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获得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龚璨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142-142
目的 探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80例孕产妇按年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前的2010年度为对照组(n=565),实施护理干预后的2011年度为观察组(n=615),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011年度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1%(5/615),2010年度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1%(31/565),两年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2067,P<0.01).结论 针对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环节,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神经内科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该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是5.00%,对照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67%,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护理除常规护理外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进行干预,其风险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1.6%、责任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质量,使得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病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CCU病房收治患者167例为对照,2015年1-12月CCU病房收治患者189例为干预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潜在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2014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例;采取干预措施后,2015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满意度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CCU病房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神经内科护士28名、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风险管理),同期另选取28名护士、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护士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予以评估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管理后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责任心、护理记录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3.23%),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例(16.13%)(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60例(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50例(80.65%)(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作为首选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价的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100名患者,随机平均风险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风险管理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期间发生护理安全事件3起,患者满意度为96.0%,常规护理组发生护理安全事件7起,患者满意度为84.0%。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使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前收治的患者1164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82例)和对照组(582例)两组.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6.94%,高于对照组的83.86%.结论:在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之前护理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期间住院患者2 186例,予以病种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1月-12月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期间护理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期间住院患者2 300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缺陷事件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评分,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中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不仅提高了综合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了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个体化的护理需求,对其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常新颖 《现代保健》2011,(35):83-84
目的 探讨医院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急诊科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评估表评估项目共包括17项护理风险因素内容,对每一项不安全因素内容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本项护理风险,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后果、发生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以及消除护理风险的整改措施及管理对策,最后对评估效果进行评价.护士每天对患者评估1次,根据评分调整护理干预方法.统计2010年、2011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并与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前的2009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急诊科2010年护理事故发生0例,护理差错发生0例,护理缺陷发生2例.2011年护理事故发生0例,护理差错发生0例,护理缺陷发生1例,与未实施护理风险评估的2009年比较,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情况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使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通过护理标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减少坠床、管道滑脱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的有效性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9):119-1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新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7月在肾内科工作的新护士共计48名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知信行(KAP)问卷得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48名新护士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KAP问卷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分别选取230例和250例患者,统计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及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肾内科新护士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能力的培训,可提高新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新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组研究纳入该院收治的30例胸外科患者,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从2015年4月-2019年4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而研究组15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记录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差错、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事件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0.00%;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0.00%,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和护理综合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和护理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文书书写质量和整体体护理水平,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的作用。方法该院于2018年6月起加强对急诊科的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以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管理策略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实践操作、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件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0.26%、0.58%、0.19%,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92%,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 2010年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急诊意识,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并与2009年比较病人满意度以及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对纠正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调查比较。结果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后,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与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满意度提高,纠正护理安全隐患增多,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减少。结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确保急诊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150例在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5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护理危害发生例数、护理前后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隐患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效果显著,通过评估发现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并制定措施预防危险,体现人性化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起实施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较之前护理风险事故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护理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