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兰溪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兰溪市2004—2012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兰溪市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16/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41.78/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81/10万。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的10.99/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5.44/10万,呈快速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占梅毒总例数的42.80%,其中男性发病率30~39岁组最高,为56.04/10万,女性发病率20~29岁组最高,为73.98/10万。病例中农民、工人、其他分别占总数的57.29%、10.60%、11.26%。[结论] 兰溪市梅毒疫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监测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共同遏制梅毒的快速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
郭璐  张敏  吴苏姝  濮志清  王琛琛  徐斐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02-5403,5406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南京市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3个区(县)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上报的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3.40%;年龄分布均集中在20~49岁,占总病例的72.20%;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而隐性梅毒则是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结论 南京市梅毒疫情处于上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从而控制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各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各区(镇)的梅毒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2年珠海市4个区(镇)共报告梅毒486例,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9/10万、4.10/10万、4.50/10万、9.30/10万、8.52/10万、18.25/10万、31.31/10万和33.8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分别占29.21%(142例)、32.92%(160例)、1.03%(5例)、1.65%(8例)、35.19%(171例)。除胎传梅毒外,发病年龄从15岁开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76.95%(374例),≥60岁年龄组占9.67%(47例);梅毒的发病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居多,其病例构成分别为:20.08%(96例)、18.41%(88例)。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006年开始出现隐性梅毒超过Ⅰ期梅毒,2010年起病例数增加迅猛,最高占当年总病例数的55.07%(38/69);各年发病职业构成不同(P<0.01),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学生人群的构成逐年增多。Ⅰ期梅毒以男性发病为多,占67.61%,而隐性梅毒则男女分别占51.46%和48.54%;隐性梅毒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占22.01%),而Ⅰ期梅毒则以商业服务居多(占22.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地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隐性梅毒的发病率超过Ⅰ期梅毒,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说明该市的梅毒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4.
2005-2012年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各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各区(镇)的梅毒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2005-2012年珠海市4个区(镇)共报告梅毒486例,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9/10万、4.10/10万、4.50/10万、9.30/10万、8.52/10万、18.25/10万、31.31/10万和33.8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分别占29.2l%(142例)、32.92%(160例)、1.03%(5例)、1.65%(8例)、35.19%(171例)。除胎传梅毒外,发病年龄从15岁开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76.95%(374例),t〉60岁年龄组占9.67%(47例);梅毒的发病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居多,其病例构成分别为:20.08%(96例)、18.41%(88例)。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006年开始出现隐性梅毒超过I期梅毒,2010年起病例数增加迅猛,最高占当年总病例数的55.07%(38/69);各年发病职业构成不同(P〈0.01),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学生人群的构成逐年增多。I期梅毒以男性发病为多,占67.61%,而隐性梅毒则男女分别占51.46%和48.54%;隐性梅毒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占22.01%),而I期梅毒则以商业服务居多(占22.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地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隐性梅毒的发病率超过I期梅毒,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说明该市的梅毒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5.
王海荣  连玉龙  范从杰  吕家爱 《职业与健康》2023,(22):3102-3106+3111
目的 了解如皋市梅毒流行现状和特征,为科学防控梅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21年如皋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描述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21年,如皋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 90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43/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15.94%,P<0.01)。隐性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20.4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27.75%,P<0.01),隐性梅毒的发病高峰年龄在≥60岁;早期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6.6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4.57%,P<0.01),男性早期梅毒的发病高峰年龄组在20~<30岁组,2016年之前,女性早期梅毒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0~<30岁组,2020年之后,<20岁组、≥60岁组女性早期梅毒发病呈上扬趋势;晚期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0.26/10万,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3.00%,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61.12%),其次为家务和待业(22.40%)和离退人员(7.6...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是著名侨乡 ,出入境华侨港澳同胞及流动民工均较多。自 1991年再发现第 1例梅毒后 ,近几年发病数大幅上升 ,最高一年发病率达 8 94 /十万 ,高于 1998年全国平均发病率 4 31/十万[1] 。为探讨台山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现将1991~ 2 0 0 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 来源于台山市 1991~ 2 0 0 0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1 2 人口资料 来源于统计局和公安局的人口资料。2 结果2 1 当地人口发病率 自 1991年再发现第 1例梅毒后 ,1992~ 1994年…  相似文献   

7.
