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疕合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内服白疕合剂,对照组内服消银颗粒,均配合外用牛皮癣洗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比较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77.9%,对照组有效率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疕合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ASI评分、DL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红斑、浸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汤对寻常性银屑病血瘀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对银屑病模型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用药灌胃4周后,采用小鼠阴道组织HE染色法观察白疕合剂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8的水平,并与10只正常小鼠作对比。结果白疕合剂能显著抑制银屑病小鼠模型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降低血清中IL-8的产生(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白疕合剂可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降低血清IL-8的产生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最近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3种生物制剂阿法塞特、依法利珠和依那西普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安全性进行介绍。这些新的药物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炎性皮肤病,虽然临床上有诸多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但仍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使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药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已出现了不少新的药物及方法,现将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一些包括生物学制剂在内的,较新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疗效.虽然这些方法和药物目前仍无法根治银屑病,但它们为银屑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银屑病为一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免疫异常、多基因遗传和精神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认识的深入,银屑病的治疗也取得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抗感染治疗 1.1抗细菌治疗咽喉部链球菌感染是诱发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重要因素。Tokyura等体外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对链球菌超抗原的反应,发现局部链球菌感染可释放超抗原,引起相关T细胞暂时性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疕胶囊(土鳖虫,穿心莲,珍珠母,乌梢蛇)对银屑病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及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激素灌胃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制作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直接利用小鼠尾部鳞片模型,给予白疕胶囊不同剂量(0.72 g/kg,0.36 g/kg),甲氨蝶呤(MTX)2 mg/kg及生理盐水(NS)进行干预,14 d后计数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小鼠尾部颗粒层鳞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疕胶囊的各剂量组及MTX组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均能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P0.05),从而促进表皮的正常分化。结论白疕胶囊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一些具有靶位特异性的生物制剂相继出现 ,并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文中对近年来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按直接杀伤致病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与迁移、促使免疫偏向及阻断炎症性细胞因子活性 4个作用环节进行了粗略归类 ,并对其作用机制、临床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凉血消疕汤口服联合煤焦油软膏外用)和对照组(郁金银屑片口服联合煤焦油软膏外用),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在疗程早期(疗程不超过4周),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疗程中期(疗程在4~8周之间),二者疗效相当;疗程晚期(疗程在8~12周之间),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疗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联合煤焦油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在足够疗程前提下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政治疗方法繁多。目前其新的治疗药物的前是应是临床效果最好而副作用最小。现将本病近年来治疗上的进展介绍如下。l原有治疗方法的新进展11意林惠林作为对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应用时间已超过80年,近10年来的主要进展是:()短暂涂药法的应用一即为①徐药时间缩短一仅对皮损或对全身皮肤表面用药10-30分钟,每日1次;②把药物浓度增加为1%-3%。此法对本病能产生非常满意的效果;因患林能吸收紫外线光谱一故此方法也可以与UVA或UVB联合…  相似文献   

13.
依那西普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它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达到控制炎症阻断病情进展的作用。通过使用依那西普,关节病型银屑病(PsA)患者在关节损害、皮肤损害和生活质量上有了明显改善,它不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依那西普已成为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重要药物。本文就依那西普在PsA患者的关节症状、皮损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治疗机制和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老年人群比例的提高,老年银屑病患者逐年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特殊体质以及合并多种疾病,在治疗方面比较棘手,但有关老年银屑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较少,因此综述近几年老年银屑病的治疗,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女性患者在育龄期发展为银屑病。目前,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它们均有可能导致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综述旨在讨论用于治疗妊娠期银屑病的主要药物包括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以及既往报道的妊娠期银屑病的治疗的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头皮是银屑病的好发部位,其部位特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头皮银屑病治疗本身的复杂性加上缺乏循证医学和双盲的研究,使其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对于头皮银屑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现就头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头皮是银屑病的好发部位,其部位特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头皮银屑病治疗本身的复杂性加上缺乏循证医学和双盲的研究,使其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对于头皮银屑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现就头皮银屑病的治疗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具有靶位特异性的生物制剂相继出现,并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文中对近年来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特剂按直接杀伤致病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与迁移、促使免疫偏向及阻断炎症性细胞因子活性4个作用环节进行了粗略归类,并对其作用机制、临床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屑病性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过去治疗一直局限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满意。近年来国际上对其治疗的研究已主要集中在分子水平上,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T细胞靶向药物等。本文将在回顾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治疗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但在过去的 2 0年里 ,对银屑病的认识日渐加深。从遗传学、免疫学、新型免疫抑制剂、血管生成和生长因子、核受体靶击疗法、心理干预、物理疗法等角度对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 ,展望未来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