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温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43例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采用降温毯 、镇静剂、肌松剂及呼吸机辅助呼吸作为控制性低温治疗的整体方案来辅助治疗。结果 使用控制性低温治疗后本组患者体温控制在36.1℃~37.3℃。结论 控制性低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体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和良好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例血管内降温治疗颅脑损伤高热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娟 《现代护理》2007,13(15):1458-1459
血管内降温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法,它是将经过温度控制的无菌生理盐水在位于中心静脉的球囊导管中密闭式循环,盐水不注入到患者体内,也不让患者的体液流失,患者的体温降低主要是血液循环流经冷却的球囊表面达到目的。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热主要是中枢性高热,早期应尽早使用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结果:CRRT组平均体温达标时间为(110.3±27.3) min,对照组为(165.7±58.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CRRT组及对照组在24 h内体温复燃率分别为71.0%、7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组与对照组两组的28 d死亡率分别为38.7%、5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GC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RT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患者体温测量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枢性高热是脑卒中病人较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有效地降低体温,并控制高温是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脑局部物理降温是抑制中枢性高热的有效手段,体温作为其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本文就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患者体温测量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中枢性高热的特点中枢性高热有以下特点:(1)非感染性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2)体温在发病早期可骤然升高到39℃以上,多是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不高,而头部及躯干温度增高,双侧皮肤温度不对称;(3)单纯药物降温效果差,而物理降…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降温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法,它是将经过温度控制的无菌生理盐水在位于中心静脉的球囊导管中密闭式循环,盐水不注入到患者体内,也不让患者的体液流失,患者的体温降低主要是血液循环流经冷却的球囊表面达到目的.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热主要是中枢性高热,早期应尽早使用冰毯等降温措施,能降低高热对脑组织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缺氧,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致残,改善预后.但使用传统冰毯等降温方法难以控制人体温度的波动,且易出现寒战,我科NICU首次采用了血管内降温法,有效地改善了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头部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高热时实施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6h后高热不退时给予头部降温,直至体温<37.5℃时停止降温;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6h内对患者实施头部降温,当患者体温≤37℃,无反复发热持续72 h后终止头部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意识状态好转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头部降温,能有效降低体温,尽快恢复患者的意识,对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热患者在治疗原发病时需及时降低体温,运用柴薄合剂擦浴外治高热有明显疗效,与传统外用降温方法相比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施行硫酸钠冰帽降温的效果。方法:将47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冷敷头部,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帽冷敷头部,观察两组降温效果及两组冰帽各时间点的形态和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戴冰帽后0.5h、1h、4h、24h体温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戴冰帽0.5~3h后降温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钠冰帽降温效果、速度、维持时间优于普通冰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患者。  相似文献   

9.
当深部体温〈35℃时称作亚低温,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2004年5月~2005年6月我科使用亚低温治疗1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度脑卒中患者,一方面是由于病变累及到了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其次是由于病后并发感染,导致了患者体温的异常升高,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且持续时间长。在疾病原有的基础上,高热又加重了对脑组织的损害,增加了病情的危险性,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将其体温控制在适当的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的病情监测与护理.方法 时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呼吸、体温、氧流量、血氧饱和度、肾功能、皮肤等各项指标的动态监测和药物输注护理(药物输入速度、方式、通路,确保药物输注稳定和疗效).结果 本组8例均治愈出院,无其他后遗症.结论 应用激素类及抗病毒药物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尽快纠正呼吸困难及高热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消除潜在感染危险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对45例急性脑血管病高热患者给予降温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45例患者经降温治疗与护理,体温均降至37.5℃。认为对急性脑血管病高热患者及时判断,早期实施降温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可早期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当深部体温〈35℃时称作亚低温,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人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2005年9月-2007年6月我科使用亚低温治疗3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以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确诊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有无并发低钠血症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年龄、性别、损伤平面、完全截瘫、损伤严重程度、精神状态、甘露醇使用、激素使用、高热、腹泻、合并感染、合并颅脑损伤及血糖、血钾值等指标对其发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热、合并颅脑损伤是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热和合并颅脑损伤是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早期加强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具有病情急、变化快的特点 ,如果不能有效的预防或控制中枢高热 ,可加重脑组织损害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掌握好降温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 ,才能有效地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的程度 ,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1999年 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 12 3例 ,全部经CT检查确诊。非手术治疗 74例 ,手术 4 9例。发生体温异常者 65例 ,其中高热 ( 39℃以上 ) 2 6例 ,热型为稽留热者 3例 ,弛张热 7例 ,不规则热 6例。1 2 体温上升时间 :发病后 2 4h内体温上升 8例 ,均来势凶猛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方法:将115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成传统降温组53例和程序降温组62例。传统组按传统降温法在患者发热时实行降温,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程序降温组按照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6个程序进行并实施亚低温管理。结果:两组降温方法比较,程序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66.13%,传统降温组降温有效率为35.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程序降温组意识状态评分(Gasgow评分)于降温后较传统降温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程序降温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优于传统降温法,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是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9例中枢性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患者体温由39~40 ℃,降至37~37.5 ℃.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给予精心降温护理.体温得到很好的控制,降低了患者脑和全身的基础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阻断脑对神经元的毒性,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对9例中枢性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患者体温由39~40℃,降至37—37.5℃。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给予精心降温护理。体温得到很好的控制,降低了患者脑和全身的基础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阻断脑对神经元的毒性,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疝形成、三四脑室手术等因素,直接刺激或损害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紊乱所致的高热为中枢性高热[1]。体温高达39~41℃。高热既能加重脑的原发性损伤,又能造成脑的继发性损伤,甚至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以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控温毯在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颅脑外科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物理降温,试验组采用医用控温毯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外伤术后昏迷并发高热患者应用控温毯降温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减少皮肤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