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因素和先天条件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状态。朝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在整体上将人分为太、少、阴、阳四种体质,认为不同体质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疾病表现,可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本文围绕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与朝医四象体质类型和情绪特征展开调查,并依据朝医四象体质学给出对策,旨在从朝医学方面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亚健康是WHO提出的一组介于健康和疾病的边缘状态,也称病前状态[1],是人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低质量健康状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来自学习、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的人数日益增加。笔者为朝医四象体质分析亚健康大学生压力症状,对延边大学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延边大学在校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入手,研究大学生健康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大学生亚健康人群为健康管理的主要对象,以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偏颇体质大学生人群的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探讨适合大学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是解决大学生健康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由于生、老、病、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有一个伴随着体质变化而出现的非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病理性体质,其预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防止病理性体质的形成,社会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改善生存环境是控制体质变异,预防亚健康的必要措施.二是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改善病理性体质,根据体质类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体现了中医预防学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论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理军  张登本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06-2007
体质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由于生、老、病、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有一个伴随着体质变化而出现的非病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病理性体质,其预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防止病理性体质的形成,社会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和改善生存环境是控制体质变异,预防亚健康的必要措施。二是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改善病理性体质,根据体质类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体现了中医预防学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历来视人为有机整体,其个性、体质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人的体质之形成既着重其先天禀赋因素,又强调其后天获得的影响,对人的心身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健康的维护与疾病的形成都是由诸多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中医体质辨识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体质类型与健康、亚健康状态及疾病的发生与转归有密切相关性,针对不同个性和体质类型的偏颇,开展对健康人群的维护、亚健康状态调整及慢性疾病患者的防治,制定个体化防治综合干预,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扬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体现体质辨识的防病治病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近年来对亚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医体质学说与亚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生亚健康的基础是病理体质,针灸在调整病理体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选择不同的经络腧穴、操作方法调整形态、生理、心理三方面的差异防治亚健康。  相似文献   

8.
从健康到疾病的发生必然经历:健康→体质偏颇→亚健康→疾病的过程,体质偏颇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有机结合,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健康到体质偏颇的预防,预防的关键是调理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从体质偏颇向亚健康和疾病转化的预防,预防关键是改善病理体质、辨识易感人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分型调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亚健康状态判定,并研究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并经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判断:515例体检人群中,剔除疾病状态人群后,剩余健康9例(1.74%),可疑亚健康87例(9.07%),亚健康状态419(80.89%);采用SPSS 17.0决策树CART算法,对筛选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决策树分析,归纳出模型的诊断规则,并采用10层交叉验证模型的识别正确率和体质归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共66个,将其放入决策树模型,从中挑选出18个相关因素,25条诊断规则。10层交叉验证模型识别正确率为89.02%。结论:决策树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和识别亚健康状态,且决策树模型中医体质分型与亚健康状态偏颇体质人群符合率为59.46%,平和质人群则只有40.54%,因此偏颇体质可能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基础因素,从而为疾病的体质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临床研究亚健康及辅助诊断亚健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判定标准及广东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对广东省6个地区的问卷调查,根据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作为筛选标准,筛选出亚健康状态的低危人群,以其低危人群的问卷得分为基础,根据问卷得分的分布情况确定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并对广东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划线分数分别为68、67、67分。不良生活方式是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亚健康者发生率达46.82%。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占大多数,亚健康人群中偏颇体质占大多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亚健康人群较易具偏颇中医体质倾向。