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兰  仇杰  郭金仙  王称  李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25-2328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掌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今后全省各级妇幼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100所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6~2009年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在职职工构成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占职工总数80%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市州级机构有12所合格(85.7%),县区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合格;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下人员占50%以上;省级机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40%以上,市州级和县区级机构以中级和助理及以下职称人员为主;随着机构级别的升高,保健科室人员所占比例降低。结论:甘肃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构成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专职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势必会影响到妇幼保健机构职能的履行及妇幼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网报数据,分析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人员配置比例等,以及市区、县、三级分布现状.结果 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缺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少于10人的机构有14所,占全省的11.97%;各类人员比例配置不合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47: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其中高级职称279人,占4.59%;中级职称1 816人,占29.88%;中级以下职称3 982人,占65.53%.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93人,大专以下238人,分别占领导成员的1.78%、27.60%、70.62%;院(所)长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中妇幼卫生专业18人,仅占15.38%.以上现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更加突出.结论 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应引起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重视.通过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进而可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丁珑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030-5032
目的:对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中西部地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站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在职职工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无高级职称人员。医护构成比例不合理,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为主。结论: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素质较低,医护比例不达标,严重影响了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自身发展,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作用的发挥,急需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来缓解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4.
刘巍  杨丽杰  刘馨  白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568-2570
目的:了解全省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人员基本状况,为制定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方案》,编制统一的调查表,统一调查方法和要求,省级审核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69所县级以上保健机构中有40所(占58.0%)设有信息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都有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三网监测和年报工作;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人员以中专为主,占62.0%:省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13人,其中初级职称占54.0%,市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47人,其中中级职称比例较大,占55.0%,县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167人,初级职称占54.0%:医疗专业占68.9%,保健专业占19.1%,计算机专业和无专业人员占12.0%。结论:吉林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人力资源不足,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纪宏先  孙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272-4275
目的:分析十堰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和机构间差异,为十堰市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收集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实时直报信息.结果:十堰市所辖1所市级妇幼保健机构、6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 196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8.13%;平均医护比为0.88∶1;卫生技术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大专以下学历比例分别为0.85%、32.85%、66.9%;副高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助理及以下职称比例分别为5.79%、36.91%、36.24%;各个妇幼保健机构均处于负债运营状况,业务用房相对不足.结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缺乏,需完善人员编制;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素质偏低,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妇幼保健机构间发展不均衡,基础建设薄弱,政府需加强投入,保障妇幼保健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妇幼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湖北省98所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实际职工人数超过编制人数的占84.69%;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85%);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比90.39%)。结论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现有编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构成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州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设备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6年温州市12家妇幼保健机构资料,对收入情况、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配置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温州市12家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编2 902人,占核定编制数的76.68%。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 820人,占职工数的74.98%;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3.94%;硕士、博士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市级机构;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为1∶2.5∶4,市级机构正高级职称人员占3.41%,县级机构正高级职称仅占0.65%;从事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分别仅占4.68%和3.79%。设备配置以10万元以下设备为主,占75.16%。12家机构2016年以医疗业务收入为主要来源,财政补助次之,分别占总收入的80.92%和16.19%。结论温州市妇幼保健机构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少,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少,设备配置不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区从事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科室设置情况、人员配置及学历和专业基本信息,为医疗服务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对全区卫生监督员进行普查,获取从事医疗服务卫生监督人员基本信息,利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独立设置医疗服务监督科室比例总体较低仅占28.00%,县级只占5.26%;人员配置不足,全区专职从事医疗服务监督工作人员比例仅占23.58%;山区只占9.68%,人均监管医疗机构达39.63%家;县级专职人员只占15.00%;人员学历多以本科和专科为主;专业均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为主,且人员比例较少。结论全区已有部分机构设置独立医疗服务监督科室,但机构的人数不足,需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的学历中专及无学历人员、无专业人员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和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0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7.13%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未达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和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妇幼保健常用仪器设备相对缺乏,服务项目拓展受到限制;73.27%的机构处于长期负债运营状态,后续发展力较弱;科研教学水平落后,制约机构全面发展。结论:应强化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医改进程中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13年度黑龙江省127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方法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状态,65.35%的机构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县、区级机构人力资源发展具有显著性差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标机构仅占51.18%;专业妇幼保健人员数量严重短缺;机构发展自主性相对较差。结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基础数量不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妇幼卫生资源的现状.方法 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对重庆市2个县的农村妇幼卫生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匮乏,整体素质不高,妇幼保健人员队伍不稳定,用人机制不灵活;财政补偿不到位,筹资渠道单一;由于资金缺乏,基层医院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结论 加强农村妇幼保健人员队伍建设,政府重视,加大妇幼卫生资金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广开思路,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探索应对的策略。方法从人才、科研、服务等方面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空间检索儿童保健或妇幼保健学科建设的文献,建立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按标准筛选、系统评估,寻找制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因素。根据部门规章及国家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构建县区级儿童保健学科建设基本框架。结果人员配备不足(2010年全国县区级妇幼机构平均保健人员数为14人)、高层次人才匮乏(2010年全国县区级妇幼机构高级职称比例为5.7%)、常用设备配置不到位(2010年全国县区级妇幼机构智力测查工具拥有比例44.4%,耳声发射仪拥有比例36.8%)、科研实力薄弱(2008年全国县区级妇幼机构平均科研经费1.2万元,平均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数2.6篇)、保健服务低层次等是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学科建设基本框架包括二级专业组设置、服务项目、人才队伍、硬件配备、科研课题、综合管理等六个方面内容。结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明确儿童保健学科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围绕学科建设基本框架,形成学科带头人为主导、课题项目为突破口、培育优势亚专业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现状分析,探讨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西双版纳州4个妇幼保健机构2000-2011年的卫生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0-2011年,西双版纳州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不断增长,但编制缺乏;职工构成以卫技人员为主,占职工总数70%以上;学历层次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西双版纳州应积极开展区域卫生规划,不断完善卫技人员专业结构,提高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104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和资源配置现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网络报告系统将妇幼保健机构数据实时填报,描述机构内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辖区内的部分孕产期保健指标现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区级机构中开展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构成比均低于80.0%,区、县的孕早期检查率分别为64.7%和55.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61.3%和52.7%。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期保健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与人财物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明  席彪  胡炜  王聪慧  蔡涛  李江  曹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27-3229
目的:研究和探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方法:立足于河北省自身实际,从基本现状、面临问题、对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结果:河北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健康发展,除了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还需完善人才流动、绩效考核、激励和长期培养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并分析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甘肃省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专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缺编状况逐年加重;卫生技术人员占到在职人员75%以上,并呈增长趋势;各级机构中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绝大多数,从事保健工作人员数量明显偏少,市级机构优于县区级。结论: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缺编严重、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保健人员总量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年全国健康教育机构人员、经费、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方法:省、市、区县三级健康教育机构以函报方式填报本级2009年度的机构、人员、经费、设备等基本情况。结果:全国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率为81.28%,其中省级100.00%、地市级92.49%、区县级79.78%。6906名专业技术人员中,预防医学专业背景占30.11%,临床及其他医学占35.04%,新闻与传播学占1.28%;学历以大专(41.15%)和本科(33.10%)为主;专业技术资格以初级(34.40%)和中级(37.70%)为主。共执行各类项目1771个,执行经费额度逐级降低。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共有办公用房323658 m2,照相机3396个,摄像机1649个,多媒体投影设备1434台,非线性编辑机150台。东部地区平均拥有健康教育设备的数量最高,其次中部,西部最低。结论: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仍然存在机构管理体系不顺畅、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健康教育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