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取得正常老人视觉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有关资料及正常值。方法 应用丹麦Concerto脑电仪及视觉、听觉刺激、对40例正常老人的VEP和AEP作了检测。结果 VEP和AEP形态近似,提出Fz、Cz和Pz三脑区各指标的平均值,并对左右脑半球(F3-F4,C3-C4,P3-P4)作了比较。结论 正常老人VEP和AEP是较稳定的,本资料可作为今后研究老年精神病人VEP和AEP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P300地形图的方法,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手术前靶刺激P_3波波幅在额区降低,术后P_3波波幅较术前进一步降低,差异非常显著(F_z:P0.02,F_3:P<0.005,F_4:P<0.05)。提示术后近期内可出现脑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三种视觉符号编排的刺激序列,记录了95名正常人的视觉ERP,报道了Fz、Pz点N2、P3波幅和潜伏期的正常值及N2、P3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刺激序列可引出清晰、稳定的ERP波形;P3波幅与任务和部位有关,靶P3波幅大于非靶P3,靶P3于Pz点波幅大于Fz,非靶P3在Fz、Pz点间波幅无明显差异;N2波幅与任务无关,靶与非靶之间N2波幅地无差异,而与部位有关,Fz点波大于Pz点;N2、P  相似文献   

4.
报道健康人40~50岁80例,50~68岁20例的音调刺激及汉语词义归类的事件相关电位。汉语单词200个,按词义分为四类,每类出现率为25%,均可作为靶刺激。两种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外源成分潜伏期相似。而内源成分,汉语词义归类作为靶刺激时,潜伏期明显长于音调刺激,40~50岁组各部位均值分别为:F_z为546ms,C_z为548ms,C_3为548ms,P_z为547ms。50~60岁组分别为543ms、545ms、544ms及553ms。这个内源成分称之为P_550,其中27.5%可分为P_550及P_550。P_550可以认为是汉语语词认知的相关电位。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P_(300)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异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Andreason分型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混合型三组,分别记录Fz,Cz,Pz,Oz,C3及C4的视觉P300。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P300潜伏期延长、幅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阳性症状组的P300幅度左侧中央区显著低于右侧,混合型与阴性症状组以额区P300幅度减低为显著特征。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组间有不同脑区P300改变模式,提示两组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生理损害  相似文献   

6.
幼儿视觉ERP:Ⅱ.P3潜伏期和反应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事件相关电位(ERP)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因试验难度大,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以4 ̄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用母亲照片和陌生女人照片按一定概率编排民刺激序列,分别在三个试验中成功诱发ERP。结果证明幼儿P3平均潜伏期符合成人P3定义范围;幼儿P3潜伏期F2长于Pz、Oz;无任务P3潜伏期短于任务P3;高度选择注意时P3潜伏期长;再认母亲与再认指定陌生人照片P3潜伏期无显著差异,是幼儿  相似文献   

