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出生后2d。因出生后家属发现其腭部肿物,吃奶哭闹、量少、呛咳、呼吸困难而就诊,以“腭部肿物”收入院。口腔检查:面部对称无畸形,张口度约3cm,硬腭正小可见一4.0cm×2.0cm×1.5cm大小的圆柱状肿物,下乖至咽部,肿物旱粉红色,触之软、光滑、无触痛,基底部有带,与硬腭相连(图1)。治疗:全麻下切除腭部肿物,见肿物呈息肉状,表而有绒毛,大小约2.7cm×1.8cm×1.8cm,下部蒂大小为0.6cm×0.6cm×0.6cm。镜下可见:肿物被覆角化上皮,可见皮脂腺及小汗腺、毛囊结构,中央为纤维脂肪组织(图2)。病理诊断:腭部毛息肉。术后患者吃奶好,呼吸通畅,术后7d出院。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高××,男,22岁。因酒后骑自行车不慎撞于电线杆上,致左上前牙脱位,2小时后来我科急诊。检查(?)完全脱位,但牙根、牙冠形态完整,牙槽骨未见骨折,(?)唇侧牙龈呈“Y”形约2×1×1cm 大小撕裂。(?)松动Ⅰ。叩痛(+),上唇呈水肿,x 线片示(?)脱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朱××,男,43岁,教师。于1981年5月12日来院门诊。主诉2年前熬夜后觉上前牙腭侧疼痛,后又发现局部红肿,继之逐渐溃烂,披以白色脓样薄膜。曾多次以“口疮”治疗无效,且逐渐向两侧扩展。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结核史及结核病接触史。口腔检查:多数牙有牙周病,牙石(+),43 123唇侧牙龈见1.2×0.5cm,2×1cm大小浅溃疡;整个硬腭  相似文献   

4.
碘甘油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剑均  王雁 《口腔医学》2004,24(1):25-25
患者 ,男 ,32岁 ,因上前牙牙龈肿痛来我科就诊 ,检查见两侧面部及上唇无异常 ,口腔卫生状况差 ,上前牙牙龈缘软垢堆积 ,红肿 ,牙龈点彩消失 ,质地软。诊断 :牙龈炎。行3%双氧水加生理盐水冲洗龈袋 ,碘甘油滴敷 ,患者未感不适。约 0 .5h后返回我科 ,诉上唇肿胀不适 ,检查见两侧面部肿胀明显 ,上唇肿胀外翻 ,触之皮温稍高 ,质软 ,牙龈接触碘甘油部红肿明显 ,皮肤未见异常 ,未感头晕、乏力等症状 ,血压 :14 / 8kPa(10 5 / 6 0mmHg) ,心电图正常 ,心率 80次 /min。患者诉有青霉素过敏史 ,诊断为 :药物过敏 (碘甘油过敏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上…  相似文献   

