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贵州省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及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探讨改善婴幼儿辅食喂养的途径。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为贵州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通过膳食回顾法调查过去24小时婴幼儿食物摄入情况,分析辅食添加时间、辅食种类、喂养频率等。用年龄别身高Z值(HAZ)和年龄别体重Z值(WAZ)判断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分析辅食添加与生长迟缓、低体重的相关关系。结果辅食及时添加率为91.1%;首次添加辅食以谷类泥糊状食物为主,约占75%;摄入频率最高的是谷物、根茎、块茎类食物(94.1%),摄入频率最低的是其他蔬菜水果(30.5%),动物性食物(肉类)摄入率仅33.8%;母乳喂养婴幼儿频次合格率63.8%,种类合格率64.8%,频次和种类同时合格率(即辅食合格)仅43.5%,18~23月龄辅食合格率最高(56.7%);非母乳喂养婴幼儿频次合格率22.5%,种类合格率71.5%,频次和种类同时合格率(即辅食合格)仅16.7%,18~23月龄辅食合格率最高(20.2%)。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不合格者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高于辅食合格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不合格者生长迟缓率高于辅食合格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食不合格者低体重率略高于辅食合格者,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贵州省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喂养存在问题,部分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不合理,辅食合格率较低。不合格辅食是导致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重要原因,应改善辅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孙晓红  甘春芳  蔡珊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772-1774,1777
目的分析评估贵阳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辅食喂养现状,探讨辅食添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科学评价婴幼儿喂养和实施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贵阳城区和农村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站,对参加儿保的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婴幼儿喂养情况;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计算并评价年龄别身长LAZ、年龄别体重WAZ。结果 (1)城区和农村婴幼儿的LAZ和WAZ评分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且农村低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农村婴幼儿生长迟缓率在12月龄后增加为13.0%,且高于城区同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率;(3)农村婴幼儿添加辅食在6月龄~以上比例高于城区组,且添加辅食时间适中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均值大多高于添加过早或过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食添加的种类城区(4.09±1.96)高于农村(2.8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动物性食品每周零摄取的比例较高(如鱼类城市为63.12%,农村为76.98%)。结论在贵阳地区农村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较城市婴幼儿差,与部分农村婴幼儿辅食添加过晚、添加辅食种类少及动物性食物摄入频率低有关。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均有较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陕西省商南县0~5岁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及辅食添加状况,为改善农村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商南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共调查儿童458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喂养状况等.结果 陕西省商南县0~5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儿童低体重占4.0%,生长迟缓占11.5%,消瘦占2.7%.6~23月龄婴幼儿的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在不同辅食添加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339和16.713,均P<0.05),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高在不同辅食添加种类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陕西省商南县0~5岁儿童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营养状况基本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数据,描述1992~2005年中国婴幼儿喂养的改善情况。方法以各种辅助食品开始添加的时间和添加频率描述了我国婴幼儿辅助喂养的改善。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儿童各种辅食添加时间和添加频率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1992年~2005中国婴幼儿,特别是农村婴幼儿辅食喂养的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婴儿6个月龄按时添加奶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与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呈负相关。没有按时添加奶及其制品对婴幼儿生长迟缓的相对危险度为1.378,对低体重的相对危险度1.189。每天添加牛奶,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对婴幼儿身高增长和体重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15年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的改善,与农民收入增加后婴幼儿辅助喂养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贫困项目县706名6~24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及调查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晓情况。结果 706名6~24月龄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1.7%,低体重率4.8%,生长迟缓率13.7%。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辅食添加时间”最高(39.8%),“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最低(2.8%)。在6月龄添加辅食儿童仅占28.7%。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儿童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缺乏,在为其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剂的同时,应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行为宣传力度,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了解陕西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CDC"6岁以下儿童状况调查"方案,对陕西省蓝田县、白水县共计636名6岁以下农村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30%,生长迟缓率为5.03%,消瘦率为1.10%,贫血率14.78%。结论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质量和数量上尚存在不科学之处。原因与经济贫困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婴幼儿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省贫困地区0~6岁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了解陕西省贫困地区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中国CDC"6岁以下儿童状况调查"方案,对陕西省国家贫困县蓝田县、白水县两县645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1.40%,生长迟缓率为2.79%,消瘦率为0.62%,贫血率10.70%. 结论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质量和数量上尚存在不科学之处.原因与经济贫困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婴幼儿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有关.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3):136-137
