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部分患者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但其余患者需要内分泌及其他非手术治疗。经抗雄激素治疗后部分患者病情好转,但部分患者在治疗12~18个月后逐渐对抗雄激素治疗失去反应,逐步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非依赖性状态的出现是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也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本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病人包括单纯高PSA水平患者、高PSA伴稳定性转移灶患者和高PSA伴进展性转移灶患者等多种类型。本文就近年来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估指标、不同类型治疗方案以及新的化疗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是介于局限型和进展型病变之间的高危前列腺癌,以易发生局部、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为特点.通常认为单一治疗手段对该期病变难以奏效,以放疗辅助内分泌治疗为代表的综合治疗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方案.目前针对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各项临床试验已经展开,新治疗方案也不断问世.本文对各种治疗方法作一总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性使得前列腺的内分泌治疗成为可能。但是 ,最终前列腺癌都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cancer,AIPC) ,并因此死亡。如果能够明确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发生机理 ,就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本文详细综述了AIPC的可能发生机理 ,并对未来AIPC的治疗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Pca)在内分泌治疗时常出现激素抵抗,导致病情恶化。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Pca发病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其表达及基因调控,在治疗学上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有关AP突变在Pca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ntermittentandrogendeprivation,IAD)治疗是一种新的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方式。初步研究表明IAD治疗可以延缓激素抵抗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并可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可行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IAD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IAD)治疗是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即内分泌治疗)的一种新策略。目前的研究表明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可行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原理、近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应用原则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发展过程中生长信号起着重要作用。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来洞察信号通路已经改变了新型抗癌剂的研制。临床前的数据显示多种生长因子和它们的受体如ET、PDGF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上调,提示作用于特殊的生长信号通路的药物会对治疗有效,尤其可能成为治疗非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的突破口。我们把有关前列腺癌生长信号作用靶点临床前的论证和第一手的临床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张大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3):193-195,199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locall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LAPC)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当中。选择根治性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局部治疗等诸多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的多模式治疗方法近年来均取得了不同进展,在肿瘤控制率、患者生存期上各有特色,同时对并发症的控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亦有改善。本文就LAPC的诊治现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睾丸切除或药物去势(醋酸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与单纯睾丸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80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进行随访评估.其中睾丸切除联合比卡鲁胺治疗的35例为A组;药物去势(醋酸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25例为B组,单纯睾丸切除治疗的20例为C组.80例患者随访时间3 ~118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治疗后药物的副反应、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扩散性疼痛、PSA水平、癌肿大小以及骨转移范围、2年生存率.评价上述指标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80例患者在药物的副反应、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扩散性疼痛、PSA水平、癌肿大小以及骨转移范围等方面都得到观察研究,上述各研究内容在A组与B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及B组与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而三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92%、93%、91%,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是安全的,在病变的消退和稳定、扩散性疼痛的缓解、PSA水平的恢复和骨转移范围缩小等方面较单纯睾丸切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四羟基壬烯(4-hydroxynonenal,4-HNE) 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雄激素拮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4-HNE 的表达情况,分析4-HNE的表达与肿瘤进展性的关系。结果 4-HNE在4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仅为4.8%。4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4-HNE高表达,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阳性率评分明显高于非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HNE的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雄激素拮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采用IMRT技术,1.8~2.0 Gy/次,5次/周,总放射量(DT)64 ~78 Gy,平均70.4 Gy.内分泌治疗采用去势同时加比卡鲁胺抗雄激素治疗的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28例放射治疗前接受手术去势,14例应用戈舍瑞林或亮丙瑞林药物去势.结果 42例均完成放射治疗,36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1ng/mL以下,放疗结束后尿频、排尿困难、里急后重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2、3级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4例)、9.5%(4例)、4.8%(2例),1、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反应发生率为38.1%(16例)、9.5%(4例).结论 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疗效满意,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雄激素剥夺治疗(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接受ADT(至少半年)的前列腺癌患者为ADT组及22例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至少半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非ADT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完善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GHb)、碱性磷酸酶(ALP)、血肌酐(C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雌二醇(E2)等基础资料检测,并在治疗后进行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测定,使用随机提供的T值作为参照标准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结果 ADT组治疗后睾酮明显下降,与 ADT前及非 A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ADT组BMD较非ADT组低,在全身骨成分、腰椎(L1-4)、前臂骨两组 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股骨颈BMD在ADT组较非ADT组低,但差异不明显( P >0.05);ADT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0.0%,非ADT组为22.7%,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ADT可能加快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量丢失,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升高。在对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去势治疗前,建议先完善BMD的测定,对有明显骨量丢失或有高骨质风险的患者,建议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缓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4.
