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变化,探讨TIA患者的认知损害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31例TI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_(300)检测及神经系统查体。数据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TIA组的MMSE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_3波潜伏期TI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比颈内动脉系统TIA的P_3波潜伏期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TIA患者的P_3波潜伏期延长与TIA患者的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383,P<0.01),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259,P<0.05)。结论 TIA患者存在早期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赵素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490-490
本文对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P300研究,以客观地评定TIA患者的认知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血流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血流改变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 (ERP)、老年认知功能量表 (SECF)、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对 35例TIA患者进行检测评估 ,并将ERP及SECF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利手和文化程度方面严格匹配的 3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TIA患者的P3 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5 ) ;有明显的记忆障碍 ,注意力、注意集中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均下降 ;TIA组 94 2 8%有脑动脉狭窄和闭塞。结论 TIA患者有多项认知功能障碍 ,尤以记忆损害突出 ;有持久的脑血流低灌注 ,认知功能损害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IA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及其特点,探讨与脑血流灌注、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35例TIA患者进行检测评估,并与性别、年龄、利手和文化程度方面严格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P_3潜伏期,P_3波幅,N_(250)潜伏期,各种认知功能,脑动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IA患者的P_3潜伏期明显延长(336.167±34.194,P<0.05);有明显的记忆障碍,注意力、注意集中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均下降(P<0.05),94%有脑动脉的狭窄和闭塞,主要分布在椎动脉、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结论:TIA患者有多项认知功能障碍,尤以记忆损害突出;有持久的脑血流低灌注、脑缺氧,认知功能损害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方法 61例TIA患者,在其最近发作3 d内进行MoCA、P300及血清NSE检测,并与4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IA组的MoCA评分[(16.59±5.74)分]、P300潜伏期[(355.50±38.52)ms]及P300波幅[(3.11±1.65)μV]、血清NSE水平[(18.95±8.78)ng/ml]与正常对照组[(27.58±1.36)分、(310.66±30.12)ms、(5.22±2.72)μV、(11.34±4.6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A≤5次患者MoCA评分、P300潜伏期及血清NSE水平与TIA>5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IA患者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血清NSE水平负相关(r=-0.444,r=-0.447;均P<0.01),P300潜伏期与血清NSE水平正相关(r=0.425,P<0.01).TIA组中,MoCA异常率(86.9%,53例)显著高于P300潜伏期的异常率(37.7%,23例)(P<0.01).结论 MoCA、P300检测能反映TIA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与血清NSE水平相关.MoCA评分对TIA认知功能损害的识别优于P300.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及轻型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较少。我们将对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我们筛选了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于发病后第3个月及第18个月各进行一次认知功能评估,截止至2014年3月31日。结果共209例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入组。其中,共24例(11.5%)出现了认知功能显著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比数比OR=0.869,P=0.021),心房纤颤(OR=5.950,P=0.00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OR=5.179,P=0.020)是TIA/轻型卒中患者中远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TIA/轻型卒中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认知功能进行随访,对于有心房纤颤及颅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应关注其认知功能变化,加强随访,必要时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措施,以减少其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D)可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已为大家所公认。有关本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国内早有报道,但对本病认知功能的电生理学研究,报道甚少。由于量表测试费时,而且依赖于主试者的主观解释,较难客观评价认知功能。对PD患者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和改良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检测,旨在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_(300)对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国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49-5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致脑梗死的相关高危因素,降低TIA进展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不同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与TIA发展致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以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等并发症与TIA发展致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依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期间发作次数分组,每组中3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发作频率越高、发作持续时间越长、住院期间发作次数越多,脑梗死发生率越高。TIA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时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和不伴合并症时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时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发生率高。结论 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并发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6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TIA转化为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次数5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时间30min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0min以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3次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3次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发作次数越多、持续发作的时间越长以及发作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1.
12.
13.
