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48例中20例经过剖腹探查病理证实,28例经抗痨治疗长期随访证实。48例中超声诊断符合者39例81.3%),漏诊和误诊者9例(占18.7%)。从声象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腹水型、19例(占39.6%),超声诊断符合16例,准确率为84.2%,该型腹部可探见弥漫性无回声,其中有分隔的光带,在无回声区边缘部见有点状或斑状强回声,后方多有声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甲状舌骨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探讨B型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型超声仪观察22例患儿的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结构。结果22例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者20例(90.9%),甲状舌骨囊肿声像图典型特征为颈前区中线皮下、舌骨下方及边界清晰的囊性包块,其内为无回声区,后壁回声有增强效应。结论B超能早期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准确率高,为临床选择手术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2岁。因腹部包块来诊。自述腹部包块一年多,逐日增大,近来时有腹痛。体检: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常规及尿常规正常,T36.SC”,血沉120mm/h。下腹部膨隆,可触及一巨大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欠佳,表面不光滑。B型超声检查:子宫向后移位,境界尚清晰,宫内未见异常回声。于盆腔右侧可探及9.scmXll.ocm巨大非均质性光团,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呈弥漫分布的杂乱光点及融合性强光团,并夹杂不规则无回声区。该光团形态不规则,边缘回声不整,包膜回声增强增厚,粗糙不光滑。近后侧壁处包膜回声光带中断1.Zcm。该处可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19例子宫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18例,漏诊1例。具体表现:子宫肌层或子宫体边缘见混合性包块,包块边缘为稍强或弱回声,内部为无回声区,瘤腔内见旋涡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探及双期双向血流频谱。栓塞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动脉瘤腔内异常无回声区回声增强,瘤腔内血流信号及血流频谱消失或血流明显变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假性动脉瘤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60例疑似异位妊娠或卵巢黄体破裂患者资料,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部情况、附件区包块情况和盆腔积液情况,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91.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93.33%,黄体破裂准确率86.67%;异位妊娠声像特征可见破裂型:26例,子宫旁存在体积大且形态不规则包块,附件区回声低且边界不清晰,妊娠结构无法观察,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盆腔内存在积液;流产型:7例,附件区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匀,内包块形态不规则且可见Donut征,盆腔积液量大,卵巢黄体破裂声像特征中可见,9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附件区存在囊实性包块,形态、边界均不佳,其周边存在丰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量少或无血流,盆腔内均存少量积液,有轻微点状回声,6例卵巢周边存在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通过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阴道超声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用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边界、形态、回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结果:二维声像图显示病灶最小20 mm×20 mm,最大为130mm×100mm,单发78例(92.8%),多发6例(7.2%),共92个病灶;病灶发生在右叶40例,左叶48例,中叶4例,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的56个(60.9%),回声不均匀的75个(81.5%),边界模糊的70个(76.1%);肿块呈分叶状的55个(59.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5例(17.9%),甲胎蛋白升高者20例(23.8%),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者72例(85.7%);有胆道手术史及结石者50例(59.5%).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5.7%(72/84).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FVPTC)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FVPTC患者的超声表现,其超声特征与43个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6例FVPTC的超声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Ⅰ型6例(16.7%),具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典型超声表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可呈极低回声,可见微小钙化;(2)Ⅱ型15例(41.7%),表现为境界较清晰的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其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成角或分叶,微小钙化较少见;(3)Ⅲ型15例(41.7%),声像表现形似腺瘤,结节边界清晰且边缘光整,内部为均匀中等回声.与43个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比,FVPTC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52.8%)、实性结节(97.2%)、微小钙化(19.4%)以及可探及肿大淋巴结(25%),上述超声特征的显示率要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亚型的FVPTC超声表现有很大差异,需要充分了解其声像图特征,方能提高对FVPTC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分型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变与膀胱壁的关系,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变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分布,同时将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膀胱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为囊状结节型5例、实体结节型8例、局部壁增厚型21例,弥漫性壁增厚型5例,59.0%(23/39)的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及尿道内口周围,69.2%(27/39)的病变内部见小囊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准确率达84.6%(33/3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与膀胱壁的关系,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随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在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ILC的声像图,评估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44例中32例接受钼靶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结果 