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京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逐级整群抽样,选取江苏省南京市5所高校3238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90名大学生进行个人定性访谈.结果 10.7%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33.4%有多性伴,性行为不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70.0%,13.5%自己或性伴有流产经历.多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性行为与城市生源、高年级、艺术专业、登陆色情网站、接受婚前性行为等因素呈正相关(P<0.01).定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呈多元化,但只有少数人将其与健康问题相联系.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民工与艾滋病相关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陕西省蓝田县3个乡6个村的820名具有外出打工史的农民为对象,通过问卷对其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农民工有婚前性行为者占36.3%,有婚外性行为者占11.7%,有≥2个性伙伴者占17.2%;初次性行为年龄女性早于男性,小年龄组早于大年龄组,轻体力劳动者早于劳动强度大者(P<0.001);性别(OR=0.36)、婚姻状况(OR=3.35)、打工地点(OR=1.93)、初次性行为年龄(OR=0.79)、每次外出打工时间(OR=1.02)因素影响多性伴人数;多性伴者在初次和既往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单性伴者(P<0.05)。结论 农民工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与性别、婚姻状态、打工类型、打工地点及每次外出打工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451名大学生,既往性行为发生率为20.1%,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低,OR值为0.552(95%CI:0.473~0.645);以大学所在城市是东部地区为参照,大学所在城市是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570(95%CI:1.275~1.934);以经济来源是父母提供为参照,经济来源是奖学金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OR值为2.611(95%CI:1.537~4.434);以性取向是异性恋为参照,性取向是同性恋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701(95%CI:1.005~2.881);艾滋病知识传统国八条得分较高者性行为发生率较高,OR值为1.156(95%CI:1.096~1.220);就读大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男性建筑工人高危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3个区18个工地的1 757名工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6个工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工人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结果 建筑工人以中青年居多,平均年龄(39±10.6)岁,文化层次较低,21.6%的人曾有≥2个性伴,7.3%的人有过商业性行为;在已婚者中,31.2%的人有过婚前性行为,有10.1%的人曾有过婚外性行为;高危性行为与年龄、首次性行为年龄、婚姻状况及收入等有关,其中单身、分居/离婚/丧偶的工人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风险比已婚/再婚者高2倍多.结论 建筑工人已经成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人群.  相似文献   

5.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少年首次性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5~24岁青少年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023名未婚青少年中12.7%有过性行为(男16.8%、女8.7%),其中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措施、有过商业性行为、与陌生人、与吸毒人员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9.9%、55.2%、4.3%、12.2%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年代越早、与父母同住、青春期早期家庭支持评分较高及父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行为评分均较低;家庭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性行为的发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男性更多地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结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趋于年轻化。家庭因素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通大学6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7.87%,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公开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和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持谨慎态度,92.3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艾滋病教育。性行为发生率为18.44%,而在性行为中,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17.24%。性行为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生、非医学专业、看过黄色图文或电影、注射过违禁品、赞成在校发生性行为、对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无所谓的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倡导安全性行为应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特点及筛选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干预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及其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影响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高危性行为的特点,以年级分层,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的1 78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29.1%.性行为报告者中基本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报告率为30.8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既往有性经历、行为意向强、高风险行为态度、高风险知觉行为控制是该人群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0.638,3.677,0.638,0.598,0.243,P值均<0.05).结论 应通过针对性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因素的干预,形成良好的行为意向,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性传播已成为中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性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感染导致的艾滋病(AIDS)分别占传播总数的32%和40%〔1〕。高危性行为等存在感染HIV/AIDS的危险〔2-3〕。随着大学生性发育、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大学生已成为性病、AIDS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3-5〕。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以及性健康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它不仅影响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影响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传播,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近年来青少年性行为和性态度的现状、重要相关因素、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湘  汪宁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0-351
截至2009年底,中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性传播持续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且上升速度明显[1].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侵犯的主要是青年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性行为活跃期,容易受到性病/艾滋病的侵害,是性病/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总结我国大学生性病/艾滋病传播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对于我国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针对性的性病/艾滋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类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危险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开展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A区(近郊)和B区(远郊)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7名研究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2%。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70.6%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12.4%从未使用安全套、29.9%有时使用、53.1%每次都用。最近一周平均接待3个客人。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存在艾滋病感染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性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在深圳市5个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结果共调查335名目标人群,平均年龄22.5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0.1%;第1次商业性行为平均年龄20.2岁;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88.9%;39.8%目标人群最近1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未检出HIV,梅毒阳性率2.4%。结论虽然深圳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率不高,但存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广东省某市场所暗娼与街头暗娼在艾滋病感染相关性行为方面的差别,并探索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暗娼的安全套推广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某市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社区内场所暗娼和街头暗娼,采用统一的问卷表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定量调查,收集暗娼的艾滋病感染相关性行为等信息。结果本次研究分别招募场所暗娼和街头暗娼241和77名。街头暗娼与场所暗娟相比,文化程度低、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比较较高、从事商业性行为的时间较长、对商业性性行为的收费较低、商业性性伴数较多、与商业性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上一次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街头暗娼、有固定性伴、以及有非商业性临时性伴是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街头暗娼比场所暗娼具有更高的艾滋病感染相关危险行为,应是今后艾滋病干预的重点。对暗娼干预时要考虑暗娼的经济压力和覆盖其非商业性性伴。  相似文献   

14.
