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肝炎CD4~+及CD8~+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CD4+及CD8+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对疾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1例重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临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4+ CD8-、CD4- C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症肝炎患者中死亡患者的CD4+CD8-、CD4-CD8+细胞数则较存活患者降低(P0.05),而CD4+/CD8+比值较存活者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别是CD4+ CD8+细胞数及其比值的变化对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急诊就诊的UAP患者(UAP组,1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稳定心绞痛患者(SAP组,1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相同指标测试结果比较。结果:UAP组血清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后两者(P均<0.05~0.01)。结论:U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3.
李超群  李继强 《现代免疫学》1998,18(6):356-357,36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增殖状态与T细胞亚群功能及血浆中IL-2和slL-2R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75名慢性HCV感染患者(其中HCV RNA阳性47例,HCV RNA阴性28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水平和HCV 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周围血CD3~+,CD4~+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IL-2R明显升高(P<0.01);血清HCV RNA阳性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显著低于HCV RNA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V R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甚,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可能是HCV持续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1例IM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131例IM患儿中有26例患儿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IM患儿IVIG治疗前后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00 1),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 1)。IM患儿急性期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及降低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百分率呈现正相关趋势。与IVIG治疗前相比,IM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增高,但其中治疗后CD4~+T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综上所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评估、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监测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5例卵巢癌患者、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样本血清Ig A、Ig G、Ig M含量。结果卵巢癌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g G、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g A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卵巢癌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4+及CD4+/CD8+比值越低,CD8+、Ig G、Ig M水平越高,Ⅱ期与Ⅲ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卵巢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前瞻性分析145例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差别分为:宫颈癌Ⅰ期38例、宫颈癌Ⅱ期42例、宫颈癌Ⅲ期35例、宫颈癌Ⅳ期30例;同期选择体检正常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NK细胞数量,同时计算各亚群的比例以及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较低,Treg/CD4^+比值较高(均P <0.05),而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宫颈癌病理严重程度递增,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逐步降低,Treg/CD4^+比值逐步增高(均P <0.05),而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CD4^+比值是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是其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同程度降低,晚期患者降低最显著。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用于宫颈癌患者免疫监测,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国HIV早期和慢性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及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BTLA表达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1例HIV早期感染者、29例HIV慢性感染者及23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45RA+、CD4+CD45RA-、CD8+CD45RA+、CD8+CD45RA-及总CD4+、CD8+T细胞BTLA表达水平,同时分析CD4+HLA-DR+、CD4+CD38+、CD8+HLA-DR+、CD8+CD38+T细胞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及免疫活化的相关性。结果:HIV早期感染组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其中CD4+CD45RA-、CD8+CD45RA-、总CD4+T细胞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早期感染组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高于慢性感染者,除CD8+CD45RA-T细胞外,其它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IV感染者CD8+CD45RA+T细胞BTL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P<0.01),其余T细胞亚群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IV感染者T细胞亚群BTLA表达水平与T细胞活化水平负相关:除CD8+CD45RA-T细胞外,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百分率与T细胞活化(CD4+HLA-DR+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负相关(P<0.01);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CD4+CD38+、CD8+CD38+T细胞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HIV感染者总CD8+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量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中国HIV感染者T细胞BTLA表达与疾病进展及免疫活化状况显著相关,早期感染阶段BTLA表达升高,慢性感染期表达下降,为明确HIV的致病机制及免疫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乙型肝炎前期(以下简称重肝前期)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的特点.方法 选取重肝前期患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3+/CD4+、CD3 +/CD8+、CD4 +/CD25 +/CD45+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重肝前期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绝对值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肝前期组CD4+T细胞绝对值与慢性乙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此外,CD4 +/CD8+比值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重肝前期组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前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特征为CD4+T细胞占优势,CD8+T细胞和CD4+ CD25+ Tregs绝对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分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特点,以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ponse,CCyR)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4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急变期9例,慢性期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初治慢性期、急变期CML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急变期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下降尤为突出(P<0.01);初治慢性期患者NK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而急变期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伊马替尼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仅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首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CD3+、CD4+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而缓解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大于12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无改变(P>0.05);各组的NK细胞百分比无差异(P>0.05).初诊CML患者、急变期CD4+/CD8+的比值与BCR-ABLl/ABL1的比值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且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伊马替尼治疗初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但长期应用抑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感染状态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78例,根据感染状态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且肝功能异常和HBeAg阴性3组。1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来自曙光医院体检中心。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感染状态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CD4+CD95+、CD8+CD95+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对各亚群分布情况与HBeAg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eAg(+)肝功能正常组的CD4+CD25+/CD4+和CD4+CD95+/CD4+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感染组CD8+CD28-/CD8+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HBeAg(+)肝功能正常组相比,HBeAg(+)肝功能异常组和HBeAg(-)组的CD4+CD25+/CD4+明显降低(P<0.01),HBeAg(-)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5),HBeAg(+)肝功能异常组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1)。