衢州市1992—1998年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 ,经济上在省内属欠发达地区。自 1992年 4月柯城区报告首例梅毒以来 ,疫情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为制订控制我市梅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特将近 10年我市的梅毒疫情进行分析。资料来源1 疫情资料 来自市疫情监测年报表。2 人口资料 由衢州市统计局提供。结 果1 流行强度 自 1992年 4月份报告病例以来 ,除 1993年无病例报告外 ,其它 6年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 ,至 1998年发病率达 14 0 4/10万 ,累计报告病人 6 5 7例 ,发病数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第 6位。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情况见表 1。2 地区分布 辖区各县市历年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梅毒的发病规律以及主要临床特征,为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梅毒血清检测:仅TPPA阳性为既往感染,TPPA与RPR均为阳性则为潜伏感染,统计分析2012年六盘水市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六盘水市2012年报告梅毒发病1225例,较2011年的1104例增加了121例,增长率为10.96%。地区分布:梅毒高发病区为盘县442例,占36.08%;分期/类分布:隐性梅毒为主822例,占67.10%;年龄分布:梅毒高发年龄为21-40岁552例,占45.06%;性别分布:男性514例,女性711例,男:女为0.72:1.00;职业分布:梅毒高发职业为民工573例,占46.78%;。结论贵州省六盘水市梅毒发病率较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梅毒知识的宣传及普及,采取积极及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荆门市2004—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12年共报告梅毒1 660例,年均发病率6.40/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12年(11.91/10万),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传染病发病顺位由2004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3位,占乙类传染病比例由0.5%上升至4.9%;以隐性梅毒增幅最大。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705例,女955例,性别比0.74∶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例分型:Ⅰ期435例(26.2%)、Ⅱ期343例(20.7%)、Ⅲ期11例(0.7%)、胎传57例(3.4%)、隐性814例(49.0%)。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69.8%);职业以农民、不详及家务待业者为主。结论荆门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将对社会、家庭及下一代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沧州市2008-2012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定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沧州市辖区医疗机构2008-2012年上报的梅毒病例信息.结果 2008-2012年沧州市共报告梅毒2023例,发病率从2008年的2.61/10万上升到2012年的9.87/10万,年均递增39.45%;梅毒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7.06%,但构成比逐年下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9∶1;年龄分布以20~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县区报告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3.49%,高发职业为农民.结论 近年沧州市梅毒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沧州市流行特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控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运朝  龚建仁 《职业与健康》2013,(24):3324-3326
目的了解2008-2012年西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西安市的梅毒报告发病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西安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均发病率为10.66/10万。梅毒发病以Ⅰ、Ⅱ期和隐形梅毒为多,其合计构成占全部病例的96.78%。梅毒的高发年龄段为20—34岁,在该年龄段女性病例多于男性(P〈0.01)。梅毒的多发年龄段为20—49岁,该年龄段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5.69%。结论西安市梅毒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需加强针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以降低梅毒的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3.
黄艳 《职业与健康》2014,(3):378-380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江苏省沭阳县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4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6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27.17%;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31.92%;年龄分布以20—49岁段居多,占70.07%;男女性别比为1:1.3;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8.38%;县城、乡镇病例各占21.70%、78.30%。结论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医疗干预和行为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3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定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3年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2187例,总发病率为55.77/10万;以隐性梅毒为主,占66.06%(8051/12187);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梅毒病例男女之比为0.98:1;大于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19.04/10万;其次是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结论乌鲁木齐市需加强梅毒防治的宣传和干预工作,规范梅毒诊疗,有效遏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宣城市梅毒和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为今后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和淋病疫情数据,分析全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流行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疫情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全市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数分别为4 108和6 408例,淋病发病率上升45.78%,梅毒发病率上升327.86%,报告的病例均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人群(P〈0.001);淋病报告的病例男女比例为6.83:1(P〈0.001),梅毒的男女比例为1.06:1(P=0.016);淋病预测模型为X(k+1)=207.551735exp(0.073302×k)-193.461735,梅毒预测模型为:X(k+1)=53.152494exp(0.238679×k)-40.232494,淋病和梅毒的预测分析显示2013年和2014年的发病率仍会有所上升。结论2005~2012年宣城市的梅毒和淋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在20-49岁年龄组人群,今后的淋病和梅毒发病率仍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1998-2007年胎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梅毒报告病例数近年来持续增加,且女性患者增速明显快于男性.为了解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制定高效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浙江省1998-2007年胎传梅毒流行特征,探讨导致胎传梅毒快速增长的因素.资料来源于全省各县(市)性病防治机构1998-2007年报告的胎传梅毒疫情.诊断方法和标准依据<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74-1995和WS273-20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北京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33 36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2.26/10万~25.13/10万;淋病23 98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5.52/10万~35.5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8.53,P<0.01)。除隐性梅毒外,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男性病例均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59%和88.43%。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3.76%。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均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结论梅毒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1985-2006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广东省性传播疾病(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对1985-2006年广东省性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本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张家界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 975例,重症病例19例,死亡病例4例;每年的4-7月及11月为发病高峰期;辖区内四个区县均有手足口病例报告,以两区(永定区、武陵源区)为高发地区;病例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92.02%,发病以散居儿童(76.98%)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19.3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聚集疫情76.19%发生在散居儿童;病原谱以EV71型为主,占阳性标本的52.83%。结论张家界市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体主要为EV71,应对5岁以下婴幼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