Incarceration has been proposed to be a driving factor in the disproportionate impact of HIV in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ies. However, few data have been reported on disparities in criminal justice involvement by rac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To describe history of arres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we used data from CDC’s National HIV Behavioral Surveillance system. Respondents were recruited by time–space sampling in venues frequented by MSM in 15 US cities from 2003 to 2005. Data on recent arrest (in the 12 months before the interview), risk behaviors,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 for MSM who did not report being HIV-positive. Six hundred seventy-nine (6.8%) of 10,030 respondents reported recent arrest. Compared with white MSM, black MSM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recent arrest history (odds ratio (OR), 1.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2.1). Men who were less gay-identified (bisexual [OR, 1.5; 95% CI, 1.1–1.9] or heterosexual [OR, 2.0; 95% CI, 1.2–3.5])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recent arrest than homosexually identified men. In addition, men who reported arrest history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used non-injection (OR, 3.0; 95% CI, 2.4–3.6) and injection (OR, 4.7; 95%, 3.3–6.7) drugs, exchanged sex (OR, 2.7; 95% CI, 2.1–3.4), and had a female partner (OR, 1.5; 95% CI, 1.2–2.0) in the 12 months before interview. Recent arrest was associated with insertive 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 in the 12 months before interview (OR, 1.4; 95% CI, 1.2–1.7). Racial differences in arrest seen in the general US population are also present among MSM, and history of arrest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risk sex. Future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should focus on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justice involvement and sexual risk among MSM, particularly black MSM.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吸毒者HI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吸毒HIV感染及相关危险行为因素。方法 对广东省戒毒所内戒毒和社区吸毒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ml进行HIV、HCV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655名吸毒,HIV感染率为29.0%,HCV感染率为91.6%;吸毒对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综合知晓率为65.3%;在最近一个月中,98.6%的吸毒有静脉注射吸毒行为。且42.1%有共用针具行为。共用针具的主要原因是毒瘾发作时没有注射器,占80.5%;吸毒与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为21.3%,与固定性伴的使用率仅为9.5%。结论 广东省吸毒有较高的HIV和HCV感染率,感染HIV的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戒毒人员的吸毒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吸毒人群中适时开展HIV/AIDS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方法:对西安市两所戒毒所256名戒毒人员的吸毒和性行为特征进行了横断面 调查。结果:戒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无业及个体经商居多,未婚或离婚、分居的比例较大,化程度低。海洛因已是主要毒品,吸食方式以单纯口吸为主,静脉吸毒似有增加趋势。多性伴、非婚或婚外性行为、避孕套正确使用率低、注射器的广泛重复使用等多种有利于HIV/AIDS传播的高危行为在吸毒人群中普遍存在。结论:在当地吸毒人群,特别是静脉吸毒人群中开展HIV/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对吸烟行为的态度,探讨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中,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2092名大学生样本,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对吸烟行为的态度。结果在2061名有效调查样本中,尝试吸烟率为16.5%(男39.4%,女6.1%),偶尔吸烟率为14.8%(男33.8%,女6.0%),每日吸烟率为1.8%(男5.6%,女0.1%),其中男生的各项吸烟率均高于女生(P<0.01);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各类吸烟行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拒绝吸烟的意愿均高于非医学生(P<0.01);男性、对吸烟的态度和室友吸烟是影响大学生发生尝试吸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学生吸烟行为与是否为医学专业无显著性关联,但与性别、拒绝烟草的态度、室友的吸烟行为有显著性关联;应制定有效措施对大学生群体的吸烟行为进行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充县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中学生的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对西充县2008年至2011年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析4年的调查问卷,西充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对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途径掌握得非常清楚,对性接触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及防护知识有误区。结论应持之以恒地在中学生中开展广泛、深入和持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中学高中1~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75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1.56±13.1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P<0.01),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生活中认为AIDS/HIV感染者享有平等权利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87.5%、88.3%、88.9%,愿意直接帮助关心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67.7%、68.4%、67.7%。愿意间接帮助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学生的分别为82.1%、83.1%、84.7%。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95.8%、94.3%、91.5%,认为AIDS/HIV感染者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有关的1~3年级学生分别为85.5%、82.2%、78.2%。[结论]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中生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高中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暗娼及嫖客双向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暗娼单纯干预及暗娼和嫖客的双向干预效果,探索干预模式。方法通过当地三轮车协会及娱乐场所业主动员研究对象参与,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对双向干预的暗娼和嫖客以及单纯干预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干预前单纯干预点与双向干预点地区暗娼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38.38%和58.04%,全部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21.21%和27.68%,主动检测HIV分别为7.78%和4.46%;嫖客最近1次与暗娼性交安全套使用率仅56.58%,自备安全套仅有6.97%。干预后,双向干预点暗娼及嫖客在“3种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HIV检测率均有提高;双向点的暗娼问题全部回答正确、正确回答3种传播途径、HIV检测、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7.25%、91.50%、16.00%和83%,均高于单纯干预点。结论开展双向干预,同时将暗娼和嫖客作为重点人群干预,可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