5.
患者 ,14岁 ,男性 ,因上唇黏膜肿胀下垂畸形 10年入院。入院时全身情况好 ,专科检查见上唇唇珠两侧湿唇黏膜对称肿胀下垂 ,最突点距唇珠约 1cm ,微笑时上唇畸形尤为明显 ,似 2个半球形肉赘 ,大小 1 5cm× 1 0cm ,扪诊畸形处黏膜质软 ,无波动感 ,与正常黏膜无明显界限 ,质感无差别。采用对称鱼形切口切除畸形处黏膜及黏膜下组织 ,效果满意。病理结果 :镜下 ,表面上皮分化良好 ,其下腺体分化成熟呈小叶状增生 ,其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唇腺增生致上唇畸形较为罕见 ,本例唇腺增生呈对称性 ,故手术切口设计为对称鱼形切口 ,术中切除…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引起肌肉颤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5岁,2005年6月夜间因摔伤来我院就诊。检查:神志清醒,口外见面部皮肤多处擦伤,口内检查见上唇黏膜有一横向裂口,长约2.0cm,深入黏膜下层。上前牙幽腭侧移位,牙龈撕裂,X片示牙槽突骨折。局麻下软组织缝合、骨折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7.
右腮腺肿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报告 女,3岁,出生后1周时发现右腮腺区花生米大小肿物,渐进性增大,第一次术后3个月复发并且快速生长,因“右腮腺肿瘤术后复发6个月”入院。查体:双侧颌面部不对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腮腺区可及5.0cm×4.5cm大小肿物,质中偏硬,无明显压痛。口腔黏膜及咽扁桃体无明显异常,腮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物。无家族性疾病史。全麻下行右腮腺区肿物扩大切除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 女 35岁,81年9月12日初诊 一月多前因上前牙肿胀被误诊为牙槽肿胀,切开引流后久治不愈转来我院求治。 局部检查为锤造冠上唇前庭粘膜皱褶红肿,龈袋内可挤出草黄色溢出物。拍片发现根尖处有1.5×1.5cm透光区,边缘不甚清晰。另拍上颌咬片发现除根尖外龋牙根尖也有根尖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8例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8~90岁。舌鳞癌7例、颊黏膜鳞癌4例、腭鳞癌3例、口咽癌和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各2例。肌皮瓣面积最小为4.0cm×12.0cm,最大为5.0cm×15.0cm。结果17例肌皮瓣存活,1例缺血坏死。肌皮瓣受区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经术后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1例术后10个月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原发于下颌骨的平滑肌肉瘤罕见,疗效亦差,笔者诊治一例,第一次术后复发,第二次术后用顺铂辅助化疗,随访3年多未复发,报道如下。陈某,男,52岁。1986年5月23日入院。3月前右下后牙疼痛,继而牙槽肿胀,在某院行抗感染和切开引流,肿胀反加重,但无下唇麻木。6天前来我院见右下颌体后部肿大,轻度压痛,并有乒乓感,右颌下触及约1cm大淋巴结1个,质中,有压痛,活动度低。口臭明显,(?)颊舌侧肿胀,颊沟变浅,舌下襞被推向中线,牙龈肿大约4×3×3cm,褐色,表面呈颗粒样溃疡。(?)伸长,Ⅲ°松动。X 线片示右下颌体有2×3cm囊样骨破坏区,周边无骨硬化线,后缘界不清,下缘骨缺损,牙槽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7岁。发现左耳下肿块近1月,检查:左耳下腮腺区可扪及3.0cm×2.5cm包块,质地中等,可活动,触诊呈哑铃状,无压痛,表面皮肤无异常。B超检查示左腮腺内两个低回声团块,一个约2.0cm×1.6cm,边界清,形似淋巴结回声;另一个约2.9cm×1.7cm界清,包膜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结论:左腮腺多发低回声团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 ,原发于颞下窝的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 ,36岁 ,因右腮区渐进性肿胀 5个月 ,于 2 0 0 3年 2月收入院。诉 5个月前发现右腮区有一如“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渐长大。专科检查见面部不对称 ,右腮腺区有一大小约 3.5cm× 3.0cm肿块 ,质硬、界不清、不活动、无明显触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无面瘫 ,张口度约 3.0cm ,开口型“↓” ,双侧颌下区皮肤及双下颌牙龈、牙齿感觉正常 ,口腔粘膜正常 ,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触及。CT示 :右颞下窝有一大小约 …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尹×,女,9个月。住院号30859。右上颌骨处长一肿瘤5月余。于生后4个月发现右上颌骨前部,牙龈处长一肿瘤,其质硬,肿瘤生长快,肿瘤处牙齿脱落,曾用中药及西药治疗无效。查体:心肺(-)、腹部(-)。口腔所见,右上唇明显隆起,变形,不能闭口,右上颌骨前部齿槽骨及硬腭处有一5×5×4cm 大小肿瘤,无动度、无触痛及叩痛。肿瘤顶部有一溃破处约有1.5×2cm 大小面积  相似文献   

14.
牙瘤5例报告     
<正> 牙瘤系牙胚发育紊乱,由成牙组织发生的高分化良性肿瘤。现综合5例报告。例1:景××,男,12岁。左下颌反复肿痛3月余就诊于口腔科;发现(?)残根,(?)松动,牙龈充血水肿而拔除(?),并辅以抗生素治疗,但局部肿胀未消退。2月后再次就诊。检查:左下颌体部膨隆,左下颊沟变浅,质硬,压痛不明显。(?)牙槽脊瘘道深1.5cm,(?)未萌出,(?)区见淡黄色硬组织暴露,范围约0.3×0.5cm,X 线片示(?)区2×2cm 大小透光影象,内含密度高而均匀的阻光影团。覆盖于(?)牙胚(牙合)面。治疗。手术摘除。病理:肉眼见离体硬组织团块近似椭圆形,大小1.5×1.5×1 cm,大部被结缔组织包绕,剖面呈实性、坚硬、淡黄色,结构排列紊  相似文献   