结论:改善健康人群的偏颇体质状态,有利于预防亚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和体质偏颇程度不容乐观,其健康和体质管理问题急待解决,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现状入手,运用体质健康管理的原理与技术,结合学院型社区健康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构建以中医体质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其关键模块包括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资料收集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体质健康辨识和疾病风险评估、基于体质学方法进行健康危险干预和健康促进、监测与反馈体质健康状态,并对疾病、亚健康、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与体质调理方案。该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可为推进和优化大学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调理体质与亚健康的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亚健康是机体阴阳气血偏离平衡,处于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的临界状态。病理性体质是亚健康状态的物质基础,反映了亚健康形成的内在机制。亚健康状态则是病理体质的表现特征和外显形式,体质因素是亚健康发生的内因,也是亚健康证型形成的内在依据。不同体质类型与亚健康进一步发展为某一疾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改善体质的病理表现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方案,通过体质的调理,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并能防止其向某一疾病的转化,阻止亚健康的发展。因此调理体质是干预亚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体质和证候的总结,初步梳理出对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的基本思路,对比分析疾病状态下体质与证候的规律,进而探讨"亚健康-体质-证候"关系轴应用思路。认为健康、体质、亚健康、疾病、证候等状态是一个交叉变化的过程,通过横向对比建立"亚健康-体质-证候"关系轴从而揭示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中医体质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体质类型决定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研究表明湿热体质现患率居偏颇体质的第二位,并且与痤疮、湿疹、便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湿热体质的危险因素,对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的防治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研究,结合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等文献,探讨湿热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饮食结构、运动锻炼和睡眠时间等是影响湿热体质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体质的判定来指导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调理湿热体质的偏颇状态,有利于亚健康状态和相关疾病的防治,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为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为近年来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亚健康处于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的临界状态,研究亚健康与体质之间的关系,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近年关于亚健康状态与体质的相关研究发现,体质类型与亚健康状态具有明显相关性,偏颇体质较平和体质更易发展为亚健康状态,且体质分布随着居住地区不同、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调理体质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改善亚健康状态。应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现代化研究方法,更精确地掌握亚健康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制定不同体质的亚健康防治方案,以提高亚健康防治的效果。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体质分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针对某地区、某职业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体质分布研究,而亚健康状态的辨体干预治疗、以现代化检测技术进行亚健康状态之体质辨识研究则相对较少。除流行病学相关调查研究之外,应加强亚健康状态的体质干预疗效研究,从饮食、作息建议、心理咨询开导、运动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各具体方法对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治疗效果及预防其向疾病状态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高度重视,因亚健康状态来就诊的临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均处于一种非健康的低质量状态。从中医病机分析已有阴阳的偏盛偏衰,或气血失调。这些盛衰失调因体质的不同而有个体差异,改善病理体质不仅可以调节亚健康状态,还可以达到积极阻断其向疾病转变的目的。笔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50例亚健康,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及关键因素,我们提出了“体质-亚健康-病证”演变关系轴的研究思路。这种演变关系轴以中医体质学说为轴心,以亚健康状态下反应疾病量变积累的相关生理病理性指标为坐标,同时探寻并逐步阐明促进发病及导致质变的关键因素。研究方向主要从横纵两个方向入手,通过对比体质相同的人群在健康、亚健康、疾病3种不同的状态下生理病理情况进行横向研究,结合同一个人在3种不同状态的纵向研究,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质的分项研究总结到总体研究,再把总体的研究成果分别应用到不同体质的分类当中,从探索疾病从无到有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体质影响着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特征及预后。本文首先对体质与亚健康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探讨了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表现及预后的影响,为从偏颇体质着手防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协和学院等部分在校大学生1 500例,采用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法进行亚健康和中医体质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选取合格问卷1 482份,剔除疾病状态病例26例,最后获得调研问卷1 456份。结果:健康状态者548例,占37.64%;亚健康状态者908例,占62.36%。中医体质为平和质者992例,占68.13%;偏颇质者464例,占31.87%。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较多,亚健康人群偏颇体质较多;亚健康人群中,比例较大的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在偏颇体质分布中,女生分布多于男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小专业和理科类学生多于护理类,来自北方地区的大学生高于山东及南方地区大学生,低收入家庭多于中、高收入家庭,本科院校发生率高于高职院校。结论:亚健康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从中医体质角度来调理亚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凸显出来,而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学息息相关.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调理偏颇体质,并以治未病思想出发改善体质,从而来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