潘灏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5):316-320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逐渐将其引用到对于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判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P300、N400、CNV、MMN等经典ERP在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检查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伪装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方法鉴定专家结合临床检查及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193例脑外伤后精神伤残鉴定进行评估,区分出伪装认知功能损伤者52例与非伪装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高低音听觉刺激高低概率范式(oddball)引发事件相关电位,并同步记录被试判断高低音的正确率,分析伪装与非伪装组事件相关电位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①伪装组在P300之后的负慢波潜伏期显著短于非伪装组[(412.0±181.6)msvs(424.0±170.1)ms,Z=3.25,P=0.001];而波幅也大于非伪装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②伪装组P300潜伏期短于非伪装组,而波幅大于非伪装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③伪装组听觉高低音判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非伪装组[(79.2±19.8)%vs(93.1±9.3)%,t=5.195,P<0.001〗。结论伪装认知功能损伤者客观脑电生理反应(潜伏期短,波幅大)与其主观行为表现(判断高低音的正确率低)的"矛盾现象"可以作为伪装认知功能损伤的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相关关系。方法对70例MS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查及ERPs检查。结果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发现MS组全量表智商(FIQ)不正常者(<90分)的比率为40%(28/70),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MS组N2、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或脑脊髓型及进展型MS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幅降低。病程与P300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言语量表智商(VIQ)、FIQ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操作量表智商(PIQ)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结论MS患者存在有认知障碍。ERPs检查对MS认知障碍的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及脑细胞功能状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及脑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探讨TIA的有效治疗依据。方法 41例处于发作间期的TIA患者与55名做对照的健康成人均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PECT显示放射稀疏和(或)缺损39例,检出率为95.1%。CTPI显示灌注异常26例,检出率为63.4%,提示TIA发作间期仍有半数以上存在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动力异常。而对于CTPI显示脑血流正常者,SPECT仍显示有放射稀疏和(或)缺损,考虑为局部脑细胞功能减低所致,PET检测结果亦显示细胞代谢异常。结论 TIA发作间期患者虽无临床症状及体征,但脑细胞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患者仍处于脑血流异常状态。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TIA患者的治疗,防止TIA复发,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前循环TIA病人82例(TIA组),均行头颅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其分别在发病后的第7天、第1个月±3天、第3个月±5天、第6个月±7天进行认知及运动功能评估,并与90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发病后4个时间点分别有46例(60. 5%)、48例(63. 1. 0%)、60例(78. 9%)和65例(85. 5%) TIA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TIA组发病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Mo CA总分逐渐下降(P 0. 05),且各时间点Mo CA总分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oCA各因子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语言重复、语言流畅性等分项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IA发病早期即可出现认知障碍,且持续存在,发病3个月后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在症状消失后是否遗留记忆障碍;并探讨颈内动脉狭窄、TIA的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末次发作后平均(8±6)天接受临床记忆量表(甲套)的测试,61名正常对照者也接受同样的量表测试。结果(1)TIA患者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总量表分及其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项的等值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而两组在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TIA组内伴颈内动脉狭窄者的总量表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的等值量表分均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3)TIA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临床记忆量表的MQ及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1)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短时记忆障碍。(2)伴颈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与无狭窄者相比短时记忆尤其是视觉记忆损害更重。(3)TIA患者的病程、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一般不超过 2 4小时 ,临床症状及体征很快恢复 ,但可以因反复TIA发作造成脑组织病理和生理损伤而形成脑梗死。为了探讨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选择了1995年~ 2 0 0 1年 45~ 78岁TIA发作病人与无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TIA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特点、一般临床资料、血管狭窄及分布特征,分析TIA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纳入的143例TIA患者中,46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17%。认知障碍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语言、延迟回忆、定向、计算力及MoCA总分均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受教育年限较认知正常组更短,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肽Y (NPY)水平则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颅内+颅外动脉均狭窄、责任血管狭窄≥50%比例大于认知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短、血清hs-CRP、Hcy及NPY水平升高、责任血管狭窄程度≥50%是TI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TIA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