ILC声像图表现为病灶内部低回声(100%)、周围高回声晕(95.5%)、边缘毛刺征或蟹足征(90.9%)、形态不规则(86.4%)、边界不清(81.8%),近半数后方衰减(45.5%),钙化灶较少见(22.7%).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5.4%)高于钼靶(84.4%)(P>0.05),联合2项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超声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总符合率为71.4%.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3.3% (14/15),特异度为65.5% (19/29),准确率为75% (33/44).结论 超声对ILC诊断率高,与钼靶检查存在互补关系,超声对ILC术前TNM分期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优于钼靶,但钼靶对ILC病灶内钙化灶的发现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灶特征.结果 弥散型16例(16/42,38%,双侧5例,单侧11例),局限型26例(26/42,62%,均为单侧).弥散型缺乏占位效应,在单侧或双侧腺体内仅见密集的沙粒样微钙化弥散分布,病灶以粗强回声居多(11/16,69%).局限型常在单侧腺体内出现类似结节样的不均质区(19/26,73%),呈多种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边界不清晰,其内多弥散分布沙粒样微钙化;部分仅表现为微钙化(7/26,27%).伴颈部淋巴结转移33例(33/42,79%).结论 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具有特殊的超声表现,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均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75.0%,表现为分叶状75.0%,边界清晰81.3%;肿块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者占31.3%,后方回声增强者56.3%。病灶周边或中央显示线状或分枝状彩色血流者1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2例,准确率75.0%;超声诊断良性病变4例,误诊率25.0%。结论:乳腺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和后方回声增强是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浅表脂肪瘤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确诊的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征。结果 30例脂肪瘤超声诊断26例,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86.7%。声像图表现:边界清晰的脂肪瘤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回声型、细光带间隔型、不均匀回声型;边界不清的声像图表现为类似脂肪回声。结论浅表脂肪瘤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疤痕子宫妊娠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疤痕子宫妊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前壁疤痕处妊娠病例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初诊误诊17.6%(3/17),诊断符合率82.4%(14/17),17例患者于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均可探见1.5~5.6 cm的不均质回声团块,内有不规则小无回声区或呈蜂窝样结构,部分团块压迫宫颈管,彩色多普勒提示团块内及其周边见丰富或少量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和判断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均经术后病理检查或保守治疗追踪观察确诊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107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107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0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卵巢黄体破裂93例,漏诊10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86.9%(93/107),漏诊率9.4%(10/107),误诊率3.7%(4/107)。不同类型黄体破裂肿块的超声影像学特征:①Ⅰ型囊肿型27例,可见较规则的黄体囊肿,边界尚清楚,内夹有纤细的光条、弱光点及少量弱回声光斑,可呈网格状,部分肿块周边可见卵巢组织声像及低回声带或液暗区包绕;②Ⅱ型以囊性为主的混合包块型23例,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见较多的凝血块附着,卵巢组织显示不清。③Ⅲ型低‐高回声团块型(包括Ⅲa及Ⅲ b )57例,Ⅲa型可见较规则的黄体结构,边界尚清楚,尚规则,周边可见卵巢组织包裹。Ⅲb型边界不清楚,不规则,内为低‐高回声,分布紊乱,盆腔结构显示不清,可将卵巢包裹其中。【结论】卵巢黄体破裂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因其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卵巢黄体破裂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儿纵隔肿瘤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仪探查23例患儿病变区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情况,并将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发现相比。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95%。发生在后纵隔的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发生在前纵隔和中纵隔最多见的肿瘤是畸胎瘤及淋巴瘤。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较均质。恶性肿瘤边界模糊,仙部以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为主,常伴有胸腔积液或心包腔积液。