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59例传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结果 CME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2±7.8)枚,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14.2±6.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Ⅲ期患者淋巴结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淋巴结数增加无统计学意义.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增加淋巴结清扫,提高手术质量,同时并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具备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07—2020-07间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4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a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及患者存活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相比,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可最大限度清扫淋巴结,而且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共38例。对照组(n=23)患者接受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性手术,CME组(n=15)患者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按照CME原则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清扫。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CM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也无显著性差异;CME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转移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结肠癌复发转移病例比观察组多,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手术能够清扫尽可能多的淋巴结,有利于降低结肠癌的复发率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接受CME手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右半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CME术,手术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对比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著名数据库近5年内发表的关于CME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比研究的文献,遵循严格的筛选标准,提取高质量文献的数据资料,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最后分析结果。结果共检索出初始文献约500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逐篇查阅、分析和评价,最终决定纳入10项研究,其中5篇为英文文献,5篇为中文文献。总病例1 447例,其中CME组733例,传统手术组714例。(1)CME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WMD=-28.17,95%CI=-52.77~-3.57,P=0.02],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70,95%CI=-18.25~25.66,P=0.74];(2)在术后病理标本淋巴结检出数、平均切除结肠长度和系膜面积以及营养血管长度等方面,CME组均优于传统结肠癌手术组,P分别小于0.01、0.01、0.01和0.05;(3)两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0.08);(4)实行CME并没有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P=0.89)。结论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相比,CME更加符合外科解剖和胚胎学理念,在未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了最大化的根治效果,安全、有效、可行,为结肠癌规范化的手术方式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侧结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20-01兰考县中心医院普外科行右半结肠CME术治疗的78例右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统计2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胃肠肿瘤外科完整结肠系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4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2例.结果 4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6.43±30.73)min(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86±38.97)ml(100~3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5±2.45)d(6~16d),无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17.5枚(12~50枚),淋巴结阳性率11.43%,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2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2.38%.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接受右半结肠CME术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更有利于保证淋巴结的清扫数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Ⅲ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3例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ME组(58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组(55例,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CME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远近切缘距肿瘤距离、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5.2%比21.8%,χ2=6.795, P=0.009);CME组患者术后2年内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组(3.4%比12.7%,χ2=4.310, P=0.038)。 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Ⅲ期结肠癌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相当,具有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术的62例I-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ME者31例(CME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者31例(非CME组)。结果CME组和非CM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22.5±1.8)枚和(17.6±1.3)枚(P〈0.05);9.7%(3/31)的CME患者高位血管根部淋巴结阳性。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3.5±17.6)ml和(143.5±1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3d内腹腔引流量CME组明显多于非CME组(P〈0.05)外,两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社会经济效应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组术后发生肠梗阻3例,淋巴漏2例,切口裂开1例:非CME组术后发生肠梗阻4例,切口裂开1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4%比16.1%,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CME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包括系膜根部淋巴结.且不会影响术后恢复及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要点及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梅炯 《中国骨伤》2015,28(10):881-8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70例接受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80例接受传统手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资料、术后并发症、复发或转移比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腔镜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及术后吗啡用量少于传统手术组(P <0.05或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联合组切除食管标本长度、肿瘤近端切缘长度长于传统手术组,但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和切口种植致局部复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联合组术后反流性胃炎发生率7.1%,传统手术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同期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具有与传统开胸癌根治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CME治疗的7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70岁为界点分为高龄组(大于或等于70岁.37例)和非高龄组(小于70岁,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结肠癌患者CME手术切除系膜面积分别为(13049±4332)mmz和(13163±4725)mm2,高位结扎血管距肠壁距离为(95±22)mm和(98±20)mm,高位结扎血管距肿瘤距离为(130±25)mm和(128±25)mm,结肠切除长度(262±60)mm和(245±49)m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2.0±6.4)枚和(24.8±9.9)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3d引流量、住院死亡等安全性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高龄结肠癌患者接受择期CME手术可以达到与非高龄组患者一致的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效果.