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朝气蓬勃,他们是祖目的未来。近年来,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渐趋明显,这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根据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才显得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低年级大学生97名进行为期12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咨询、自信心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白编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教育前后心理状况测试。结果 健康教育后SCL-90和心理健康的多项指标低于教育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我校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医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学生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运用视频教学、案例分析、心理行为训练、心理测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内容,同时构建多元的成绩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正确处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健全的人格去适应社会。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数越来越多。主要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学习的压力、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环境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等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以解决其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目前,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休学、退学的人数在休学、退学大学生中占到了30%左右,而在全体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也高达30%左右。笔者对广西中医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出心理异常的学生占23.7%;  相似文献   

7.
根据心理健康的特点,阐述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以"学有所思、思有所动、动有效果"十二字方针为指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从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式的教育,转变为"在过程中学习、用事实说话".全面改革课程的考核体系,通过心理测试、网络注册登录学习,实践报告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一些社会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的思想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本文就心理健康的界定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目标和原则、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况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正确处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健全的人格去适应社会.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光英 《中外医疗》2013,32(2):28-29
目的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对志愿参加实验的11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进行评估。研究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不参加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实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往往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近年来,据各地大专院校的调查资料报道,大学生中心身疾患占一定比重,因心理不健康而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人数更是不断增加。1989年初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其心理疾患患病率达20.23%,其中男生高于女生。重庆的调查表明,在418名大学生中,有心身健康问题的学生占21.77%,其中神经症为1.9%;兰州4所高校的4868名学生中患神经衰弱者413人,患…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均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校方缺乏重视、投入力度不大,造成该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水平良莠不齐,此外落后的教学方法及教材也亟待改善。作者结合河南某大学的实例,从课程建设及归属,课程性质、课时与学分,师资力量及教材,学生选课分布四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该课程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3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前三位心理问题是学习压力(占7.3%)、情绪不稳定(占5.0%)和人际关系障碍(6.5%)。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情绪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是经济困难、家庭不合和网络依赖群体。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善于倾听学生倾诉;关心和保护来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针对个性特点塑造健康人格;开设健康心理学讲座及课程;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法 综合当代大学生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地域、专业等有一定关系。结论 在高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