雷普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5):643-646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方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满足该病理周期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的内分泌疗法,观察组采取综合疗法实施治疗。对治疗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剩余的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以及随访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以前上述参数均不存在差异(P>0.05);而在实施治疗之后上述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最大尿流率明显提升,其余参数均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的三年病灶转移率、死亡率等参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疗法可以有效地消解尿路梗阻,并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生长,治疗不仅安全,同时也相当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术(argon-helium cryoablation,AHC)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IHT)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locall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LA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AHC联合IHT治疗的21例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8例单纯行IHT治疗的LAPC患者进行对照。评估的指标包括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前列腺MRI和全身骨扫描,生活质量调查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QLQ-C30总量表和QLQ-PR25子量表,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HC治疗患者的tPSA提前达到最低值,Qmax和IPSS评分改善明显,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第一轮停用内分泌药物的时间也明显延长;躯体功能和性功能的明显下降以及局部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AHC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阴囊水肿、盆腔疼痛、闭孔神经炎、尿道腐肉和后尿道狭窄,但未出现尿失禁、尿道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HC联合IHT治疗LAPC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河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4):451-45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24例采用PKRP治疗的PCa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对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进行比较.结果 24例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均明显减轻,IPSS由术前(18.96±4.28)分降至(8.51±2.52)分(P<0.05)、QOL由术前(4.51±0.52)分降至(1.51±0.01)分(P<0.05),Qmax由术前(9.2±0.6) ml/s增至(19.3±2.3)mL/s(P<0.05)、RV由术前(201.4±12.4)mL降至(42.6±4.6) mL(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晚期伴BOO的PCa患者,经PKR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1996年12月至2008年3月250例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期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对其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3~135个月).末次随访时131例生存,105例死亡,14例失访.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1年牛存率79%,2年生存率59%,3年生存率41%.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时PSA速率、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为独立预后冈素.结论 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时的PSA速率和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的水平,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本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液标本2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三组血清AGR2水平.分析血清AGR2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①前列腺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GR2水平均明显高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列腺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GR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行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血清AGR2水平明显高于术后(P<0.01),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AGR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③治疗前血清AGR2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Gleason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血清AGR2水平与PSA水平显著相关(P<0.01);④ROC曲线下面积0.792(95%CI:0.698 ~ 0.886),当临界值为13.75 ng/mL,灵敏度71.7%,特异度75.0%.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AGR2水平增高,与临床分期及Gleason病理分级有关,提示AGR2在前列腺癌诊断、恶性程度以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激素阻断治疗方案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60例晚期前列腺癌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放疗+激素阻断)、单一组(激素阻断)两组,每组30例。联合组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70-72 Gy,4-7周完成);激素阻断治疗、单一激素阻断治疗组皆采用康士德+诺雷德方案(康士德50mg/日,顿服,诺雷德3.75 mg,皮下注射,1次/月,平均治疗周期1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IPSS表评估下尿路症状缓解情况、VAS评分表评估疼痛情况、MRI复查评估肿瘤体积变化、血清PSA变化)、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受损情况)、随访后评估患者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相比单一治疗组,IPSS评分下降更明显,疼痛减轻更显著,前列腺肿瘤体积下降更明显,血清PSA变化下降更明显,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对较大,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患者生存率更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激素阻断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解除了患者病痛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可以为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