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方中炙甘草甘温补中,以资脉之本源,又能通利血脉,为本方之君药。人参补气,桂枝通阳,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养阴补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更加清酒,藉其辛热以匡药势而行气血。合而用之,则气血充达,阴阳调和,故有补虚复脉之用。《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本为“脉结代,心动悸”而设,《千金》、《外台秘要》又用之以治肺痿,《金匮》、  相似文献   

2.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本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桂枝、大枣、清酒组成。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润肺生津,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清酒性味辛温,通阳走血脉。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心脉通,共成阴阳气血共补之剂。全方共收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复脉止悸之功效。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心血管病,常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本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桂枝、大枣、清酒组成.  相似文献   

4.
仲景用甘草非调和药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重温《伤寒论》、《金匾要略》(以下简称《金匾》),发现仲景以甘草名方,且为主要药物的方剂颇多,兹探析如下。I益气养心《伤寒论》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主治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脉结代,心动悸”,方中以炙甘草名方,且以四两为君,益气养心以复脉之本,故又名复脉汤。据药理研究,炙甘草通过促进肾上腺分泌,有皮质激素样作用,产生强心效果,增强反应性。这一作用与仲景用炙甘草为主药,益气养心的理论基本吻合。有报导,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室性期外…  相似文献   

5.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以炙甘草为主药,甘温益气,缓急养心,“通经脉、利血气”,而益气血生化之源。人参气血双补,大枣补脾养心,并配生地、阿胶、麦冬、麻仁以滋阴养血。然阴无阳则无以化,故用桂枝、生姜宜阳化阴,温阳通脉,使气血流通,则脉始复常。考“炙甘草汤”  相似文献   

6.
浅析炙甘草汤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炙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因其具有通阳复脉的作用,所以在《千金翼方》易名为复脉汤。一、炙甘草汤的内涵炙甘草汤用药仅有九味,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各药之间相互为用,具有益气温阳,滋养阴血的作用。方中以炙甘草甘温益气,养心复脉作主药;用人参补气培元;地黄、阿胶、  相似文献   

7.
医圣张仲景在所著<伤寒论>中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是方由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桂枝、大枣、清酒组成.方中用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补心脾;生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润肺生津;姜、桂、酒皆性味辛温,具有通阳复脉之功,与益气滋阴药相配,即可温而不燥,并可使气血流通,脉道通利.全方共收益气复脉滋阴补血功效.湖北中医学院张道亮教授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心血管病,常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政  周永学 《河南中医》2016,(9):1491-1493
加减复脉汤是在《伤寒论》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清酒、大枣,加入白芍,易生地黄为干地黄而成,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之功,是临床上治疗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之主方。加减复脉汤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于理可以理解,但考代表本草关于大枣的功效以及大枣在《伤寒论》中的使用与配伍规律,结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复脉汤的使用,大枣与炙甘草相配,且两者量都较大,以补益心脾,调和阴阳为主,加减复脉汤为阴虚液亏之证而设,其去大枣,失去其调和阴阳之意,阴液无以生化;而大枣之性不似桂枝、人参、生姜之温热,故笔者认为从炙甘草汤大枣配伍规律来看,去大枣似有不妥。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桂枝、生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作为"脉结代,心动悸"的主方,广泛运用于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并在血液系统、肿瘤等方面实验研究也很丰富。近年来,从炙甘草汤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调节作用在药理研究中得到初步验证后,炙甘草汤便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也让人们看到炙甘草汤在治疗肿瘤、心肌缺血及其它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前景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炙甘草汤见于《伤寒论》。组成药物有炙甘草、人参、大枣、生地、麦冬、桂枝、火麻仁、阿胶、生姜。本方用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 ,合用益血之源 ,炙甘草在《本经别录》中云具有“通经脉 ,利血气”之能 ,使宗气健旺 ,心血充盈 ,血脉通利 ,以图复脉之本。生地滋肾壮水 ,亦有凉血、止血之功。麦冬清热润肺 ,滋阴生津 ,两药相配可使“肺”“肾”相生。阿胶上养肺金 ,下滋肾水 ,复入心肝养血。配以桂枝 ,更能助无形之气化 ,入心复脉通阳。火麻仁为使以通之 ,俾阳得行于阴中 ,则脉自复。本方取用阴药量较大 ,但阴本主静 ,不能自动 ,必凭…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甘草遣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112方中 ,有 70方运用甘草 ,分别担任着该方的君臣佐使。仲景在《伤寒论》中遣用甘草 ,机动灵活 ,可归纳为十三种用法 ,现整理如下。1 养心复脉《伤寒论》第 17条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方中以炙甘草为君 ,人参相伍 ,旨在益心气养心血 ,培补胃气 ;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养阴血 ;桂枝鼓舞胸阳 ;姜、枣调和营卫 ;清酒引诸药温通脉道。诸药合用 ,可使心血衰少、心阳式微之证趋以平复。又如《伤寒论》第 2 1条 :“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胸满者 ,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此证属胸阳受损 ,用甘草与桂枝、生姜通胸阳 ;与大…  相似文献   