且手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所致4例乳糜漏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1例因结肠癌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中4例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中有4 例术后发生乳糜漏,发生率为6.6%,右半结肠发生率100%,肿瘤分期Ⅱ期3例,Ⅲ期1例.发生乳糜漏的时间平均为术后第5(4~6)天,每日最大引流量285~490 ml,平均380 ml.全部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乳糜漏多发生在右半结肠,以Ⅱ期、Ⅲ期结肠癌为主.避免发生术后乳糜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Bilhaut-Cloquet术治疗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2006年至2009年,对15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患儿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5例获得1~20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参照Kawabata评分标准:采用经典Bilhaut-Cloquet术者5例,优1例,良3例,差1例;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者10例,优6例,良3例,差1例.两组中指甲畸形明显者9例,瘢痕挛缩、增生者5例.结论 Bilhaut-Cloquet术是治疗复拇指畸形的有效治疗术式,适合于Ⅰ型对等型多拇;Ⅱ型以上的多拇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更有利于指间关节(IP)关节活动度的恢复.除了重视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和侧偏畸形的矫正外,指体外观尤其是指甲的精确重建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Bilhaut-Cloquet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umb duplic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Methods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and modified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were carried out in 15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thumb duplication during 2006 to 2009.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up postoperatively to observe any complications and assess the results using Kawabata evaluation criterion. Results The 15 children were follow-up for 1 to 20 months (6 months on average) postoperatively. According to Kawabata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in 1 cases, good in 3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s. Modified Bilhaut Cloquet procedur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in 6 cases, good in 3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Nine cases had apparent nail deformity and 5 cases were accompanied by cicatricial contracture and hyperplasia. Conclusion The Bilhaut-Cloquet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umb duplica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ype Ⅰ thumb duplication. Modified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IP range of motion when used in type Ⅱ or more severe thumb duplication. Besides joint range of motion, stability, and correction of lateral deviation, appearance of the thumb especially accurate nail restoration should acquire mor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7.
Traditionally open surgical resection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colorectal tumours, but recently, laparoscopic surgery has gained popularit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ublished data o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with emphasis on recently published trials. For colon cancer laparoscopic resection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outcome as open surgery. However, whilst short‐term outcome was bett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in most of the randomized trials, when comparing laparoscopic with fast‐track open surgery, no differences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For rectal cancer the data are less clear. It seems that it may be feasible to resect at least small rectal cancers laparoscopically. Clearly the role of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needs to be better defined in rectal cancer.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s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depends on the quality and experience of the team treating the patient. Therefore, the major future challenge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will be to provide and structure adequate training and introduc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新辅助化疗(NC)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化疗疗效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NC组术前添加规范化NC,治疗后行开腹手术,各48例。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指标采用( ±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NC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显著高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N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规范化新辅助化疗联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端长度,改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Wang SL  Nie Y  Wang C  Chen Z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397-1400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患者10993例,其中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该1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式。结果脊柱术后肺栓塞占同期我院脊柱手术总数的0.1%;出现肺栓塞的时间为术后5~14d(平均9.8d),患者可见呼吸困难、心悸、胸痛、咯血等特征性肺栓塞症状;本组死亡5例,死亡率45.5%。早期使用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早期经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结论肺栓塞是脊柱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术后1~2周是致死性肺栓塞的高危时段,死亡率高;肺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在早期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开放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1年1月到2009年8月手术治疗AAA329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91%.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1%(63/329),包括心功能不全21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肌梗死6例,肾功能衰竭5例,心律失常6例,脑梗死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伤口裂开2例,腹壁切口疝1例,皮下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均给以对症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6 h出现肾功能衰竭,经20 d透析治疗后死亡,1例术后6 h死于频发室早和室颤,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AAA开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并及时处理相应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