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7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n=38)、普罗帕酮组(n=41),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两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29例(70.73%);胺碘酮组转复成功28例(73.68%);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略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组明显短于胺碘酮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效果相似,均有较高的转复率,普罗帕酮转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房颤持续时间2~48小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西地兰0.4~0.8mg。记录从用药到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转复率4小时内为56.3%(18/32),8小时内为62.5%(20/32),12小时内为71.9%(23/32);对照组转复率则分别为16.7%(5/30),40.0%(12/30)及46.7%(14/340)。各时间段治疗组PAF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小时内平均转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未转复成功的9例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转复成功者(P〈0.01)。结论 对于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缓慢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的非瓣膜病PAF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和迅速地使PAF转复,缩短PAF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普罗帕酮组(30例),胺碘酮组予胺碘酮150mg静注,继以1mg/min的速度静脉输入,维持6h。再以0.5mg/min的速度维持18h;普罗帕酮组予普罗帕酮70mg静注。未复律1h后追加70mg。结果转律率:胺碘酮组81.25%(26/32),普罗帕酮组70%(21/30)。两组转律率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组15.6%(5/32),普罗帕酮组23.3%(7/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胺碘酮转复时间短,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安全有效,且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胺碘酮、西地兰转复房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志坤  杜霞 《吉林医学》2009,30(20):2407-2408
目的: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方法:将64例快速型房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在用药后4h及8h疗效均优于西地兰组。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尚兴福 《吉林医学》2010,31(31):5562-5563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加口服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病因引起的阵发性房颤36例,给予胺碘酮150mg+5%GS20ml于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观察半小时,房颤未转复,上述用药重复一次,继之给予胺碘酮1mg/min持续泵入,6h后减为0.5mg/min维持至48h,无论转复与否,改为胺碘酮0.2,3次/d,口服5d;再减为0.2,2次/d,口服7d,总疗程14d。结果:36例复律成功29例,48h内转复者14例,48h~7d转复者9例,7~14d转复者6例,总成功率8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静脉加口服转复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陈金梅  蒋金全 《上海医学》2001,24(11):690-691
慢性心房颤动 (CAF)是一种严重病症 ,近年来它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据报道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房颤 (CAF)12h转复率 5 5 .5 % ,总转复率也高于其它方法 ,且静脉注射胺碘酮副作用明显小于口服者。本文旨在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 (又名可达龙 ,由SonofiWinthropIndustric生产 )的价值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CAF住院患者 2 0例 ,病程 >3周 ,男 1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8± 4)岁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 12例 ,冠心病 5例 ,风心 2例 ,特发性 1例 ,平均 2 4h室率 >70次 /min ,收缩压 >90mmHg ,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乙组62例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24小时内是否可以转为窦性心律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详细记录。结果:甲组患者治疗后经统计总有效率为85.00%,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7%,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00%,乙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明显优越于普罗帕酮,在临床治疗忠可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60岁以上患者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不适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发作时常伴快速心室率,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加重。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早开始。我院2002年5月-2005年12月用静脉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为探索其药物复律方法 ,本资料采用静滴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 ,观察其疗效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1月因快速型心房颤动而收住院的病人 3 2例 ,其中冠心病房颤 14例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行经皮球囊扩张术后 3个月 ) ,心房颤动 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房颤 5例 ;特发性房颤 4例。房颤的病史均在 1年以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 9岁至 72岁 ;入院前有 3例病人已在院外应用西地兰治疗。1.2 用药方…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作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和Ⅱ组(给予胺碘酮+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后,Ⅰ组CRP(mg/L)分别为3.24±0.12和3.20±0.13(P〉0.05),Ⅱ组分别为3.22±0.13和2.15±0.11(P〈0.05)。Ⅰ组和Ⅱ组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42.11%和23.68%(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可以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可能与其抗感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3例):胺碘酮150 mg+生理盐水10 m l,静脉注射,10分钟注射完毕;心律平组(33例):心律平70 mg+生理盐水10 m l,静脉注射,5~10分钟注射完毕。观察10~20分钟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 mg,心律平为210 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5.76%(25/33),心律平组48.49%(16/33),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46.5±13.6)分钟,心律平组(39.2±15.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5)。结论:胺碘酮和心律平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心律平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3.
王津生 《河北医学》2002,8(8):682-684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长期口服预防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3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月内,将胺碘酮由负荷量减至维持量0.05g/d。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维持窦性心律的显效率为53.5%,有效率为18.6%,总有效率为72.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0.05g/d)可有效、安全的预防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仝峰  杨琴  司大妞 《中原医刊》2011,(14):63-65
目的评价螺内酯、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1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螺内酯组(A组n=41)、胺碘酮+厄贝沙坦组(B组n=41)、胺碘酮+螺内酯+厄贝沙坦组(C组n=41),随访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经。结果试验终点时,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70.0%、B组69.2%、C组87.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左房内径大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厄贝沙坦单药加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两药联合优于单药疗效,并能进一步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王磊 《中原医刊》2011,(24):49-51
目的观察新一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和经典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75岁,持续时间≤90d的房颤和房扑患者3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9例和胺碘酮组19例,伊布利特组体质量≥60kg者首剂1mg、体质量〈60kg者首剂0.01mg/k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或0.01mg/kg;胺碘酮组首剂150m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50mg,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组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78.9%和31.5%,2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84.2%和52.6%,平均转复时间分别为(19±12)min和(48±17)min(P〈0.01)。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结论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均能终止房颤和房扑,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岁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对风心病房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房颤转复能否转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风心病并房颤患者,乙胺碘肤酮与直流电复律治疗后转归情况。胺碘酮0.23次/日,7天;0.22次/日7-14天,不能转复者给予直流电150-300瓦,秒复律。结果:胺碘酮与直流电治疗后,房颤转复成功率为7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左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是转复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结论: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联合治疗风心病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方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0-14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替米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比治疗前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房颤发作次数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但观察组左房内径的平均增幅在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能更有效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两者能更好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