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眶爆裂性骨折限制性斜视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肌折限制性斜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外伤性限制斜视进行眼肌学和影像学检查,分析受累眼外肌和受累程度。采用眼外肌手术消除正前方和下方视野内的复视和代偿头位。结果 30例3月~6月病史眼眶爆裂性骨折限制性斜视和复视患者,治疗后复视完全消失23例(77%),好转77例(23%)。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限制性斜视和复视,可通过眼外肌手术使大部分患者在功能视野内消除复视和代偿头位。  相似文献   

2.
1例主诉为进行性复视8年伴歪头视物半年患者就诊眼科,查体发现患者右眼内转不过中线,眼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显示右眼动眼神经下干局部结节样增粗,内直肌支增粗,右眼内直肌肌腹部变细。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最终诊断为右眼眶内动眼神经分支肿物;右眼动眼神经分支麻痹;右眼内直肌麻痹;右眼麻痹性外斜视。2个月后行双眼斜视矫正术,术中被动牵拉试验提示右眼外直肌无抵抗力。术后患者右眼眼位呈轻度过矫状态,右眼内转基本到位,各方向无明显复视。  相似文献   

3.
复视     
复视是眼科门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种主诉,一般眼科医生一听到这种主诉,就会联想到是否有眼外肌麻痹,于是就作复视检查,对复视像进行分析,从而作出某条肌肉有麻痹。固然,复视的原因,很多是眼外肌麻痹所造成的,但引起复视的原因很多。有些是非麻痹性的,例如小儿共同性斜视,在刚发生斜视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发病较迅速的双眼视轴分离、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的斜视。可发生在青少年或老年人。常被误诊为麻痹性斜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直肌联扎术在麻痹性斜视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回顾评价。方法对14例(14只眼)应用直肌联扎术的麻痹性斜视病例的矫正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4例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12例正位,2例欠矫;麻痹水平直肌术后运动恢复平均10,°麻痹垂直肌术后运动平均恢复5;°9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前有复视者术后正前方及正下方有限视野范围内复视消除,5例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者手术前后均无复视。结论直肌联扎术应用于麻痹性斜视除可获得满意眼位外,还可获得部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卢光  夏群  关航  张尧贞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90-1191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检查斜视患者的33cm和5m眼位、九个方位的眼肌运动情况;对有限制因素者行牵拉试验排查;采用复视像、Hess屏、同视机分析复视性质及受累肌;根据病史采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实验室检查;全身病进行相关科室会诊。结果:本组414例单眼发病399例,双眼发病15例。单一神经麻痹417眼,滑车神经居首位153眼,其后为外展神经135眼,动眼神经129眼;复合神经麻痹12眼。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管性疾病,其次为眼科手术后斜视,其后有外伤、感染炎症、肿瘤等,此外原因不明者35例。结论:年龄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是老年人复视斜视的主要原因或高危险因素,通常治疗预后较好。眼科手术后的斜视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影像学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可有助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复视3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麻痹性斜视导致复视的发病原因。方法:中老年双眼复视患者38例年龄45~76岁进行常规眼科专科检查、复视像分析及血压、血生化、CT、MRI检查,明确引起眼外肌麻痹的病因。结果:在38例中腔隙性脑梗塞18例(47.4%),脑出血2例(5.3%),颅内肿瘤1例(2.6%),脑外伤1例(2.6%),病毒感染3例(7.9%),糖尿病5例(13.2%),高血压1例(2.6%),Graves病2例(5.3%),眼眶骨折1例(2.6%),鼻咽部肿瘤2例(5.3%),副鼻窦肿瘤1例(2.6%),纵膈肿瘤1例(2.6%)。结论:中老年人眼外肌麻痹所致复视多能查出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眶骨折伴斜视患者的斜视性质、眼眶骨折修复的手术时机和术后斜视的变化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眼眶骨折患者.常规作眼眶CT检查、被动转动试验、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复像试验,观察眼眶骨折修复前后眼位和眼球运动情况等.结果 共87例90只眼,男性66例,女性21例;年龄3~68岁(平均30.6岁);右眶27例,左眶57例,双眶3例.36%的患者有视力受损.32%为眼眶爆裂性骨折,68%为复合性骨折;以内壁和下壁骨折多见.术前47%的患者有斜视,其中麻痹性41.5%,限制性58.5%;眼眶骨折修复后:35例术前有斜视者(平均随访1年),28.6%斜视消失;17.1%正前方和下方功能位置无斜视,37.1%斜视部分好转或不变;17.1%斜视加莺;1例术前无斜视,术后出现医源性斜视.结论 眼眶骨折伤后患眼斜视的性质包括麻痹性和限制性,骨折修复手术时机存在争论,以下情形需要尽快手术:(1)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眼外肌断裂;(2)CT扣描和被动转动试验均示有明确的眼外肌嵌顿,保守治疗二周无好转;(3)外壁和上壁的Blow-in骨折.眼眶骨折修复术后其斜视既可消失也可不变或加重;医源性斜视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直肌1/2转位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对10例共同性斜视,20例麻痹性斜视应用直肌1/2转位术的矫正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同性斜视10例,术后正位者6例,4例±15△,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者,术后满意率100%。