肝管残留结石,带管出院,术后6周经胆道镜取石痊愈;2例肺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创伤小,较单纯小切口安全,比全腹腔镜术式节省时间,取石彻底,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淋巴组织以及扁桃体、胸腺等其它淋巴器官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肝脾或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根据病理类型不同 ,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且有效的诊断方法 ,而浅表淋巴结活检是常用的诊断措施 ,因阳性率较高、创伤性小、简单易行而最常用。本文结合病例就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瘤的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38岁。因发热两月余入院。初为间断性低热 ,最高达 38℃ ,无畏寒、咳嗽、咳痰 ,无腹痛、腹泻 ,无尿频、尿急、皮疹、关节痛等。入院前 1个月 ,发热加重 ,多… 相似文献
12.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淋巴组织以及扁桃体、胸腺等其它淋巴器官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肝脾或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且有效的诊断方法,而浅表淋巴结活检是常用的诊断措施,因阳性率较高、创伤性小、简单易行而最常用.本文结合病例就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瘤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30例,术中采用1枚(肩袖小撕裂、中撕裂者)或2枚(肩袖大撕裂、超大撕裂者)smith&nephew带线铆钉双排固定方式进行肩袖重建,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手术满意率。结果随访7~14个月。手术后患者UCLA评分优9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25例(83.3%)患者的生活、工作均恢复正常,均对手术效果满意;2例(6.7%)患者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对手术效果不满意;3例(10%)患者可基本生活、工作,对手术效果无明显态度。结论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较好,且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误行剖腹探查术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被误诊为腹腔脏器破裂而行剖腹探查术者也屡有所见。2001年3月10日~2005年10月25日,我院共对4例该病患者误行剖腹探查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18~55岁。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1例,砸伤1例。4例均有腹痛、腹胀、腰 相似文献
17.
18.
19.
蒋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1,(5)
一名7岁女孩因苍白、食欲不振、头痛和扩散性疼痛后4天入院。入院时患者明显苍白、体重轻、四肢无压陷性水肿。血红蛋白3.32g,红细胞压积9.1%,白细胞计数为17,700/mm~3,中性粒细胞83%、淋巴细胞16%,单核细胞1%。末梢血的血片显示红细胞淡染、大红细胞和小红细胞,并发现有核红细胞,约为白细胞的l%,网织红细胞6%。 相似文献
20.
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熊的胆汁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熊胆的药用价值至少在几百年前已被认识。20世纪初,瑞典学者Hammarsten从北极熊的胆汁中发现了一种胆酸,命名为熊胆酸(ursoc-holeinic acid);1927年日本Okayama大学的Shod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