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失败后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于洪泉任华苗齐张志庸孙成孚李泽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成为对一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这项有创治...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7年9月至1995年3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5例,死亡2例,死亡率4.4%。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有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围手术期心梗(HJMI)和术后出血(POB)等。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性42例,女性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4例,年龄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安全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2例糖尿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做好伤口和各种穿刺口的观察与护理,尽早拔出各种有创穿刺管,加强取出大隐静脉下肢的护理和全身皮肤管理,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加强用药管理、预防低血糖发生等,评价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结果实施安全护理后,62例患者无发生伤口、穿刺口的感染或皮肤压疮,做到准确用药,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反应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实施安全护理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作者(1983.1~1985.6)为平均年龄57(36~74)岁的71(男58、女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于确诊(静息心绞痛>≥15min伴ST-T波改变,但无心肌坏死的酶学和心电图依据)后随即择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这类患者急性期经药物治疗后病情已趋稳定但是仍有持续性劳力型心绞痛,造影示与UAP有关的冠脉病变适宜于PTCA以及冠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本组中: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6年入院。患者6年前诊断为急性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多处狭窄,伴狭窄后扩张,左回旋支轻度狭窄,右冠状动脉多处狭窄,伴狭窄后扩张。而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取大隐静脉行升主动脉右冠状动脉搭桥,左内乳动脉前降支搭桥。术后未再发作心绞痛,能胜任日常工作。入院前一个月因劳累再发心绞痛,每次持续10余分钟,休息或含消心痛可缓解,入院前3周频繁发作,每天2~3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余,无糖尿病史。入院时血压20/12kPa(150/90mmHg),一般情况好,双肺正常,叩诊心脏浊音界不大,心率70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近3年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2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其次是胸腔积液、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氧血症、神经系统并发症、下呼吸道感染。结论随着心外科、麻醉、体循、监护室等相关科室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已逐渐减少,经对症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8.
随着血管再通手术的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出现的心房颤动(房颤)日益成为一个难题。房颤常在术后一定时间内与心房扑动(房扑)—同出现,可引起严重症状和血液动力学障碍。这一问题可能比目前已经意识到的更严重。仅在美国,每年CABG术就超过485000例。CABG术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房颤。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但是很少会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 (房颤 )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并探讨其易患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收集 116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男性 93例 ,女性 2 3例 ,术后监测心律状况、观察临床特点。详尽考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诸因素 (变量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逻辑多元回归分析 ,筛选术后房颤相关因素。 结果  33例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房颤 ,发生率2 8.4%。发生房颤者大多有明显症状 ,经静脉药物转复率较低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左心房扩大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房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增龄和左心房扩大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NC)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而被广泛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心脏手术及麻醉技术的提高,有更多的高龄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接受了心脏手术,而这部分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我们就CABG后NC的发病率、结局、危险因素及相关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发生大量引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行CABG术治疗的患者37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贫血、心房颤动、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术前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5 d等;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是否体外循环>5 h、旁路移植数量、是否同期置换瓣膜、出血量、输血量、自体血输血量、ACT值,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2 h内出现大量引流患者39例,术后平均引流量为:(630.0±210.0)mL,术后12 h内引流量>2000 mL的患者17例,行二次开胸探查加止血患者20例。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体外循环时间>5 h、出血量均与术后早期大量引流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OR=1.438,95%CI:0.017~3.154,P=0.003)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体外循环时间>5 h、出血量均与术后早期大量引流发生有关,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大量引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后早期并发糖代谢紊乱的监护经验。方法  1999年 1~ 12月我科行CABG术共 74例 ,术后早期并发严重糖代谢紊乱 2 5例 ,占 33 8%。应用微量快速血糖仪动态监测血糖变化 ,分别于术后 15min、30min、6 0min、12 0min取血样检查 ,对血糖高于 13 9mmol/L者 ,静脉投予小剂量胰岛素 [加入补液滴入或以胰岛素 0 5U/ (kg·h)用恒速泵静脉输入 ],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控制血糖水平。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早期血糖均控制在 7~ 11.1mmol/L ,且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 3例病人虽血糖获得较好的控制 ,但因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而死亡。结论 术后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 ,及时给予胰岛素调整血糖以防治体内糖代谢紊乱 ,对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预防心律失常及术后感染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 (AF)的易患危险因素 ,回顾分析 81例单纯CABG病人的年龄、合并症、左房和左室大小、术前心功能、手术方式、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术后AF发生的关系 ,并总结药物及电复律转复AF的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AF发生率为 2 3.5 % ,AF病人术后ICU监护时间延长 ;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 (≥ 6 5岁 )、移植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与AF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1,0 .0 0 2 ,0 .0 0 1)。Logistic回归表明术后并发症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0 9,B =1.73,OR值为 5 .6 5 )AF总转复率为 81.3% ,电转复 2例 ,药物转复 11例 (78.6 % )。结论 :增龄、移植血管桥数目增多及出现术后并发症是CABG术后早期AF的易患危险因素 ,药物及电复律能有效转复术后AF。  相似文献   

14.