完全麻痹性斜视20例,术后正位者16例,4例低矫。水平肌麻痹术后运动恢复转动平均10°。垂直肌麻痹术后运动恢复均为5°。术前12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有复视,术后在正前方有限视野内复视消除。先天性者手术前后均无复视。术后满意率80%。结论直肌1/2转位术应用于残余性共同性斜视与完全麻痹性斜视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成人麻痹性斜视的类型和手术矫正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06/2013-06成人麻痹性斜视临床病例46例,将所有病例分为水平斜视组和垂直斜视组,其中水平斜视为主者26例,包括外直肌麻痹16例,内直肌麻痹10例;垂直斜视为主者20例,包括上斜肌麻痹7例,上直肌麻痹8例,下直肌麻痹2例,双上转肌麻痹3例。发病原因:先天性者9例,车祸等外伤所致19例,鼻部或颅脑手术史8例,原因不明者10例。手术方式包括直肌后徙术、直肌缩短术、直肌部分移位术或直肌联结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等。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对水平斜视组的两种术式改善麻痹眼运动情况进行t检验。
  结果:末次随访时水平斜视组治愈、好转和无效者分别为20例(77%),5例(19%),1例(4%);垂直斜视组分别为15例(75%),3例(15%)和2例(10%),两组间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得到改善。水平斜视中所用的两种术式,均能改善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分别为3.76±0.91,3.72±0.84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93)。
  结论:成人麻痹性斜视病情复杂,根据不同麻痹肌及麻痹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改善代偿头位和主要注视野的复视。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较常见,通过病史和一系列复视检查和分析,可诊断出为哪些眼外肌麻痹。在病史中,我们注意了伤后出现复视时间、受伤方式和受伤部位的询问,试图找出其与眼肌麻痹的关系。本文收集了我科1984~1990年收治的外伤性眼肌麻痹患者16例。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5眼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患者行部分直肌转位术,手术前后眼位、复视、代偿头位及眼球运动情况。随访6 mo。结果:根据22例25眼患者的术前、术中检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术式组合:单纯部分直肌转位术2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及部分直肌转位术20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部分直肌转位并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3眼。术后20例第一眼位完全正位,代偿头位及复视均消除,2例双眼外直肌麻痹患者轻度欠矫,分别配戴8△、10△三棱镜后复视及代偿头位均消失。斜视度术前100.23△±42.61△,术后0.82△±2.67△( t=10.797,P<0.001)。眼球运动评分术前-4.52±0.51分,术后-2.68±0.63分(t=-19.468,P<0.001)。结论: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能有效矫正第一眼位的斜视、复视,消除代偿头位,改善眼球运动,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眶壁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眼外肌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对14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6月后仍有斜视和复视的患者,采取二期眼外肌手术治疗。结果4例为限制性斜视,二期手术后徙受累肌或/和缩短拮抗肌后,功能视野内复视消除;10例为非限制性眼肌功能不足所致斜视,二期手术缩短受累肌或/和后徙拮抗肌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7例麻痹性斜视行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并观察在术前、术后麻痹肌的运动情况、双眼视功能、眼球运动情况、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等结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除2例外全部过中线,转动1~2mm者12例、3mm者10例、4~5mm者2例、7mm者1例.术后被转位的肌肉运动正常.术后21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其中具备Ⅰ度双眼单视功能13例,具备Ⅱ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2例有Ⅲ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同视机检测仍是单眼抑制.术后眼位正位22例,欠矫5~10度5例,23例复视消除,3例轻度改变注视方向也可消除复视.1例仍有复视不能耐受行二次手术.结论 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可矫正麻痹性斜视眼位,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而且睫状肌血管分离保留可减少眼前段供血不足的危险,是目前安全、可行、有效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产生复视的共同性斜视,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有时被误诊为麻痹性斜视而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甚至错误地把有否复视作为区别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的主要依据。本文例二就被误诊为麻痹性斜视达二年之久。现就这种具有复视的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点滴体会,汇报如下,供同道参考,以引起重视。病例报告例1 男性 18岁。主诉:复视二年。眼科检查:视力右1.5左1.5,眼球运动正常,眼位:角膜映光法右眼+15°(内斜15°),左眼+15°,复视像检查:水平同侧性复视,向各方位复像距离均相  相似文献   

16.
