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月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45例(其中3例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2、1、2、3、4、5、6、7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44/45(97.8%)、30/41(73.2%)、26/36(72.2%)、13/27(48.1%)、10/19(52.6%)、5/13(38.5%) 、1/7(14.3%)、0/2(0)。住院期间发生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各1例。随访中共死亡14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有选择性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加门奇断流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3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占91.9%(217/236)。结果 围手术期止血率98.3%(232/236),围手术期死亡率1.27%(3/2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37%(8/236)肝性脑病发生率2.97%(7/23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于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32例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术期处理包括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异常、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护肝治疗、胃肠道准备、术后适当限水限盐及利尿治疗等。20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术,12例行肝癌切除加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结果①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术后1周,白细胞、血小板分别由术前的3.32×10^9/L、42.52×10^9/L上升到9.53×10^9/L、332.04×10^9/L。②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于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至术后2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或大致正常水平。③术后共出现并发症9例(28.1%),死亡1例(3.1%),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并发症包括中等量腹水5例、左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均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43.7%、21.9%。随访中死亡20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11例,肝功能衰竭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有选择性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门奇断流术效果好,并不增加术后严重并发症,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预防远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手术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分别采用了肝切除或微波消融术处理肝癌病灶,脾切除术或脾动脉结扎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胃冠状静脉结扎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无手术死亡.术后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胸腔积液3例,腹水6例,肝肾功能不全4例,腹腔出血1例,脾/门静脉血栓5例.脾亢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术后1年随访,5例失访,4例肝癌复发,其中死亡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1例术后10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套扎成功止血.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2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例均经Hassab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50例,预防性手术4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1.1%,手术总死亡率6.58%,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28.9%,择期手术死亡率2。66%,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近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远期再出血率:5年为6.48%,10年为12.o%。结论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断流术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余正堂 《中原医刊》2011,(8):60-61,6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对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急诊止血32例(94.1%),手术死亡2例(5.9%),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随访29例(90.6%),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3.9年,1年生存率为96.6%,3年生存率89.7%,5年内生存率82.8%。结论急诊脾切除贵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可抢救大部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的疗效、手术方式和适应症.方法 对28例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8例中1例因术后肝衰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7例康复出院.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35.7%,其中胸腔积液3例,腹水3例,术后胆漏2例,脾窝积液2例.术后近期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访至2006年3月,失访10例,18例得到随访.随访中死亡9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4例,肝衰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18例中术后1年生存率88.9%,3年生存率61%,5年生存率50%.结论 联合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增加,但围手术期死亡率并不增加,远期疗效满意.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7月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同期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3周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9%(14/36)。术后1年存活率89.7%,2年存活率54.5%,3年存活率46.1%。术后随访上消化道出血者12例;随访中死亡18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3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结论: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肝功能良好的小肝癌病人。合理选择术式可延长生存期,减少术后并发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防止术后再出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改良Sugiura手术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永经 《海南医学》2005,16(10):85-85,5
目的 总结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及其实用性、合理性、可推广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3年6月我院对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 手术20例,术中死亡1例(5%),术后20天内死亡2例(10%),17例(85%)全愈出院。随访17例(100%),吻合口狭窄1例(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0,再出血率为0。结论 改良Sugiura手术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实用,术式设计合理,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常规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6.6-2010.4在我院经外科常规手术治疗的93例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病例,其中肝癌行不规则切除59例,行射频热毁损术59例;门脉高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41例,行脾切除术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30例,行脾动脉结扎术22例。结果:随访2月-3年,肝部分切除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围手术期发生肝衰竭死亡1例;开腹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癌切除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66.3%、52.9%,死亡原因依次是肝癌复发、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射频消融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67.1%、50.3%,死亡原因同肝癌切除组。结论:术前病情不同,行外科切除与射频消融相比,两种治疗措施的疗效没有差异性,个体化治疗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关键。肝脏移植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最佳治疗手段。如适应症选择得当,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同时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急诊和择期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8例,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33例,手术方式为断流术34例、分流术4例、断流和分流联合手术10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DCS治疗,14例(29.2%)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出血2例、切口感染3例,肝性脑病3例,门静脉血栓3例,胸腔积液6例,其中死亡2例(4.2%).随访3年内未有再出血患者.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损伤控制理念的指导下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2年经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87例。重点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先结扎脾动脉,再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法。在切除肝癌病灶的同时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26例,切除癌灶同时作脾切除术19例,42例只行肝癌切除。结果 术后死亡2例,分别死于肝功能衰竭及腹腔出血。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61.3%、29.2%。死亡原因依次为肝癌复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永高压症病人重视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案,一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3例分流断流联合术与235例采用其他手术方式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总结分析。结果: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远期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分流组及分流断流联合组(P<0.05)。断流组无肝性脑病发生,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发生率分别为12.8%、11.4%。分流断流联合术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手术并发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等与分流术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l,3,5年生存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行缝扎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管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151例患者,其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患者122例(胃底环扎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下
段横断术患者29例(食管横断组)。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变化、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内血、消化道瘘发生率等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胃底环扎组比较,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对患者肝脏功能及营养状态影响较为明显,住院时间长、术后消化道瘘发生率高P<0.05)。在术后远期再出血情况的对比分析中,食管横断组患者其远期再出血(因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及因胃黏膜病变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0.0%(15.0%,15.0%),高于胃底环扎组患者的8.5%(4.9%,3.6%)。结论: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应用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术比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具有对患者肝脏功能打击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控制远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
  相似文献   

15.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5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分别随访1~5年,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8例,血吸虫病后肝硬化12例,肝炎后合并血吸虫5例。结果围手术期止血成功78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术后1年、3年及5年再次出血病例分别为8例、9例及13例,术后1年、3年及5年死亡病例分别为8例、10例及15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及再出血。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