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连接法对血液透析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血液透析病人10例80例次,分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采用先夹闭透析管路静脉端,再与静脉穿刺针直接连接的方法;改良组采用透析管路静脉端带预冲液,左手食指、拇指折叠挤压静脉穿刺针端口,迅速连接的方法.[结果]改良组连接法能有效地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组连接法安全、可靠、可以弥补常规连接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进静脉推注方法对预防应激性溃疡治疗过程中提高静脉推药的安全性。方法 对80例术后禁食按医嘱需要静脉推注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采用传统静推方法,改良组采用自茂菲式滴管推注方式。结果 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推药方式用药效果无显著差异,对病人血管刺激小,疼痛减轻,增设过滤装置。结论 改良推药方式明显优于传统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陆涛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64-2864
临床上有些病人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前,有的常规静脉推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或抗过敏类药物等,通常做法用注射器抽吸药物,排尽空气至乳头处,分离针头,关闭输液管调节夹,分离针头硅胶管与输液管连接处,将注射器乳头与针头硅胶管连接,匀速推药,完毕拔针。但在分离、连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极少量的空气,在推药时进入血管,病人看到空气进入血管,极易恐慌,发生纠纷。  相似文献   

4.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及时给药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经常采用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推注药物后再将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继续输液。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有少量气泡通过头皮针的软管而进入体内。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体内的方法。传统方法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好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再将输液器排气后与头皮针相连,这样,经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接头处。新方法则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左手持头皮针管末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寻求一种更好的输液留置针内残留空气的排气方法。方法对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病例通过不同排气后的空气残留情况。结果常规组60例,改良组52例,常规组无空气残留率为3.33%,改良组无空气残留率为100%,经χ^2检验(P〈0.05)。结论改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空气的残留,消除了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损伤,也搞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改良静脉穿刺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群 《当代护士》2005,(8):73-74
目的通过比较患者对改良静脉穿刺法和常规静脉穿刺法的疼痛反应程度,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分2组2日内进行2种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对照组:第1天用常规静脉穿刺法在左侧手背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第2天使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右侧手背与左侧手背同部位处进行静脉穿刺,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程度.结果改良静脉穿刺法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静脉穿刺法(p<0.01).结论改良静脉穿刺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末何时拔针及密闭式输液不能随便分离针头的护理。方法 对300例静脉输液末进行了观察,对300例密闭式输液中输液管与针头分离推药进行了观察。结果 当液体输至距心脏10—20厘米时,液面会自动停止下降,当分离输液管和针头推药后再连接时,反折及卡住调节器的输液管顶端有少量空气进入血管,而缓慢地排出少量输液管中的液体,再连接针头时无空气进入血管。结论 必须要分离输液器和针头时,缓慢排出少量液体少量空气不会进入血管了。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通过对120例静脉输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步排气法输液组输液时空气进入静脉的机率明显低于普通排气法输液组,说明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与排气时的速度,压力有关。采用不同持针每度排气后输液观察,结果表明:输液时有无空气进入静脉,与排气时不同持针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将100例临终水肿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每组50例。常规组按规范方法实施留置针静脉穿刺,改良组采用不扎止血带配合拇指按压法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统计两组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高,与常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采用改良留置针静脉穿刺法,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减轻临终患者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吴小燕  李秀莲  李春联  杨美娣 《护理研究》2005,19(14):1276-1277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药液后预防输液空气进行人体的护理。方法选择输液并需要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按常规进行静脉输液并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完毕后,先观察并确定输液管内无气体,然后将注射器与头皮针分开,打开输液器开关,滴2~3滴管内的药液进入头皮针接口,使头皮针接口部位充满液体,再将输液器迅速连接头皮针接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按常规进行静脉输液并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完毕后,先观察并确定输液管内无气体,然后将注射器与头皮针分开,直接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对2组是否有空气进入体内、排除空气所用的时间和患者的不适感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空气进入体内、排除空气所用的时间和患者的不适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进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人体,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信任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金葵花  刘群等 《现代护理》2002,8(11):870-870
静脉输液过程中由头皮针处进行静脉推药 ,为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 ,常规操作方法为关闭调节夹 ,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 ,将针管与头皮针连接后直接推药 ,此法常常会将少许气泡推入静脉 ,引起病人及家属的担忧。为此 ,我们对操作方法稍作改进 ,临床应用 10 0余例次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方法1.1 静推药液的准备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静脉推药时 ,根据药品多少选用适当型号的针管抽取所需药液 ,排尽针管内的气体 ,套上针帽备用。1.2 推药方法 推药前先将输液器上的调节夹关闭 ,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 ,将空针上的针头连同针帽取下 ,套在输液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3M贴膜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后的贴膜加胶带外固定法这2种固定留置针方法对高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和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高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胶带外固定法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3M贴膜常规固定法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和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改良后的方法固定留置针与传统的3M贴膜常规固定法相比,留置部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显著减少,留置时间增加。结论使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并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该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推注后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方法:随机将42位病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n=148次)采用传统的接针操作,而改进组(n=179次)在静脉注射前先回抽并将微量气泡轻弹到注射器内后,方注射药液,注射药液后,轻折输液管,待液体悬于输液器乳头,同时反折头皮针的左手稍放松,头皮针管内回血时再迅速连接。结果:改进组在微量空气气泡发生率由常规组的79.1%降至20.7%,差异显著(P<0.001)。结论:改进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静脉推注后接针方法明显地减少了微量空气气泡形成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春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22-3323
静脉给药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忍受着穿刺的疼痛,特别是长期输液的患者。为了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笔者对100例需要静脉给药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与改良静脉穿刺法进行比较,得出改良静脉穿刺法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法,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用于老年癌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德珍 《护理与康复》2010,9(7):609-610
目的观察浅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在老年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癌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用改良固定法,无菌敷贴外加用纸胶固定,比较两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u=-4.726,P0.05。结论改良固定法能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在静脉推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流程繁琐,护士在给病人推药的过程中,首先要拔开输液器下端的接头,然后拔掉注射器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进行推药,输液器挂一边,非常麻烦;如果抢救病人,多次推药,反复拔开、接通输液器下面的接口,就更加麻烦;(2)增加污染机会,反复拔开输液器下面的接头及注射器针头,将输液器末端接口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污染机会;(3)空气易进人头皮针内,在断开输液器末端接口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难免会进入小气泡,病人看到有气泡进入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会引起纠纷;(4)输液微粒的危害,在静脉推注时,由于头皮针没有过滤网,一些微粒会被推进血管内,进入各个器官,引起严重的后果;(5)药液易污染,护士给患者推注化疗药物及刺激性药物时,在断开输液器接口及注射器针头时,药物外漏污染病人及护士,并造成药物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式静脉穿刺法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患者总计420例,均为我院急诊输液室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将其等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接受改良式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进针法在前臂掌侧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输液的肝硬化患者3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按照常规进针法和改良进针法进行前臂掌侧静脉穿刺,比较穿刺效果.结果 静脉穿刺成功率改良进针法为95.0%,常规进针法为83.0%,两种进针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79,P<0.05);改良进针法中度及以下疼痛程度低于常规进针法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Z=18.95,P<0.05).结论 在前臂掌侧静脉穿刺中,采用改良进针法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