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凝血3项。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松开止血带时与术后3小时,两组患者的凝血3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此药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 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因骨性关节炎( 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 A组,23例),对照组( B组,23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g氨甲环酸溶入20 mL生理盐水),B组注射20 mL生理盐水,均夹闭引流管2 h。比较两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术后6周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或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Hb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3小时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术后2周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形成,术后6周随访未发现下肢DVT或肺栓塞发生。结论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并且没有增加下肢D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选择8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A、B2组(n=40),A组应用氨甲环酸,B组应用同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失血量、输血情况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总失血量、显性及隐性失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输血量和输血例数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在松止血带时和术后3 h凝血功能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应用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出血量,缩短康复周期,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240例,分为A组(静脉滴注)70例,B组(局部应用)92例,C组(空白对照)78例。A组术前10 min予氨甲环酸10 mg/kg静脉滴注,缝合伤口前再次给予10 mg/kg静脉滴注;B组于松止血带之前经引流管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2 g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C组在手术开始时予250 m1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3组术前凝血功能、输血比例、术后引流量、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 3组病例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术后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血栓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与局部应用均可有效地减少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同时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2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六病区行全膝关节表面成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后静脉使用2次氨甲环酸组(A组,分别于术毕关口时及术后3 h)及术后静脉使用1次氨甲环酸组(B组,术毕关口时),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较B组小,输血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4例DVT,B组为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2次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会提高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齐佳健  马艳辉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21,43(12):1239-1240,1243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年龄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46例,依据术中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和年龄分为4组.A组(39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且年龄≤75岁;B组(34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且年龄>75岁;C组(40例)术中未应用氨甲环酸且年龄≤75岁;D组(33例)术中未应用氨甲环酸且年龄> 75岁.记录4组术前和术后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输入异体红细胞量及是否有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生成情况,计算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结果 4组患者除年龄外其他一般资料及术前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围术期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相同年龄段,A组输血率低于C组(5.1%比37.5%),B组输血率低于D组(17.6%比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氨甲环酸的病例中,A组输血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少于C组[(601±239)ml比(789±512)ml、(275±133)ml比(483±179)ml和(876±220)ml比(1273±462)ml,P<0.05],B组围术期各失血量均少于D组[(537±315)ml比(938±455)ml、(283±91)ml比(434±156)ml和(820±323)ml比(1372±454)ml,P<0.05],A组围术期各失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疗效确切,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且不同年龄患者应用氨甲环酸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对照组静脉注入氨甲环酸止血。观察统计两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两组输血例数、隐性失血量及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以局部应用方式应用图单侧TKA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注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林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46-4647
目的:分析全膝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全膝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静滴生理盐水,研究组静滴氨甲环酸。比较2组患者出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以及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时,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静滴氨甲环酸有利于降低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9.
王小军  陈永华  程昊  张占丰  林清宇 《浙江医学》2017,39(16):1373-1375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总失血量和输血率的影响,评估氨甲环酸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双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氨甲环酸组术中将1g氨甲环酸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分别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3d的血常规,并记录患者红细胞比容(HCT)和Hb水平,定期复查患者双下肢静脉彩超,根据公式计算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容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等指标,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内的病死率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1、3d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输血率为37.1%,低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且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但临床应用仍需谨慎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3月,选取本科因骨性关节炎拟行首次单膝关节置换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在松止血带前,A组给予50g/L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B、C组分别将氨甲环酸0.5、1.0g稀释于50g/L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40~60滴。记录和计算3组病人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检测术后3h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D-二聚体水平。观察病人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各组病人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d输血人数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03~8 479.12,χ2=8.90,P<0.05)。各组病人术中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及术后3h的PT、APTT、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及3个月随访未见血栓栓塞事件。