孙文宇 《山东医药》2005,45(33):61-61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为经典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术式. 1大隐静脉-CABG 大隐静脉最容易获取,来源丰富、口径大,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使用,管壁较坚韧,易于缝合,故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CABG材料.由于其操作较简单,更适用于刚开展CABG者、急诊CABG术和术中临时决定行CABG时.切取大隐静脉的长度应根据需要而定,一侧整根大隐静脉长65~75cm,一般可做3~4支血管桥.解剖大隐静脉,从近端向远端分离,尽量减少刺激,引起长时间痉挛.可用含罂粟碱的温盐水纱布覆盖以缓解痉挛,忌损伤内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集束化治疗对非体外循环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集束化治疗组: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取442例非体外循环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通过建立集束化治疗卡,将各项集束化治疗措施设定明确时间窗及指标控制,来应用集束化治疗策略,内容包括:术后出血防控、机械辅助通气、强化血糖控制、扩张冠脉、控制心率、循环支持、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尽早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非体外循环高危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29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集束化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结论?集束化治疗措施有助于非体外循环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AF可影响血液动力学,增加左房血栓形成机会,延长ICU留住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高龄、术后终止使用β-阻断剂及低镁血症是较为公认的易患危险因素.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前因素及围术期用药对术后AF的影响,而对手术因素的影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CABG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谵妄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1)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1.0%(99/896例);(2)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注意障碍和意识水平改变;(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疏松、手术持续时间、ICU病房时间与术后谵妄发生相关;(4)Log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梗死、ICU病房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谵妄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既往有脑梗死的老龄患者,术前评估及提前处理,可能减少谵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6 2岁 ,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憋闷伴后背疼痛 2年 ,加重 3 d,于 1999年 7月 7日入院。疼痛呈阵发性紧缩样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查体 :血压12 0 / 75 m m Hg(1m m Hg=0 .133 k Pa) ,心率 72次 / m in,心  作者单位 :10 0 0 37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律齐。心肌酶谱正常 ,血甘油三脂 1.99mm ol/ L,总胆固醇6 .15 m mol/ L ,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 5次 / min,PR间期 0 .18s,QT间期 0 .40 s。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非正中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并报告13例手术结果。方法:13例患者年龄42~66(平均54.5±8.3)岁,有脑血管意外病史者1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者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1例,合并高血压者9例,合并糖尿病者2例。单次和多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各1例。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其中左前外切口11例,右前外切口1例,左胸骨旁切口1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单支移植11例,右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单支移植1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移植合并大隐静脉与对角支及钝缘支搭蛇形桥1例。1例同时行心肌激光打孔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小时,平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9.2±5.9小时。其中10例(76.9%)患者未输血。平均住院费用3.50±0.95万元。4例患者平均随诊6.5±3.3个月,心绞痛消失,2例患者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冠状动脉旁路通畅。结论:微创CABG安全可靠,创伤小,早期结果满意。与体外循环下的CABG相比可以减少输血,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