结论:超声有利于直接观察纵隔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超声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超声声像图分型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声像图表现:(1)Ⅰ型6例,显示附件区迂曲管状囊性结构,囊壁见单发或多发乳头样突起,彩色多普勒示乳头上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2)Ⅱ型2例,显示附件区囊实性肿块,呈腊肠形改变,边界清楚,在实性部分周边或一侧沿输卵管走行方向见囊性区,彩色多普勒示实性部分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3)Ⅲ型13例,显示附件区低回声肿块,呈腊肠形改变,边界清楚,彩色多普勒示其内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4)Ⅳ型14例,附件区单发或多发实性为主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彩色多普勒示实性部分见较丰富或丰富的血流信号,一侧或双侧未显示正常卵巢结构,伴膀胱子宫陷窝腹膜增厚、子宫直肠陷窝腹膜增厚、大网膜增厚、远处其他脏器转移等1项或多项恶性征象。(5)Ⅴ型6例,仅表现输卵管积液或超声显示附件区无异常改变。术前超声提示原发性输卵管癌19例(46.3%,19/41)、误诊及漏诊22例(53.7%,22/41)。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性,但病变较小时超声易漏误诊。超声检查可显示输卵管病变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可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能量多普勒和灰阶超声对肾实体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实体肿瘤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其能量多普勒血供模式 ,并评价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灰阶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 4 2例肾实体肿瘤。在灰阶超声图上 ,观察肿块回声、均匀性、无回声边、肿瘤内无回声区及后方衰减。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 ,肿块的血管分布被分成 5种模式。结果  4 2例肾实体肿瘤 ,肾细胞癌 (RCC) 33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 ) 9例。在灰阶超声上 ,2 4例 (73% ) RCC可见无回声边和 /或肿瘤内无回声区 ;2 6例 (79% ) RCC肿块回声不均匀。 1例 AML (11% )出现声衰减。肿块回声强度不能提示病理诊断。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 ,33例 RCC中 ,模式 3(边缘血流型 ) 4例 ,模式 4 (混合性边缘及穿入血流型 ) 2 9例。 9例 AML中 ,模式 4血流 1例 ,模式 0 (无血流信号型 ) 5例 ,模式 2 (穿入性血流型 ) 3例。在本组 RCC及 AML中均未见模式 1(肿瘤内局限性血流信号型 )。模式 0、模式 2对 AML有特异性。与单独灰阶超声 (6 0 % )及单独能量多普勒超声 (19% )的诊断率比较 ,二者联合诊断率 (79% )明显提高。结论 无回声边及肿瘤内无回声区提示 RCC的诊断。在灰阶超声发现的基础上 ,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分布为 RCC及 AML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晚孕期宫内条索状结构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24例中晚孕期超声检查发现宫内条索状回声病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正常分娩后或术中所见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带及胎盘情况,随访妊娠结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声像图表现,总结不同类型条索状结构的二维及三维超声特征。结果 本研究中晚孕期宫腔内发现条索状结构的224例病例中:宫腔粘连带最多见,共170例,可出现在宫腔任意地方,三维超声可显示宫腔粘连带的数目、厚薄和形态;单纯羊膜皱襞19例,二维超声表现为羊膜边缘向羊膜腔内延伸形成条索状回声,远端呈游离状,三维超声示单纯羊膜皱褶呈薄膜状;不全纵隔子宫12例,位于宫腔底部或上部,三维超声可显示其分隔较厚,并可显示胎盘附着的位置关系;轮廓胎盘11例,二维超声示条状回声出现在胎盘边缘部,三维超声表现为胎盘边缘部环带状突起或局部山脊状突起;绒毛膜羊膜分离4例,二维超声表现为羊膜呈可飘动的线形回声,与绒毛膜分离,三维超声成像示羊膜似“薄纱”样膜状结构;斜隔4例,二维超声显示回声类似不完全纵隔子宫,但斜隔的基底部均位于宫腔侧壁,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斜行分隔回声;羊膜带综合征2例,二维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多条纤细杂乱光带回声,并粘附于胎儿,与胎儿肢体分界不清。三维超声示胎儿肢体表面杂乱的膜状结构。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可全面观察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分析其不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对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胰腺钩突部局灶性低回声区的声像图特点和分布规律,为该现象与同部位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0例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胰腺钩突部回声减低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其中3例患者进行了胰腺超声造影检查,2例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其余5例患者在1个月后进行了超声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均在胰腺钩突部显示三角形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晰锐利,范围约(2.5~3.7) cm×(0.7~1.3) cm×(2.9~3.8)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其余胰腺实质呈均匀高回声.3例超声造影患者钩突部低回声区增强模式与其余胰腺组织相同,未见异常增强或廓清;2例MRI检查患者胰腺均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其余5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低回声区范围未见明显变化.10例患者均排除占位可能,考虑为局灶性脂肪沉积缺失所致.结论 超声检查发现胰腺钩突部低回声区而不伴钩突形态改变及其他占位效应时,需要考虑局灶性胰腺脂肪沉积缺失可能.超声造影检查、MRI或超声随访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管细胞型肝癌 ( CC)。方法 :分析 17例经病理证实的 CC的超声图像特点 ,其中男 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6岁。结果 :1CC多表现为肝内单发实性肿块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清楚 ;2 CC占位效应不明显 ,位于肝表面可见“脐凹”,并可包绕或跨越 Glisson系统生长 ;3内部多为均匀低回声 ,边缘回声略强 ;4CDFI检查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稀少或见不到。本组病例阳性预期值 88% ,诊断准确率 82 %。结论 :超声诊断 CC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特异性优于 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