15.
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组织少见,发生癌变罕见,现报告1例。 患者女性,27岁,智力障得。因喉部异物感1年,加重1个月,无疼痛,伴有吞咽困难就诊。近1年来,饮食睡眠正常,无声嘶、无呛咳。查体:舌根部可见一肿物,约2cm×2cm,界限较清,甲状腺大小正常,未触及肿物,双侧颌下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CT示:舌根部可见3cm×2cm软组织肿块;甲状腺正常,未见病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杨文权  黄金华 《口腔医学》1991,11(4):210-210
<正> 造釉细胞牙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金×,女、14岁,学生。住院号18332。病史: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面部长一约拇指大小肿物,触之硬,无不适感。近2月来肿块明显增大隆起,致面部畸形,但仍无疼痛等不适、要求手术而入院。检查:口外右侧面部鼻唇沟处明显隆起畸形,皮色正常,触之硬,周界清,无移动度。口内32缺失,相应唇龈沟处可及约2×2×1 cm大小硬性肿块,粘膜色泽正常,触痛(-)。牙(牙合)系统未见异常。曲面断层片示:上颌骨右侧可见约4×3×2 cm大小周界清楚,呈一囊肿阴影,内含有呈棉絮状之透光度增高区约2×2 cm,同时伴有形态畸形之牙3颗。囊肿外侧方在1的远中根尖区可见埋伏牙1颗,囊肿上方可见  相似文献   

17.
<正> 猪囊虫尾蚴寄生于上颌骨内的病例很少报道,现介绍1例。患者杨×,男,30岁,化验员,浙江省余姚县。患者于1979年10月因硬腭正中无痛性肿胀1月来院就诊,X 线咬(牙合)片示:硬腭切牙孔区有1.5×2.0cm大小的圆形透亮阴影,诊断为“上颌骨正中囊肿”。患者因故未接受手术治疗。1982年3月,患者再次就诊,X 线咬(牙合)片显示:腭部阴影与79年的咬(牙合)片相比  相似文献   

18.
温×,男,1岁,患儿出生后发现上唇正中有裂隙,腭部长一高粱米大小的肿物。查之硬腭前1/3中线处见有1.0×1.0×0.5cm大小肿物,质硬,界清,呈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4岁,96年3月1日因颌面部枪击伤急诊入院。入院查:生命体征大致正常,神清、不能言语、左颌面部肿胀,颏下皮肤见0.5×0.5cm大小创口,渗血、张口度一横指,牙冠碎裂,舌侧有活动性出血,右侧后牙有咬合接触,前牙开(牙合)5mm,左侧后牙呈反牙合,双颞颌关节区压痛不明显。头部CT报告左枕皮下见1×0.8cm大小金属物;下颌骨正侧位片见左下颌骨体部、角部粉碎性骨折。 治疗:先行颏下皮肤创口及口内活动出血点清创缝合,手术取出枕部头皮下手枪子弹一颗,术后常规给予T.A.T.抗生素、激素治疗,三天后颌面肿胀基本消  相似文献   

20.
患者彭××,女性,54岁,住院号47749。因右侧磨牙区牙龈腫块,进行性增大二月余,于1978年1月21日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检查均属正常范围。专科情况见右侧面颊部较左侧丰满,张口度正常。右侧磨牙区牙龈有6.5×5×5cm大小之腫物,呈乳头分叶状,质地中等,表面糜烂,触之易出血,(?)缺失,(?)松动Ⅱ°。右颌下区触及腫大之淋巴结两个,大小分别为2×3cm 和2×1.5cm,边界清楚、活动。临床及活检病理诊断为:牙龈鳞状上皮细胞癌。手术所见:于1978年2月14日在全麻下行颌颈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