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君 《江苏中医药》2022,54(1):28-30
皮肤疾患虽属外科范畴,但常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效果易反复。单兆伟教授提出"从脾胃论治皮肤病",立足中焦,在健脾益气基础上,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辅以化湿和中、清热活血、疏风祛邪,每收良效。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陈达灿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较多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尤其是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本文旨在介绍陈教授从脾胃论治各种皮肤疑难顽症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余江毅教授辨治糖尿病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余师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余江毅教授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脾胃功能失常相关,针对不同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化痰利湿、益气健脾,清利湿热、润燥养阴,清热通络、凉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结论:余江毅教授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4.
赵丽平 《山西中医》1990,6(3):19-20
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病因绝大多数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本人从脾胃论治小儿皮肤病,常收到较好效果,特总结如下。一、清脾除湿法:本法适用于脾胃湿热壅盛所致的小儿皮肤病。《诸病源候论》曰:“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热。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也。”小儿或因胎热,或因过食乳酪肥甘之物,在内致脾胃壅盛,酿生湿热,加之小儿卫外功能较弱,风湿之邪由皮毛而入,客于肌肤,郁结不散,内外之湿热与气血搏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科学院路志正教授为首届国医大师,擅长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各种慢性及疑难杂症,并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作为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核心。笔者作为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有幸在北京跟随路老侍诊学习,期间见路老从调理脾胃入手辨治支气管哮喘,疗效颇佳,今试将其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惠波波  韩祖成 《河北中医》2021,43(12):1945-1947,1951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韩祖成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并将失眠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病性又有不同,早期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转变为虚证,并分别对应痰湿蕴脾、肝郁脾虚、心脾两虚的病因病机,善用经方、古方,灵活辨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戴燕  丘嫦  郭倩倩  宋雪  许锐 《新中医》2016,48(4):215-216
正林毅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继承工作的老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潜心研究乳房疾病五十载,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和理论上均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岭南地处中国大陆南端,气候炎热潮湿,这决定了岭南人特有的体质特点,即脾气虚弱兼有痰湿。林毅教授在岭南地区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注重从脾胃论治,效果显著。现简单介绍林教授从脾胃论治乳腺癌的经验,与同道  相似文献   

8.
温法主要指用温热药祛除脏腑经络沉寒痼冷的方法,而通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包括消导法,祛瘀法等,故温通法是温法与通法有机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主要从中医学的疝气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并参考古今名医临床治疗经验,揭示阳气亏虚,寒滞肝经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机所在.针对慢性前列炎“以寒为主兼有湿、瘀、滞”这一主要病理特性,提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可从温通散结的角度出发,运用温通法,达治病求本之目的,并希翼能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用药拓宽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汉钧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唐师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要重视调治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平衡,这种整体观为乳腺疾病外病内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继承人跟随唐师临诊学习,记录其在乳腺疾病方面的治疗精髓,感悟颇深。现将唐师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建湘 《中医药导报》2007,13(10):22-24
文章介绍了欧阳恒教授论治皮肤病的经验,强调病与证的辨证关系,临证用药的灵活变通和发扬中医特色,创治皮肤病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11.
刘莹  李平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72-773
李永成主任治疗皮肤病,治法个性鲜明,疗效肯定。根据体会心得,将其归纳为"从脾胃、从神"两方面论治的思路,以期在临床治疗中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2.
孙志广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其善于运用凋理脾胃法治疗内科临床疾病,不仅用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对于冠心病也独辟蹊径,采用调理脾胃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学术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3.
外科疾病虽然大多数发于体表皮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唐汉钧教授认为:"中医外科疾病虽然表现的症状较为表浅,但往往是由内脏的病变所导致的。而脾胃乃后天之本,因此,外科诸多疾病与脾胃  相似文献   

14.
介绍朱莹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经验.朱教授治疗失眠常从脾胃入手,其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司升降,若脾胃和则气机畅、浊气降,气血调和而神有所养,心肾相交,营卫阴阳调和则寐安.临证治疗以健运脾胃为主,喜以四君子汤为基础,但不拘泥于一方,注重整体辨证,个体化治疗,用药灵活,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蒋士生教授为全国第五批名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30余年,形成了自己临证独重脾胃的学术思想.在杂病治疗中首重脾胃,认为五脏虚损脾胃为先,在临证中既遵古,又不泥古,圆机活法,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临证,感触良多,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坚持"胃肠一体"观,倡导"四辨一体"脾胃病诊疗模式,学验俱丰,疗效卓著。根据《灵枢·胀论》"胃之五窍"理论,何教授从脾胃论治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窍疾病,临床每获良效。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令人得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介绍刘华一教授从脾胃论治皮肤病的经验。首先阐述了皮肤病与脾胃的关系,认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津枯血燥,肌肤失养,则出现诸多皮肤病变。临证治疗时强调"中焦固而百病去"。在调理脾胃的同时常加理气活血化瘀之品,也可配合虫类药物,善用消食之品。强调谨守病机,审因论治,整体调护。  相似文献   

18.
介绍鲍身涛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鲍教授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复杂,主要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湿、瘀为标,立调养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证中四诊合参将慢性皮肤溃疡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滋阴运脾,分别予以归脾汤、阳和汤合参苓白术散、玉液汤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从脾胃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附验案,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雷磊教授从脾胃论治痛经的经验.雷教授认为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升降不利,冲任失调,邪犯胞宫从而引发痛经.故在温经散寒的同时,应注重调养脾胃;使气机升降有序,气血生化充盈冲任、胞宫.其临床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吴茱萸临证变化加减治疗,并配合中成药暖宫七味丸温经养血、驱寒止痛,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