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对8例坏死增生淋巴结病的临床辅助诊断资料进行了分析,中青年居多,大多(6/8例)累及颈部淋巴结,约半数病例有轻度贫血和白细胞数减低,骨髓涂片检查2例组织细胞易见。3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和4例γ-谷酰转肽酶增高,淋巴结病理检查见灶性或大片状坏死区,主要位于副皮质区及边缘窦,部分有组织细胞增生及吞噬现象,该病应用皮质类固醇有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4岁。于1995年2月出现两侧颈部、腹股沟淋巴结群肿大,以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同年5月肿大淋巴结完全消退,病程中伴有不规则发热,1996年12月再次出现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群肿大,增长迅速,轻微疼痛,以左侧颈部淋巴结群肿大为主,并融合成拳头样大小,质地中,压痛不明显,病史无明显感染、药物、疫苗及血制品等使用史,血培养及血白细 相似文献
6.
患者张某某,女,31岁,干部。因反复四肢关节疼痛1年,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我院中医科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咳嗽、咳痰,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但半月后发现其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质软,大小约0.×0.8(cm),无粘连。2天后无诱因突然畏寒、寒颤、高热(体温40℃),呈不规则弛张热,考虑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使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转我科。查体:一般差,神清,急性热病容,醉酒貌,颈部、腋下、腹股沟处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小约0.5×0.5(cm),活动,无粘连,压痛明显,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动,心尖位于第六肋间左锁中线外1.5cm处,心界向左下扩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月住院。查体:急性病容,于左颈部、颌下及右锁骨上窝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2.5×2cm~0.5×1cm大小,质中、活动、有压痛,咽充血,RBC3.7×10~(12)/L,血沉51mm/h,肝功能TTT11.6,TFT++;骨髓象:大致正常。Ig测定:IgG20.1g/L、IgM4.2g/L、IgA5.4g/L、OT(-)。颈部淋巴结活检为:淋巴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灶性坏死,坏死灶内可见大量的破碎细胞核,并可见坏死的血管影象,坏死周边部无嗜中性白细胞,但有时能见到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 相似文献
8.
甘胡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1999,(4)
患者男性,26岁,农民。入院前15d畏寒、发热,体温38.5~39.6℃,伴头痛、乏力、轻咳。病后第12d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在乡医院予“青霉素”治疗,征象无好转,体温仍波动在38.5~39.6℃,并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隐痛。既往体健,否认... 相似文献
9.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误诊1例第一家(福建)啤酒有限公司医疗室刘鸽患者女,24岁。因反复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月余住院。发病时在外院曾按急性淋巴结炎肌注卡那霉素两周,症状缓解,淋巴结缩小。一周后症状又出现,血常规正常,右颈淋巴结活检提示慢性淋巴结炎。改用青... 相似文献
10.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hyperplastlclymphadenopathy,简称NHL)是1972年以来被认识的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上以颈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为三大生征。自1987年以来我院收治1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1例中男5例,女6例。年龄14~42岁。一、症状与体征1.前驱症状:11例中有明显前驱症状8例,其中有咽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6例,黄疽肝损1例,腹泻1例。2.发热:11例均有发热,其中驰张热6例,稽留热2例,不规则热3例。3.淋巴结肿大:11例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6例有颈以及腋下淋巴… 相似文献
11.
坏死增生性淋巴病结病临床表现复杂特殊。其病因不明 ,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减少为三大特征。病理检查见淋巴结内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国内外报道已 10 0余例。现就我院 1990年以来 10例经淋巴病理检查证实的患者做一分析 ,以期提高诊治 ,避免减少误诊。1 临床资料1 1 资料分析 (1)发病年龄、性别与季节 :10例中男 7例 ,女3例 ,年龄 14~ 40岁。 14~ 3 0岁 5例 ,3 1~ 40岁 5例 ,四季均有发病 ,以春夏季为多。 (2 )发病诱因及初发症状 :10例中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病初以发热、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32岁。因发热,全身关节、肌肉疼痛,浅表淋巴结肿痛,明显消瘦15d而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无效于1998-03-05入院。检查:体温39.2℃,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呼吸24次/min,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滑车上广泛淋巴结肿大如黄豆至蚕豆大小,触痛明显、质软,活动度好,心肺无特异,肝不大,脾左肋缘下刚可及。检验:血白细胞3.1×109/L,分类正常。腹部B超示脾肿大,胸部X线片、血生化、尿常规正常。右颈部淋巴结组织1cm×1.5cm活检报告“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全身支… 相似文献
14.
15.
患者,女,45岁.自1982年11月29日持续发热20天,伴全身痊痛无力,表浅淋巴鳍肿大,按“感冒”及抗痨治疗无效。查体:体温38.4℃,血压120/80,神清,轻度贫血貌,巩膜来见黄染,双颈部,右锁骨上,双腋下及鼠蹊部均可触及蚕豆大淋 相似文献
16.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附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lastie Lymphadenopathy简称NH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大部分病例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病理组织学上以淋巴结内出现凝固性坏死灶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白细胞浸润为特征。由于本病在一般成书上尚无记载,国内报告的病例较少,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该病在临床上少见,笔者曾见1例,报告如下: 女患52岁,因腹胀、纳差1月、咳嗽、咯痰10天,发热4天入院。体检:体温38.0℃,轻度贫血貌,颈部、躯干、四肢遍布淡红色点片状斑丘疹。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区均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少许融合、无触压痛。双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闻及细湿罗音。心脏无异常发现。腹稍膨隆,触及肝肋缘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