7.
吸食海洛因对人体神经和免疫功能的损害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30例吸毒患者C3、C4和30例正常人C3、C4的检测比较,吸毒者C3、C4较正常人C3、C4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及P〈0.01。通过对吸毒者C3、C4降低与神经系统关系的探讨,使人们更清楚吸毒对身的危害性,并为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刺激对健康老年及青少年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对60名青少年及47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做单音,图像及汉字结构识别视觉刺激折ERP研究。结果1外源性成分的比较:(1)单音:男性及女性的P2PL均是老年组长于青少年组(P〈0.05);(2)图像,男性Fz,Cz部位的N1PL和女性P2PL均是老年组短于青少年组(P〈0.05);(3)汉字结构:男性P2PL和女性N1P2PL老年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在人像再认过程中P3波幅变化规律,为幼儿认知发育提供神经电生理的依据,结果证明幼儿无波幅比任务P3波幅低,P3的引出与低概率刺激有关,再认熟悉人P3波幅大于再认陌生人,推论再认熟悉人的场合修正量大于再认陌生人,幼儿P3波幅的部位效应表现为从Oz至Fz渐次降低,P3波变化还与幼儿记忆,注意等心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智能障碍的WAIS-RC智力量表与P300潜伏期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6例20-50岁癫痫患者(病人)用WAIS-RC测出全智商(FIQ)、以纯音“oddball”刺激序列从Cz引出P300(P3),测其峰时(PL)和波辐(Amp)。以50例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志愿健康人为对照,病人按FIQ〈90分和≥90分(知能正常)分为A和B两组。然后将客P3各参量(主要为PL)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鱼肝油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维生素A(VA)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性。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血清VA和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5。结果 治疗后血清V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CD3、CD4及CD4/CD8有提高趋势,治疗前后血清VA含量与CD3、CD4、CD4/CD8均呈显著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 的变化,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入组受试者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n = 30) 及正常对照组(n = 30) ,均进行睡眠多导仪、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 、临床记忆量表检查及神经系统查体。结果采用t 检验和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记忆商(MQ)为90 ±12 ,P3 潜伏期为(359±30) 毫秒(Fz 记录点) ,(365±31) 毫秒(Cz 记录点) ;正常对照组MQ为104±16,P3 潜伏期为(337±29) 毫秒(Fz记录点) ,(339±31)毫秒(Cz 记录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P3 潜伏期和记忆商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夜间低氧血症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鱼肝油对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维生素A(VA)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血清VA和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血清V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CD3、CD4及CD4/CD8有提高趋势,治疗前后血清VA含量与CD3、CD4、CD4/CD8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5),治疗后血清VA含量与CD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VA含量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鱼肝油能提高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血清VA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PGn)及其激活因子(uPA)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神经营养素[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和营养素4(NT-4)]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然后采用酶谱分析法、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法对其产生的PGn和uPA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的神经营养素对所测定的酶原及其激活因子皆有上调作用。结论在体外,神经营养素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主要对峰波幅和峰潜伏期进行测量,本研究用人像照片按一定概率编排成刺激序列,成功诱发幼儿ERP,并在此基础上上对P3面积进行了测量。结果证明,低概率非靶刺激在幼儿可以诱发出P3,与任务相比波面积小,提示幼儿P3波面积有明显的任务效应,再认熟悉人的P3面积大于再认陌生人,波面积比波幅更合理地反映场合修正量。幼儿在高度选择注意时,P3面积大。幼儿P3波面积以Pz、Oz电极所描记的为大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阐明脂蛋白(a)水平增高是否为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其与不同部位梗塞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87例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含量,与对照组112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血清中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Lp(a)增高的发生率在脑梗塞组(33.3%)、深穿支动脉闭塞(PAO)亚组(32.3%)及皮层支动脉闭塞(CAO)亚组(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血清Lp(a)水平增高的相对危险度比数比(OR)为8.83。此外,9例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78例无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血清Lp(a)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血清Lp(a)水平增高是脑梗塞及PAO和CAO亚组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或糖尿病史可能是影响血清Lp(a)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颅磁刺激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证实经颅磁刺激(TMS)的安全性,记录并分别分析了大鼠接受TMS和头部阳极电刺激(EBS)诱发时,后肢肌肉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发现TMS能够在大鼠引发CMAPs,其阈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的34.5%,而头旁刺激不能引发CMAPs;腰椎上方磁刺激可获得潜伏期远短于TMS的CMAPs。麻醉过深可抑制TMS引发的CMAPs。超强EBS与TMS所诱发的CMAPs的潜伏期相差1.3ms。结果表明,TMS可在大鼠脑组织中产生足够强度的诱导电流,因而适合于TMS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观察了每天50或100次的TMS连续刺激1~3天,对大鼠行为及脑皮层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100次/天的TMS连续作用3天,能够导致大鼠运动皮层产生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提示,在临床上应注意正确使用TMS技术。  相似文献   

18.
探讨腓肠肌磁刺激脑诱发电位产生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 :10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6~ 17岁 ,平均9 7± 3 1岁 ,病程 2~ 11年 ,平均 5 6± 2 3年。均经病史、临床表现、肌电图和血清肌酶谱测定确诊为迪谢内肌营养不良。对照组为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儿童。受试者均行腓肠肌磁刺激脑诱发电位及胫后神经电刺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的测定。磁刺激时将刺激线圈置于腓肠肌肌腹处 ,刺激频率为 1次 /s ;磁刺激量为最大输出的 30 % ,叠加 5 0~ 10 0次 ,记录电极置于Cz’ ,参考电极置于Fpz,地线置于帼窝。测定N33、P38、N…  相似文献   

19.
大鼠海马脑片用[3H]去甲肾上腺素([3H]NA)孵育后,用无钙含2mmol/LEGTA任氏液灌流,用电刺激或高K+诱发[3H]NA释放。电刺激诱发的[3H]NA释放被TTX有力地抑制,被BAPTA—AM显著地减弱,但TTX和BAPTA—AM对高K+诱发的[3H]NA释放无作用。电刺激和高K+诱发的[3H]NA释放均被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佛波醇脂加强,并被α2-自身受体激动剂clonidine所削弱。结果提示:在胞外无钙时,电刺激诱发海马脑片释放[3H]NA是来自囊泡的胞吐;Na+进入神经末梢和内Ca2+释放参与这一诱发释放过程,但不参与高K+诱发[3H]NA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42例尿毒症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进行研究。其中尿毒症性脑病19例、脑出血3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1例。透析治疗组23例,血液透析17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6例,透析后,病情好转,BUN、Scr及血P下降,血Ca、CO2CP上升(P<0.01),死于多脏器衰竭5例。药物治疗组19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0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对尿毒症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首先应及时恰当地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