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加味散偏汤,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46.0%,对照组2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散偏汤,对照组给予氟桂嗪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46.0%,对照组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方法,选取偏头痛临床常见的肝郁血瘀证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过程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列入统计115例。两组在偏头痛健康教育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对照组服用西比灵胶囊;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1次。观察两组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天数、偏头痛积分、使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在缓解头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天数、降低偏头痛积分、减少止痛药使用上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中药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例,最终实际纳入对照组52例,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刺联合散偏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平均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证候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内皮素-1 (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多巴胺(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平均持续时间、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1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9.76%,对照组复发率为45.71%,2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散偏汤,对照组给予西药西比灵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能够改善偏头痛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口服头痛胶囊,对照组32例予口服尼莫地平,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用药后2组疗效、头痛评分、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6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7年我院门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采用加味散偏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偏头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14%(P0.01),疼痛改善方面,两组NRS评分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结论:运用加味散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偏头痛,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偏头痛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散偏汤加味水煎服,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睡前服,10d 1疗程,治疗2疗程后统计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即散偏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涌泉穴中药贴敷对间歇期偏头痛预防效果,并初步评价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治疗组(29例)进行为期4周的涌泉穴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29例)使用安慰剂,两组患者均在停药后4周随访。比较两组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时间、程度及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PRO量表)评分。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结果 除止痛剂使用次数,治疗组的头痛发作频率、时间及程度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下降的差异未持续至随访期(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治疗组偏头痛PRO量表总分较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评价维度的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研究进行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 本研究中使用的涌泉穴中药贴敷可对偏头痛起到预防作用,能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总时间并降低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阮绍萍  袁莉  段永宏 《河北中医》2012,34(12):1777-1779
目的观察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头痛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型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伴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3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伴随症状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QOLI-74问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艳茹  申明宏 《新中医》2008,40(3):74-74
目的:观察加味散偏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以加味散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西比灵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散偏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愈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愈偏饮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偏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贺君 《新中医》2015,47(7):260-262
目的:观察黄帝内经刺血法对偏头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等例的2组,即治疗组(刺太阳穴络脉法加尼莫地平)和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4周后观察头痛指数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0%,对照组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头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帝内经》刺血疗法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其中刺太阳穴络脉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散风通络汤预防性治疗成年人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偏头痛病人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组口服散风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8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在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次数反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风通络汤预防性治疗成年人偏头痛,较应用普萘洛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头颈部理筋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1∶1随机将气滞血瘀型慢性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头颈部理筋手法,针刺与头颈部理筋手法均为每周3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并对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P均0.05)。结论针刺配合头颈部理筋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偏头痛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偏头痛头痛程度,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与头痛持续时间,所以值得临床深入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予镇肝熄风汤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2、3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血清CGRP、PGE2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63/64),对照组总有效率89.1%(57/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周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1、2、3周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ID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2组血清CGRP、PGE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6个月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且治疗后1、3、6个月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可抑制血清CGRP及PGE2的释放,发挥镇痛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逍遥丸联合西比灵,对照组单用西比灵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头痛指数(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头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逍遥丸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加味散偏汤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1月,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偏头痛患者62例,用完全随机法分为针药组31例采用电针结合加味散偏汤治疗;西药组31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呋喃硫胺片治疗;疗程终止后,3个月后分别进行追踪,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1)VAS评分:组组比较,针药组分数明显好于西药组,(P0.05)具统计意义;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进行比较:针药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西药组P0.05,没有统计意义。(2)综合评分法评分比较: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55%,西药组为77.4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Z=3.657)P0.05。结论:电针结合加味散偏汤对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