CD4+CD25+/CD4+,CD4+CD95+/CD4+与HBVDNA呈正相关(P<0.01,P<0.05),CD8+CD28-/CD8+与HBVDNA和HBeA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T、CD4+CD95+细胞表达频率增加,可能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耐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CHB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定量PCR检测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Tim)-3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0868,7.4660,5.5207和3.8160,均P<0.01);同时,HBV DNV阳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HBV DNA阴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HBV DNA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567,2.7884,2.9987和2.9087,均P<0.01);此外,CHB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6.0546,5.0669和6.3006,8.2151,均P<0.01);同时,HBV DNA阳性高拷贝组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低拷贝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低拷贝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1293,2.7459,2.8661,2.7960,均P<0.0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对于指导CHB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4+ CD25+ CD127low/-Treg的水平及其与其他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未经抗HIV治疗的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即LTNP组29例、典型进展的HIV感染组27例、AIDS组12例)及2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抗凝全血,经免疫荧光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CD4+CD25+Foxp3+/CD127low/-Treg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CD8+T细胞外,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NK细胞、CD4 +/CD8+结果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LTNP组、HIV组、AIDS组CD4+T细胞百分比、绝对值计数,CD8+T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CD4 +/CD8+比值逐渐下降,而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对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 CD25+CD127low/-Treg百分含量、绝对计数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各组间CD4+ CD25+ Foxp3+ Treg与CD4-CD25+ CD127low/-Treg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含量逐渐上升,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IV组和AIDS组之间CD4+ CD25+Foxp3+/CD127low/ Treg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CD4+ CD25+ Foxp3-/CD127low/-Treg绝对计数逐渐下降.结论:CD4+ CD25+ Foxp3 +/CD127low/-Treg在HIV持续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ree on Cancer,AJCC)肿瘤分期为Ⅱb期(仅T3N0M0)和Ⅲ期(不包括N3),静脉血于第1周期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及第3周期化疗后21日抽取,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包括:T(CD3+,CD4+,CD8+),NK(CD56+,CD16+),经过3周期新辅助化疗CEF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根据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评价分为2组,化疗有效组38例(CR和PR),化疗无效组16例(SD和PD),并与正常体检健康者(40例)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总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CD8+降低(P<0.05);无效组CD3+、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升高(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的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存在差异,并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肺癌晚期患者共65例,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51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及CD3+CD8+的表达情况。结果:CD3+CD4+T细胞所占比例无论是小细胞还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都较健康对照显著降低;CD3+CD8+T细胞所占比例在肺癌晚期的患者较健康对照并无显著变化;CD4+/CD8+比值在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较健康对照显著下降。结论:无论是小细胞还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CD3+CD4+T细胞的水平较健康人都显著降低,说明肺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活性来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45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COPD患者(研究组)、45例COPD患者(COPD对照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CD3+、CD4+、CD4+/CD8+、B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对照组CD3+、CD4+、CD4+/CD8+、B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COPD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合并COPD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群,增强免疫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 min运动组、60 min运动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升高(P<0.05),CD8+T细胞百分数无显著改变(P>0.05);60 min运动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D4+T细胞百分数、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显著改变(P>0.05)。结论:中小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与适当运动能够加快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改善CD4+/CD8+T细胞亚群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AML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初诊AML患者(初诊组)、23例经化疗取得完全缓解患者(CR组)及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CD4+FOXP3+ 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同时还分析了外周血CD4+/CD8+比值、NK细胞及血清乳酸脱清酶(LD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ML患者初诊组及CR组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和CD4+FOXP3+ T细胞均升高(P<0.01).与初诊组相比较,CR组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无显著降低(P>0.05),CD4+FOXP3+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的升降与CD4+FOXP3+T细胞呈正相关(r=0.86;P<0.01).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及CD4+FOXP3+ T细胞比例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0.52;P<0.01)、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43;P<0.05),而与LDH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57;P<0.05).结论: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增多可能是AML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变化对于AML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CD4+FOXP3+ T细胞的作用类似于CD4+CD25highFOXP3+ Treg细胞,其在AML疗效评价方面可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中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各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应用多参数(CD45RA、CCR7、CD28)流式细胞术圈定幼稚(nave)CD8+T细胞和记忆性(memory)CD8+T细胞(包括TCM、TEM-1及TEM-2),随后测定5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各CD8+T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和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减少,memory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升高(P0.05)。在memoryCD8+T细胞各亚群中,效应型(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1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HIV感染缓慢进展(slow progressor,SP)组、HIV组及AIDS组中,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依次下降,AIDS组、HIV组显著低于SP组(P0.05),memory CD8+T细胞绝对值依次下降,各组间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memory CD8+T细胞各亚群中,TEM-1百分比依次升高,AIDS组显著高于SP组(P0.05);TEM-2百分比及绝对值依次下降,AIDS组显著低于SP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ave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与HIV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P0.01);中央型(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TEM-2型memory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ave、memory CD8+T细胞数量与HIV疾病进展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胃癌(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G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辅助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短期预后情况;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为68例,占68.00%,预后不良32例,占32.00%;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3+、CD4+、CD4+/CD8+低表达,CD8+高表达可增加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CD3+、CD4+、CD8+、CD4+/CD8+水平预测GC辅助化疗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57、0.858、0.871,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影响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情况,外周血CD3+、CD4+、CD4+/CD8+低水平,CD8+高水平可增加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