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联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92-4793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03±9.95)显著低于对照组(16.62±10.21)(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9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81.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杨春 《中国保健》2010,(11):46-4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治疗组)60例。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变,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浆TNF-α及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TNF-α及IL-6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和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加曲班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疗程14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13±1.15)分比(17.16±1.08)分](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83±10.14)分比(58.02±9.99)分](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收治的急性脑梗塞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再选取同期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现代医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步长脑心通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96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证明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罗云  银耀增 《现代保健》2008,(35):18-1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观察病情变化并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治疗后病情较前均有好转、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好,(P〈0.05);C反应蛋白差值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唐秋林 《现代保健》2012,(17):32-33
目的:观察早期非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艳华  张中华 《职业与健康》2013,(24):3366-3367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4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与干预组(n=58)。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采用总的痛经评分(T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黄体末期血清雌孕激素浓度,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TD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安全无毒,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雌孕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斑浆啮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荆、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cute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H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早期PE),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PE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结果入院24h,两组患者血清TG浓度较入院时均降低,且治疗组血清TG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48h,治疗组APACHEⅡ评分、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32;P=0.017);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禁食水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9.1%、2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结论早期PE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G浓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HLP的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对其疾病的认识水平普遍提高,学会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或恶化时自行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治疗组临床控制30例,显效15例,好转3例,总显效率(临床控制+显效)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P〈0.01);治疗组治疗后1年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哮喘控制测试评分(FEV1、PEF值及AC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年哮喘发作次数、发作天数及缺勤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0.00001)。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是落实防治哮喘措施、提高防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地维持患者病情的长期稳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解痉通络活血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溶栓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单纯给予常规两医治疗,治疗组1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痉通络活血药物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后对阿组血清P-选择素(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治疗组1治疗前血清Ps、PAI和vW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斑清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治疗前血清Ps、PAI和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Ps、PAI和vWF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清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tPA水平水平虽有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痉通络活血药物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溶栓功能紊乱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菁  高波  张志明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23-132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对VD病人血浆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VD病人为病例组,81例同龄非痴呆老人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浆中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随机选取20例VD病人接受口服叶酸5 mg及肌内注射甲钴胺500μg,每日1次,干预治疗4周。结果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叶酸水平、维生素B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接受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的20例VD病人,4周后血浆中Hcy水平下降(P〈0.01),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高;使用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和思密达(化学名:蒙脱石)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32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2例和对照组144例,治疗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0.2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3~5 d,同时联合应用思密达口服(3 g/次,3次/d,首剂加倍);对照组单用硫酸依替米星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个疗程的治疗有效(治愈+好转)率为93.96%(171/182),对照组为81.25%(117/144),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3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疗程分别为(2.04±0.48)d、(3.12±0.71)d,两组比较,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t=2.57,P0.0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静脉用药联合思密达口服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疗程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7,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14天检测血浆脑钠肽;治疗第14天判断疗效。结果两组入院当天血浆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3,14天血浆脑钠肽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53.47±32.01)ng/L比(187.45±40.21)n矶和(111.02±38.27)ng/L比(139.71±29.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7,14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3.84.4±6.00)分比(16.59±4.62)分和(9.23±4.48)分比(13.02±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亚低温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0.0%(27/30)比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降低血浆脑钠肽浓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