结论单膝关节置换术中松止血带前应用一次氨甲环酸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异体血输血人数,而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术后总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明显减少。单次应用氨甲环酸不增加病人术后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对初次同期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同期行双侧 TKA 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3例、对照组103例,试验组在第2条膝关节 TKA 术毕松止血带之前将氨甲环酸1 g稀释于250 mL 生理盐水后静点完毕;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将250 mL 生理盐水静点完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输血量分别为(117.48±214.40)mL 和(357.38±325.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分别为(1628.10±570.32)mL 和(2120.11±529.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出现皮下瘀斑患者41例(39.81%),对照组76例(7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7,P <0.001)。两组术前、术后3 h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1个月复查双下肢血管 B 超,未见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结论初次同期行双侧 TKA 手术中于第2条膝关节 TKA 术毕松止血带之前静脉给予TXA 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量,降低输血风险及输血费用,明显减少双下肢瘀斑发生率及瘀斑面积,利于术后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肺栓塞(P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在心肺转流(CPB)过程中应用高、低两种剂量的氨甲环酸,研究其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中、术后出血量、用血量以及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婴幼儿ECC过程中的合理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按照氨甲环酸用药量分为低剂量组(A组,15例),高剂量组(B组,15例)和对照组(C组,15例,未用药);于相应时间点取血,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数目、肝肾功能,并记录患儿术后失血量、用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和C组两组比较,关胸时间明显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少、血小板破坏明显减少、术后失血及用血量减少;B组与C组比较,各项指标基本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心肺转流过程中应用氨甲环酸,可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血小板破坏,且以低剂量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赵栋  王文良  张玲  董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405-4407
目的 探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6—12月行单侧TKA,术中及术后不使用TX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2例(常规组),以及2016年3—9月行单侧TKA,术中及术后多途径应用TX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6例(TXA组)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术中及术后不使用TXA;TXA组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1 g TXA ,缝合完成后自引流管注入1 g TXA,术后6、12、24 h分别静脉滴注1 g TXA。记录两组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 TXA组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分别为(224±59)、(486±69)ml,均低于常规组的(361±70)、(633±79)ml(P<0.05)。TXA组输血率为6.5%(3/46),低于常规组的46.2%(24/52)(P<0.05)。TXA组、常规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4.3%(2/46)、7.7%(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局部联合静脉应用TXA可减少TKA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增加下肢DVT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8月~2008年12月,对38例80岁以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前外侧小切口入路,18例,B组:后外侧入路,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12h引流量以及并发症。结果随访6~10周,平均8周。手术持续时间相似,A组切口比B组小,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h引流量、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少输血、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4例患者,男9例,女65例。年龄57—83(67.2±6.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氨甲环酸组松止血带前30min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72.3±38.7)ml和(769.6±34.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分别为(691.8±88.7)ml和(968.5±38.2)m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结论老年患者TKA围术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手术失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失血量及安全性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3例初次行单侧TH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B组26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引流管内注入2.0 g TXA(溶于10 mL生理盐水).B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引流管内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前和置换后24、48、72 h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以及置换前和置换后24、48、72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 A组患者置换后24、48、72 h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均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置换前和置换后24、48、72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下肢深静脉彩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TXA可以明显减少THA围术期的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10—01—2013—12期间,选取9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52例,女46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2.5岁。病因:骨性关节炎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病程2a~12a。随机分为两组(A组5l例,B组47例),A组在松止血带前30min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100mL的生理盐水后按1mL/kg静脉点滴;B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和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后6h和术后24h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FFF)。结果: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为0;术后引流量分别为A组210±165mL,B组579±19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输血,B组的输血量分别为400±76mL(P〈0.05);术后连续复查血红蛋白浓度,B组为0.6—0.8g/dL,低于A组的1.02—1.08:g/dL。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经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两组间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1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97例;年龄31~81岁,平均(65±9)岁。将患者分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V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T组)、冲洗液使用氨甲环酸组(I组)以及未使用氨甲环酸组(L组),每组30例。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疾病诊断、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比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失红细胞量和输红细胞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368±95)mL,T组(407±118)mL,少于对照组(509±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491±122)m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4)。V组隐性失血量最少,T组可见失血量最少。4组均未出现深静脉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KA术中静脉和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均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冲洗液中加入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