眶壁骨折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眶壁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眼外肌手术矫正效果.方法 对14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6月后仍有斜视和复视的患者,采取二期眼外肌手术治疗.结果 4例为限制性斜视,二期手术探查,松解肌肉、解除限制因素,后徙受累肌或/和缩短拮抗肌后,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内复视消除;10例为非限制性眼肌功能不足所致斜视,二期手术缩短受累肌/和后徙拮抗肌后,9例复视明显好转,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内垂直及水平斜视度分别小于10△和15△.1例仍有眼位偏斜,需佩戴三棱镜矫正复视.结论 正确分析爆裂性眼眶骨折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术式,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例不同斜视度的共同性外斜视施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结果术后1周至6月,第一眼位正位或仅有少量隐斜者27例(82%),留5°~10.外斜者6例;一过性复视4例,无过矫或运动受限发生.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截除,或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单眼或双眼外直肌截除,手术量比普通内斜视略加大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结果13例术后眼位得到满意矫正,并且消除了复视,改善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对于复视干扰明显,斜视度大的急性共同性内斜病例,在发病6个月后尽快施行手术治疗,能有效矫正眼位,消除复视,保全或改善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共同性斜视为眼科常见眼病 ,但合并复视者较为少见 ,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报道较少 ,以至过去常误认为只有麻痹性斜视才有双眼复视。共同性斜视合并复视 ,与非共同性斜视复视截然不同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部份共同性斜视合并复视的患者 ,经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自 1986年至今 ,有详细病例记载的共2 6例 ,年龄在 16~ 4 8岁之间 ,女性 15例 ,男性 11例 ,有屈光不正者 19例。同视机检查 ,有异常视网膜对应13例 ,自觉斜视角≠ 0。融合范围 :<5°者 6例 ,>5°者12例 ,>10°者 8例。随访病例 1年者 17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眶骨折伴斜视患者的斜视性质、眼眶骨折修复的手术时机和术后斜视的变化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眼眶骨折患者.常规作眼眶CT检查、被动转动试验、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复像试验,观察眼眶骨折修复前后眼位和眼球运动情况等.结果 共87例90只眼,男性66例,女性21例;年龄3~68岁(平均30.6岁);右眶27例,左眶57例,双眶3例.36%的患者有视力受损.32%为眼眶爆裂性骨折,68%为复合性骨折;以内壁和下壁骨折多见.术前47%的患者有斜视,其中麻痹性41.5%,限制性58.5%;眼眶骨折修复后:35例术前有斜视者(平均随访1年),28.6%斜视消失;17.1%正前方和下方功能位置无斜视,37.1%斜视部分好转或不变;17.1%斜视加莺;1例术前无斜视,术后出现医源性斜视.结论 眼眶骨折伤后患眼斜视的性质包括麻痹性和限制性,骨折修复手术时机存在争论,以下情形需要尽快手术:(1)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眼外肌断裂;(2)CT扣描和被动转动试验均示有明确的眼外肌嵌顿,保守治疗二周无好转;(3)外壁和上壁的Blow-in骨折.眼眶骨折修复术后其斜视既可消失也可不变或加重;医源性斜视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