目的了解内蒙古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控中心"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商都县和扎鲁特旗628名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用Z评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喂养方式及儿童辅食添加情况等的调查。结果 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9.4%,生长迟缓率为3.8%,消瘦率为9.2%,贫血患病率5.6%;1岁~组低体重率19.4%。结论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质量和数量存在不科学之处,可能与当地的经济贫困以及家长缺乏婴幼儿喂养知识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辅食添加时间和种类对中国较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1990、1993、1995年3年对21个省共64个县0~2岁儿童监测数据。结果在4~6个月龄时添加蛋类、水果类食物的儿童低体重发生率、生长迟缓发生率和消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 (P<0.05)。4~6个月龄时添加乳类食物的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和低体重发生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 (P<0.05)。4~6月龄时添加豆类食物的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明显低于7~24个月龄时添加的儿童 (P<0.05)。结论辅食添加的时间有提前的趋势 ,辅食添加时间和种类可以显著影响我国较贫困地区0~2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6~24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情况及喂养行为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共得到10 084名6~24月龄婴幼儿体测数据及喂养行为现状,计算获得年龄别身长(HAZ),分析各喂养行为与HAZ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3年中国6~24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为7.17%,男童(8.87%)高于女童(5.35%);家庭年人均收入较高和母亲学历较高者婴幼儿生长迟缓发生率较低;大城市、中小城市、非贫困县和贫困县生长迟缓发生率分别为2.83%、5.33%、7.66%和14.36%,呈依次增加趋势;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6~24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的主要喂养行为因素为过去1周各类食物摄入频次。结论中国6~24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患病状况在贫困农村依然呈较高水平,而喂养行为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建议倡导科学喂养,尤其应重视婴幼儿的辅食添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贵州省数个仡佬族村寨0~1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仡佬族婴儿健康生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贵州省务川县7个乡镇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查,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1月1日出生的306名仡佬族婴儿及其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体格检查和随访,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务川县产后24 h内的母乳喂养率为92.4%,到6月龄时下降为27.5%;仡佬族男婴体重、身长指标均值高于女婴,而6月龄起男婴头围均值低于女婴(P<0.05);3月龄后婴儿体重、身长值均低于WHO标准(P<0.05),产妇的妇幼保健知识平均得分为(4.10±1.36)分;各月龄组男女婴儿中重度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8月龄男婴中重度生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女婴,而男女婴儿中重度低头围和胸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受其性别、家庭年收入、父亲教育程度、母亲妇幼知识得分及辅食添加的影响(P<0.05)。结论 仡佬族婴儿生长发育状况与WHO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应及时提出相应的干预意见,改善该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2.
曹永文  丁国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11-4214
目的:评价临夏县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对临夏县贫困农村5个乡镇10个行政村所有5岁以下儿童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以儿童身高和体重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消瘦、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患病率分别为2.3%、21.4%和8.1%,男童生长迟缓率(24.0%)高于女童(18.1%)(P<0.05);2岁以下儿童初乳喂养率63.1%。结论:临夏县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应改进喂养方法,促进初乳喂养,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同时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0~2岁婴幼儿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现状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武汉市东西湖农场中抽取0~2岁以下婴幼儿1 742名,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同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月内完全母乳的喂养率76.13%,混合喂养率为19.03%,人工喂养率为4.85%;4个月内婴儿辅食添加率为1.76%,4~6 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50.4%,6个月~1岁辅食添加率为87.6%;辅食添加以淀粉类、蛋类为主,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相对不足;18月龄以上前囟闭合率为11.2%,Logistic回归显示前囟闭合率与喂养方式显著相关.结论 武汉市东西湖区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辅食添加种类应多元化,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顺义区城区、乡村婴儿341名,进行体格发育、喂养状况、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平均婴儿出生体重为3403 g,出生身长均为49.90 cm;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1.35%,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12%,6月龄内首次添加辅食构成比为99%;婴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0.29%、2.93%;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74%、4.69%、18.39%。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岁内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我国西部两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简称早产组)与正常足月儿(简称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和行为。 