12.
正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1])。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药,加阿胶补心血;臣以炙甘草益气养心,配伍人参、大枣补心气;麦冬滋养心阴,配伍麻仁润心液;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温通阳气,加清酒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诸药合  相似文献   

13.
<正>炙甘草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名方。"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原方由生地黄、炙甘草、人参、桂枝、麦冬、阿胶、麻子仁、大枣、生姜及清酒相配伍而成。方中君药生地黄滋阴养血,合炙甘草补中益气;人参、阿胶、大枣、麦冬、麻子仁补气养血,滋阴益心,共为臣药;以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为佐药;清酒温通血脉,以行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  相似文献   

14.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由炙甘草、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生姜、大枣组成,有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之功。笔者在临床上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炙甘草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笔者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5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用心律平治疗的57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炙甘草汤君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炙甘草汤是一首常用的经方,首见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半斤、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以及清酒七升组成,其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为诸多临床医家所称赞。  相似文献   

17.
炙甘草汤学习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兴运 《陕西中医》2001,22(6):374-374
1 关于炙甘草汤中的组方原则问题 《伤寒论》第182条“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可见本方是为针对脉结代心动悸而设,方中重用生地一斤、阿胶二两、麦冬半升,显然以滋阴养血凉血为主,甘草四两、人参二两、大枣三十枚益气为辅,佐以桂枝、生姜通阳,以清酒煎煮,能通利血脉,全方共奏滋阴养血,通阳复脉之效。 炙甘草汤以炙甘草为名,似当以炙甘草为君,目前大多教科书均是如此认为,但本人经反复学习《伤寒论》原著以及相关各家学,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本方以生地为君更为确切;试析炙甘草汤主治伤寒“心动悸、脉结代…  相似文献   

18.
刘兴明  陈桂春 《陕西中医》2006,27(2):235-236
炙甘草汤方始见于汉·仲景《伤寒论》一书,方药组成:甘草、大枣、人参、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生姜、桂枝、清酒。原书指征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该方主要的功能是通经脉,利血气,益气养阴,阴阳并调,气血双补。笔者在临证中用此方辨证加减,灵活变通治疗不同原因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张尊如  曹占地 《中医杂志》2004,45(5):397-397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177条.其组成及用法为:"炙甘草四两,生姜、桂枝各三两,生地黄一斤,人参、阿胶各二两,麦门冬、麻仁各半升,大枣三十枚.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具有益气补血,滋阴复脉之功,故又名复脉汤.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近年则广泛用治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见有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有较好疗效.但关于该方中生地黄、麻仁、麦门冬、清酒等药的用药及用量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从而影响临床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20.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见于《伤寒论》一百八十六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用治伤寒失治邪气内传,少阴气阴两虚之证,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补中健脾,滋养化源,化生气血,使气血充足,以复脉之本;生地、麦冬、阿胶、麻子仁补心血,滋心阴,以充脉之体;桂枝、生姜、清酒通阳以利血脉,而达复脉宁心之目的。后世有些医家认为方中麻子仁当为酸枣仁,笔者以为然而从之。全方用药准确,配伍精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代医家仅守方意,引深用其治疗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心气阴两虚,而致心动悸、脉结代之证,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