【方法】 利用对559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22名足月儿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应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及行为。 【结果】 早产组与足月组分别有56.5%和57.3%的养护人了解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4.5%和33.7%知道辅食添加的好处,33.8%和34.7%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和足月组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26.6%和37.5%,添加辅食后目前仍继续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7.1%和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31.5%和32.6%)以及首次添加的辅食种类为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的比例(17.4%和20.6%)均相近。早产组每周摄入普通牛奶的比例高于足月组(54.4%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每周摄入肉蛋类(66.8%和69.0%)、蔬果类(41.3%和40.7%)食物的比例以及出生后按时服用过补铁药物的比例(18.7%和19.6%)均接近,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均较缺乏,早产组采取不适宜喂养行为的比例更高。建议加强养护人对婴幼儿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食添加时间现状及其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群组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南部11个国家贫困县的1802名6~12月龄婴幼儿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共进行四期调查,每次调查间隔6个月。通过自制问卷收集婴幼儿辅食添加相关资料,利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评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并利用标准量具衡量婴幼儿身长和体重,生成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以及身高别体重(WHZ)指数。采用方差分析法评估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样本地区仅32. 93%的婴幼儿满6月龄开始辅食添加时间,其余样本婴幼儿添加辅食时间过早或过晚。在较长时期来看,辅食添加时间与婴幼儿认知能力得分呈现相关关系,第三和四期追踪调查显示,6月龄以后添加辅食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为81. 24和78. 40)更低(F=11. 86,P<0. 05;F=4. 24,P<0. 05),6月龄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认知发展优势逐渐显现。辅食添加时间与WAZ、HZA、WHZ均无长期的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陕西省南部贫困农村地区仍存在辅食添加不合理的行为。辅食添加时间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7.
安利平  李炫谕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99-4600
[目的]通过对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监测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方法]2003年7月对固原市东郊乡大堡、明庄两村415名5岁以下儿童及其住户进行了现场监测(5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的测量,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身高不足)为13.25%,低体重率为8.67%;调查前两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16.87%,腹泻患病率为14.46%;2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率分别是:谷类66.09%,乳类25.86%,蔬菜水果类61.49%,蛋类67.24%,禽畜肉类47.70%,鱼虾类30.46%,豆类24.71%;测定21名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贫血率21.33%。[结论]农村儿童由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育儿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低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占较高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仍是主要疾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宁夏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PPS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7个贫困(县)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生长迟缓发生率及低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26.4%、12.5%及4.1%;男性生长迟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6~11月龄组、12~17月龄组及18~24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辅食及时添加率为55.9%,首次添加辅食最多的为谷类泥糊状食物占66.6%。结论宁夏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突出,辅食喂养不合理,需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永宁县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调查,了解永宁县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以及喂养状况,为婴幼儿合理喂养、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永宁县1个社区和1个乡镇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婴幼儿一般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身长)、体重,采用WHO推荐使用的Z评分方法来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结果:城镇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27.3%,农村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4.7%,母乳喂养率较低。城乡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差异较显著,城镇≤6月婴幼儿主要添加蛋类、乳类和水果,农村谷类和乳类添加较多,6月龄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城乡差异,除谷类、蔬菜、豆类添加率农村高于城镇外,其他辅食添加率均为城镇高于农村。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低体重率为3.55%,消瘦率为2.03%,发育迟缓率为15.48%,超重率为9.64%,且农村高于城镇。因为农村婴幼儿发育迟缓率较高,实际属于生长迟缓型肥胖。结论:大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全面加强婴幼儿喂养的宣传与指导,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婴幼儿抚养人应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徽省居巢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营养改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2006年)评价该地区儿童身高体重发育状况,用Z评分方法比较1998-2009年居巢区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1998年至2009年,居巢区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由2.8%降至0.5%,生长迟缓率由22.9%降至2.7%,超重率由2.8%升至9.6%。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体重发育状况均快于身高的发育状况,存在"生长迟缓型肥胖"问题。结论居巢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但身高的发育状况落后于体重的发育状况,应强调提高儿童辅食添加质量,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